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力量: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


  
  “交通行业一直勇立于改革开放创新实践的潮头,既是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实践者,也是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受益者。对比前后三十年的交通巨变,无不映射着改革开放的历程与创新实践的轨迹。”谈及交通运输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与变化,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作敏教授如此总结。
  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国家经济丢弃包袱,装上加速器,走上快车道的时候,交通运输业也开始大动手术,让相关管理政策进一步开放和完善。
  “正因为政策的宽松,交通运输网络越来越发达,交通运输车辆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业服务水平也有很大改观。”三十年来,交通运输业的变化带给李作敏很多感受。
  在李作敏看来,是改革开放给原来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松了绑:“‘有河大家行船,有路大家走车’的开放政策,极大地激发了运输业的内在活力,缓解了改革开放初期客货运输无法满足百姓出行需求的突出矛盾。”李作敏肯定地说。
  谈及此后的发展,李作敏坦言,交通运输业因过于开放积攒下一些矛盾,遗留下一些问题。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客货运输组织化程度过低,多、小、散、乱的矛盾相当突出,为此,国家渐渐开始注重交通运输领域体制、机制和政策的研究。
  “可以说,当时的环境下,在结合我国国情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功不可没。”李作敏直言。
  据他介绍,改革开放以后,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为了使整个行业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增加交通运输业发展活力和动力,在规范交通运输业管理水平方面作了很多科研方面的努力,是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信息情报打开运输人视野
  
  “改革开放以后,作为院的前身之一的交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了大量国外有关道路运输业发展方面的科技信息、文献资料,编译并引进了不少国外先进的运输生产管理方式,重点推介了国外先进的运输装备和运输技术。”
  李作敏介绍,在当时信息技术条件非常有限,获取途径严重受限的情况下,这项工作的开展为广大运输从业人员、科技工作者提供了重要信息,开阔了思路。
  同时,部分信息工作者还将收集到的重要文献资料、科技信息进行深加工,形成一些基本的研究报告,提交给交通运输行业的相关领导层,作为他们决策的参考依据。
  “另外,我们还开办了一些培训班,专门向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决策人员介绍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模式,推进了国外成果在我国的转化和应用;引进了很多国外在交通运输服务和管理上的标准规范,对形成我们国家交通行业的标准体系发挥了很大作用。”李作敏补充说。
  李作敏对此颇为赞赏:“正因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交通部科学技术情报所当时被业内人士称为‘全国最大的交通图书馆’。”
  截至目前,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对国外交通运输科技信息的搜集整理,交通运输业发展政策的研究,交通运输业发展规划的探索及跟踪一直延续了下来,并且不定期地向交通运输部提交报告。
  “专题报告包括国外科技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实践和经验,国外交通运输的最新发展理念,国外交通运输规划的一些新思想和着力点。”李作敏详细介绍道。
  
  各项业务深入开展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为深化部属科研单位改革,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适应交通事业发展需要,原交通部党组批准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进行重组。
  重组后的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由原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含长江口深水航道科学试验中心)、交通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交通部标准所、交通部广州信息技术研究所组成,实力进一步增强。
  李作敏介绍说,这次重组进一步扩大了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业务范围,除了信息情报工作,标准计量、统计调查、交通规划决策、宏观性战略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也更加深入地开展起来。
  交通运输业标准计量方面,重点为交通运输行业研发制定一些交通产品标准、交通运输服务标准,交通运输行业审查标准等,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标准体系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交通运输业统计调查方面,根据不同的交通统计调查目标,提供从统计指标设置、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到最终数据整理分析的全过程服务。目前,不仅承担了全国公路、航道和港口普查、农村公路和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等重要工作,而且还负责交通运输部各主要业务司局的统计报表制度修订和日常统计数据搜集、处理、审核、汇总、提供等服务。
  交通规划方面,围绕政府交通规划决策,开展交通规划及工程咨询服务。包括综合交通规划、公路网规划、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公路养护规划、综合客运枢纽与现代换乘系统规划、物流发展规划、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等。
  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方面,围绕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施行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开展前瞻性、宏观性战略和政策问题研究。目前,承担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发展战略研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研究、公路水路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战略研究和交通行业文化建设研究等百余项重大课题。
  “我们还加大了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运用,先后开展了数十项课题。在2008年抗震救灾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遥感技术为部领导科学指挥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保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决策支持。”李作敏特别指出。
  近年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还加强了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与法制建设方面的研究,加强了交通运输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研究,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交通运输部党组的决策提供了更多智慧支持。
  
  与时俱进再挑重任
  
  “交通运输部党组提出,要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这是非常好的理念,是体现全局性的新战,是我们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一个重大研究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在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个重要体现。”谈及当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李作敏兴奋地说。
  他认为,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状况明显缓解,交通运输业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在此关键阶段,科学技术工作者将承担更重的责任,科学技术将继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中,有几个新的理念:现代科技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这些都能很好地变革传统交通运输产业。但如何把它运用到交通实践中,很多方面需要研究。”李作敏认为,当前,科研力量支撑交通运输业发展方面的担子依然很重。
  接下来,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将继续面向政府、面向行业,主动积累重要的战略资源,充分利用一切科学技术,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为部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出效益、出成果、出人才、创品牌,努力在交通运输领域战略性、政策性研究等方面有进一步突破,在信息化、标准化、环保与安全技术等方面有更大创新。
  但他也强调,站在新的起点上,既要肯定3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进步,又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推进现代交通业发展的要求来审视交通运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只有将解放思想与破解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难题结合起来,才能让解放思想成为新时期改革的重要推手;只有深入调查、分析、研究道路运输业的现状,才能主动抢占先机,得到新时期下的新发展。
  针对问题,李作敏毫不避讳地指出,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水平与现代服务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多、小、散、乱的现状下,运输效率难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难以推进。
  就解决方案,他也谈到一些个人的见解,“把现代物流的发展理念引入交通运输业,使作为物流链条重要环节之一的交通运输业能够在新的理念指导下集合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能够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实现高效的运输组织与调度,提高运输效率,减少空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