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研究的新进展

摘 要: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一直众说纷纭,从垄断和竞争两个方面,探究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取决于技术创新的类型、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技术外溢的程度。

关键词:市场结构;技术创新;垄断;竞争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6-0042-05

西方古典经济学一直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最有效率的市场结构,自从熊彼特(Schumpeter,1942)提出垄断比完全竞争更有效率、垄断有利于技术创新以来,对这个问题就有了新的认识。在阿罗(Arrow,1962)进一步论证了完全竞争市场对于创新的优越性以后,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近些年来,各国已经普遍意识到技术创新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未来,关于技术创新的文献层出不穷。其中如何看待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尤其引人瞩目。本文拟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一、垄断和技术创新

(一)理论观点

垄断市场结构可以分成受威胁的垄断和不受威胁的垄断,垄断者市场地位的不同对创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Greenstein和Ramey(1998)通过把产品分为新旧两个阶段的模型,认为在旧的产品市场上,如果创新是渐进的并且垄断不会受到新产品的威胁时,垄断和竞争对创新的激励都是相同的;但在垄断受到新产品的进入威胁时,垄断会比竞争对创新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当创新有足够的价值时,受威胁的垄断市场结构比竞争性市场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更能促进技术创新。这说明即使是垄断,只要它的地位不是天然地受到保护,在技术进步速度很快的行业中,为了维持已有的地位还是会积极创新的。

市场结构对创新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创新的类型,创新可以分为过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和产品创新(Product Innovation),过程创新又称为工艺创新,是为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创新是为了增加产品的种类。Yin和Zuscovitch(1998)用一个双寡头垄断的模型分析市场结构和不同创新类型之间的关系,认为不同的创新机会对厂商的影响是不同的。大厂商倾向于过程创新,小厂商则喜欢产品创新。尽管大厂商在过去创新的市场上保持老产品的领先地位,但小厂商由于规模小,为了追求短缺利润反应灵活,在新产品市场也有优势。Weiss(2003)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认为厂商在产品容易被替代的市场(竞争会很激烈)和创新成本很低时会倾向产品创新,是由于此时厂商可以通过引入一种全新的产品逃离激烈的竞争。在产品存在差异的市场(竞争不是很激烈)厂商会倾向过程创新,是因为产品的独立性使厂商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这时增加新的替代品并不能进一步提高利润。这说明小厂商并非不能创新,只是偏重于产品创新。但是如果把难度更大的过程创新作为创新的主要形式,显然垄断厂商占有更大的优势。

厂商的规模会对创新的类型有影响,Yi(1999)分析了不同的寡头垄断对创新类型的影响。其认为在价格竞争的Bertrand模型的前提下,创新的收益会随着厂商的数量而有所增加,而在Cournot数量竞争模型中,在一定条件下,小的过程创新(Small Process Innovation)会随着产业中厂商个数的增加而减少,这就意味着垄断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小企业的过程创新。Lin 和Saggi(2002)用一个增加产品种类可以提高需求的模型,也对Cournot厂商和Bertrand厂商的创新进行了比较。同样认为Cournot厂商则对过程R&D投入更多,不过指出Bertrand厂商相对Cournot厂商有更强的产品R&D激励,而且发现产品R&D和过程R&D是互相加强的,当厂商存在过程R&D时,会进行更多的产品R&D。

在认为垄断有利于创新的研究中,以前的研究很少考虑到“干中学”的效应,忽视了生产经验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Changa和Wub(2006)建立了一个在位者和多个挑战者的最优投资模型,把生产经验也作为R&D竞争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认为生产经验和R&D的投入都促进了技术知识的积累。长期的在位会增加从生产经验中学习的好处,增强了技术创新的能力,从而使得挑战者的数量下降,即持续性的垄断地位有利于企业生产经验的积累,而生产经验的积累和R&D投入又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二)实证研究

Cohen和Klepper(1992,1996)建立了一个模型并用大量数据检验了大厂商创新比小厂商有优势,由于大厂商拥有的资金较多,平均在每一个创新项目上的投入更多,也就可以提高创新的质量。大厂商还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分担R&D的成本,并应用业已取得的成果。并且相比产品R&D,大厂商在过程R&D中的确有显著的优势。当然这并不等于宣布大厂商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否认由于规模庞大带来的缺陷,只是证明了大厂商的确比小厂商更具有过程创新的能力。Tang(2006)以加拿大制造业1999年对创新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认为尽管小厂商和大厂商在创新上一样有效率,但大厂商负担了更多的创新投入和过程创新。还发现过程创新和产品创新是紧密相关的,但要依赖于产品创新才能实现。这就和以前的理论观点保持了一致,但是小厂商产品创新的能力大小没有得到证明,也就无法推断垄断是否有利于所有的创新。

高市场份额的厂商的确具有创新的动力,实证研究这主要表现在市场价值的提高上。Doukas 和Switzer(1992)研究股票市场对美国企业在R&D上的投资预算时发现,如果有高市场占有率的工业企业宣布增加在R&D上的投资,就会受到市场的追捧,低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则相反,这正好和熊彼特垄断有利于创新的观点相符合。而且有证据显示市场欢迎更大规模R&D支出的增加,并且它的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

当然,这里的厂商只是具有高市场份额的厂商,并不是那种完全垄断意义上的厂商。而且只是从外部市场的反映证明了这些厂商进行创新会受到投资者的认可,至于其自身的动力大小还缺乏深入分析。

二、竞争和技术创新

(一)理论观点

技术创新是和技术外溢密切相关的,技术外溢对于竞争和技术创新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Aghion et al.(1997)建立了一个渐进创新(step-by-step innovation)的模型来分析产品市场的竞争和增长的关系,其中后来者除非一开始就赶上领先者,否则以后很难超越。这个模型和熊彼特增长模型不同,认为在容易模仿或有更高的技术外溢时,产品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有利于增长。在国际竞争中,Petit和Sanna-Randaccio(2000)认为跨国公司会比出口商更多地投资于R&D,因为对创新的投入会增加国际扩张的可能性,当跨国公司取代出口商时,由于技术溢出效用,消费者的福利会随着竞争和全球研发的增加而增加。其中R&D溢出效用的大小取决于跨国公司的R&D和国际战略。Marimon和 Quadrini(2006)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竞争促进收入和增长,可以和知识的传播结合起来考虑。对竞争的限制会减少知识的积累,高水平的创新是和低水平的知识传播限制相联系的,也就是说,要想加强创新就必须提高知识外溢的水平。而知识的过渡积累会使厂商达不到最优水平,如果有知识的外溢会使福利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创新水平的提高。这就把竞争、创新和技术外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只有存在技术外溢的竞争才能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

竞争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还和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密切相关,并不是只要是竞争就有利于技术创新。Das(2000)在对印度电信业的研究中,认为它虽然是缺乏效率的政府垄断部门,但属于现存技术的自然垄断部门,有很强的规模经济。在市场开放的过程中要注意技术变迁的影响,对于使用原有技术的进入者,有必要对竞争进行限制和规范,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而当技术出现进步时,则应放松管制,允许其自由地进入地方的电信市场。Boone(2001)也注意到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认为当创新是主要的技术进步手段时,领先者进行创新就可以拉大和后来者的差距,这时增加竞争就可以提高创新的价值和技术进步的速度。而在创新步伐很慢的市场中,后来者很容易追赶领先者,竞争的加强只会减少厂商创新的利润,从而降低了创新的价值。Timothy(2005)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认为在技术不断进步的行业中,垄断不利于创新,特别是对小厂商的创新更加不利;只有在技术进步缓慢的行业,大厂商的创新才和市场集中度是正相关的。这方面的观点基本一致,都认为行业不同竞争的效果是有区别的,竞争只有在技术进步较快的行业中才能有效地刺激创新。

竞争强度对创新的影响相当复杂,竞争的强度和创新的价值不是简单的单一关系。Boone(2000)指出竞争的压力对厂商创新的影响取决于厂商相对于对手的竞争意识,竞争的加强使得每个厂商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加大了对过程创新的投入,但会减少全行业的产品创新。这说明竞争对不同的创新类型的影响是不同的,也不是对所有的创新都有利。Kato(2005)的研究更为细致,认为如果在厂商数量增加、竞争变得更为激烈时,厂商对于R&D的投入,就会从基础研究领域向发展领域倾斜,更加重视短期利润的增加。可见过度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会促进产品的创新,但是会损害长期创新能力的培养,竞争也不是越激烈越好。

在如何提高竞争的强度以促进创新上,Boone(2001)认为不仅可以通过增加厂商的数量来提高竞争的强度,还可以通过使厂商变得更有攻击性来促使厂商创新。当厂商之间更具有攻击性时,领先者会更主动地创新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时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并不必然意味着竞争的减少。也就是说,竞争的强度和厂商的数量并不一定成正比,鼓励创新不仅仅是要增加厂商的数量,更为重要的是要提高其攻击性。虽然理论上可以这样理解,但是如何操作才能提高攻击性没有得到说明,而增加厂商数量就要简单得多。Buttner(2006)以熊彼特内生R&D增长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市场准入障碍和长期增长关系的模型。其认为解除准入障碍和放松对公共企业的管制,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提高。这对于促进创新可能是更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二)实证研究

在如何强化竞争以促进创新方面一直有不同的途径,Madden和Savage(1999)对74个国家在1991-1995年期间电信业技术创新的数据分析后,发现提高市场集中度对创新没有积极影响。电信改革通常都包括私有化,私有企业不仅比国有企业有更强的创新意识和效率,还有较高对于竞争的预期,从而对创新有显著的好处。适当的私有化可以使不同的所有制之间竞争,这对创新的激励要比仅仅是国有企业之间的竞争要有效得多。因为国有企业的最终所有者都是国家,他们之间的竞争终归是有限的。Czarnitzki和Kraft(2004)通过直接询问企业的创新动机,得到了1992-1995年3 500家德国企业的数据,发现挑战者为了进入一个新市场,比在位者投入了更多的R&D,对比之下,在位者R&D的强度并不是更高。而一般政府的补助更多地给那些在位的大厂商,考虑到他们进行过程和产品创新的激励更弱,这可能造成工业市场结构的稳定和延迟创造性毁灭的到来,是不利于创新的。所以要提高竞争的强度不能只注意已经领先的在位者,还要注意到有能力的挑战者。通过对后者的适当扶植,政府可能会更好地达到鼓励技术创新的目的。

在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一国的范围内。如何利用国际竞争以促进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Martinez-Ros(1999) 根据西班牙制造业1990-1993年的数据,发现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创新的可能性更高。Rogers(2002)以1994-1997年澳大利亚大型企业为样本,也发现在北美洲和欧洲有市场活动的企业更愿意创新。R&D强度和更高的工业的集中度有相反关系,和更高的贸易保护水平也是如此。不过也可能是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才会开展国际竞争,两者很有可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跨国公司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一直众说纷纭,其实这关键取决于能否让跨国公司产生技术溢出。Mu和Lee(2005)以中国电信业技术能力的成长为例,发现在技术的赶超中,由于中国市场规模的庞大,在合资企业中用“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是可行的,中国可以获得技术,合资企业获得巨大的市场份额,通过不断的技术扩散,其他的企业也可以得到发展。Todo(2006)使用日本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证实了FDI对国内企业有正的溢出效应。由于国外企业的技术比国内企业更为先进,从国外企业R&D得到的溢出要比从国内其他企业得到的大得多,国外企业的知识溢出是通过R&D的活动而不是其产品,从FDI中获得的知识溢出的数量取决于国内企业的吸收能力。这说明引进外资不能只注重引入他们的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引入他们的R&D并辐射到国内的企业中去。

在强调竞争上,Okada(2005)通过对日本1994-2000年的10 000多家制造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关系的实证研究,认为竞争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和价格,促进生产力的增长,而垄断势力对企业通过R&D提高生产力水平有一些负面作用。虽然实证数据对以上结论有所保留,但压制竞争导致潜在发展机会的丧失,却可能会使经济付出昂贵的代价。以前人们考虑更多的是竞争的现实好处,而竞争所能带来的潜在创新的价值往往是无法估量的。这里强调的创新更多的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创新,垄断厂商虽然也会有一些创新,但是那些革命性的创新是离不开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因为这种创新会对垄断厂商已有的市场地位形成巨大冲击,即使他们能够创新也不愿意再花费高额成本投入应用。

在竞争强度和创新的关系中,Aghion et al. (2005)的研究十分引人瞩目。他们首先区分了两种效应:产品市场的竞争一方面可以使创新者的利润增加,称为“逃离竞争效应”(escape-competition effect);另一方面也会使落后者创新的积极性下降,称为“熊彼特效应”(Schumpeterian effect)。随后在建立的一个渐进创新(step-by-step innovation)的模型中,用英国1973-1994年17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证明,这两种效应会使竞争和创新之间产生一种“倒U型”的关系,说明竞争不充分和过于激烈时都是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数据支持了产品市场的竞争会鼓励技术水平相近厂商(neck-and-neck firms)的创新,不过竞争也会拉大了领先者和追随者的技术水平差距,使得落后者不愿意创新。这说明创新的增加不仅需要竞争的适度,还有赖于厂商之间技术水平的接近,不能盲目提倡竞争,如果厂商技术水平差距过大的话,竞争是会有损于创新的。不过在创新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倒U型”的关系就未必存在,上述结论是在渐进创新的前提下才存在的。

三、结语

到底是垄断有利于技术创新,还是竞争有利于技术创新,这似乎是一个十分矛盾的问题,两者都在理论和实证上得到了大量的支持。其实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什么样的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还取决于其他条件,比如技术创新的类型、行业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技术外溢的程度等诸多要素,所以学者们的观点有所区别也就在情理之中。因此,何种市场结构有利于技术创新还要深入考察,不能一概而论,只有在一定前提条件下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虽然以上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可以肯定已有的结论中强调垄断有利于创新也不是那种天然的行政型垄断,而是市场地位受到威胁的垄断,或是垄断有利于某种类型创新而不是所有创新。对于竞争的强调也是要有适当的强度,竞争和技术创新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倒U型”的关系,并不是越激烈就越好。引入国际竞争时要注意加强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单纯的产品竞争对于提高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作用有限。这些都对中国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Aghion, P., C. Harris & J. Vickers (1997),“Competition and growth with step-by-step innovation: An exampl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1: 77 l-782.

[2]Aghion, P., N. Bloom ,R. Blundell , R. Griffith & P. Howitt(2005) ,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 inverted-U relationship",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0: 701-728.

[3]Blundell, R., R. Griffith & J. V. Reenen(1999) ,"Market Share, Market Value and Innovation in a Panel of British Manufacturing Firms",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6: 529-554.

[4]Boone, J.(2000),"Competitive Pressure: The Effects on Investments in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31: 549-569.

[5]Boone, J. (2001),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 and the incentive to innovat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9: 705-726.

[6]Buttner, B. (2006), "Entry barriers and growth", Economics Letters 93: 150-155.

[7]Changa, S.-C. & H.-M. Wub(2006), "Production experiences and market structure in R&D competition",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 Control 30: 163-183.

[8]Cohen, W. M. & S. Klepper (1992), "The Anatomy of Industry R&D Intensity Distributions", American Economical Review 82:773-799.

[9]Cohen, W. M. & S. Klepper(1996),"Firm size and the nature of innovation within industries: The case of process and product R&D",Review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78 : 232-243.

[10]Czarnitzki, D. & K. Kraft(2004)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symmetric models on innovative activity: who invests more into R&D, the incumbent or the challenger?",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54 :153-173.

[11]Das, N.(2000), "Technolog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of competition in the Indian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12: 133-154.

[12]Doukas, J. & L. Switzer (1992), "The stock market"s valuation of R&D spending and market concentratio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44: 95-114.

[13]Greenhalgh, C. & M. Rogers (2006), "The value of innovation: The interaction of competition, R&D and IP", Research Policy 35: 562-580.

[14]Greenstein S. & G. Ramey (1998), "Market structure, innovation and vertical product differenti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6:285-311.

[15]Kato, A.(2005),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allocation of R&D expenditures", Economics Letters 87: 55-59.

[16]Lin, P. & K. Saggi (2002),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R&D, and the nature of market competition",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6: 201-211.

[17]Madden, G. & S. J. Savage (1999), "Telecommunications productivity, catch-up and innov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3 : 65-81.

[18]Marimon, R. & V. Quadrini(2006), "Competition, Innovation and Growth with Limited Commitment",NBER Working Paper No. 12474 .

[19]Martinez-Ros, E. (1999),"Explaining the decisions to carry out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the Spanish case", The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10 : 223-242.

[20]Mu, Q. & K. Lee(2005), "Knowledge diffusion,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atch-up: The cas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in China",Research Policy 34: 759-783.

[21]Okada, Y.(2005),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Japa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es 19: 586-616.

[22]Petit, M.-L. & F. Sanna-Randaccio(2000), "Endogenous R&D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international oligopol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8: 339-367.

[23]Rogers, M. (2002), "The Influence of Diversification and Market Structure on the R&D Intensity of Large Australian Firms", The Australian Economic Review 35: 155-172.

[24]Tang, J.(2006),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behaviour",Research Policy 35: 68-82.

[25]Timothy, K. C.(2005),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output and market structure", Managerial & Decision Economics 26: 209-222.

[26]Todo, Y.(2006), "Knowledge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R&D:Evidence from Japanese firm-level data",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7: 996-1013.

[27]Weiss, P(2003), "Adoption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s in Differentiated Markets: The Impact of Competition",Review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3: 301-314.

[28]Yi, S.-S.(1999),"Market structure and incentives to innovate: the case of Cournot oligopoly", Economics Letters 65: 379-388.

[29]Yin, X. & E. Zuscovitch (1998), "Is firm size conducive to R&D choice? A strategic analysis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35: 243-262.

[30]余东华.技术创新与垄断市场结构的可维持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责任编辑:焦世玲

责任校对:武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