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手工造纸发展的探究


  [摘 要]造纸术曾作为“使者”将文明撒播到世界各地,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财富。唐山辖区造纸业历史悠久,分布广泛,但最早出现纸业则应属迁安,迁安有“北方纸乡”之称。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等一些原因,传统的造纸工艺正在淡出历史舞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机制纸进入中国并日益普及,手工纸生产就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影响。包括古法造纸在内的传统文化正在快速消失,其技术、技艺亟待保护。
  [關键词]:传承;关注;保护
  先来介绍下什么是纸,是指植物纤维原料经人工机械化学作用制成纯度较大的分散纤维,与水混合成浆液,经漏水模具滤水,使纤维在模具上交织成湿模,在经干燥脱水形成有一定强度的纤维交结成的平滑薄片,作书写、印刷和包装等用的材料。
  以有“北方纸乡”之称的唐山地区的迁安为例。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至1424年)燕王朱棣称帝,迁都北京时,为繁荣北方经济,迫使苏州等十郡及江南九省大批百姓北迁,在北京周围开荒种田、繁衍生息。《永平府志》载:“沿河一带至徐家崖、卢沟堡、三里庄等四十余村,皆设立纸坊,就河水沤洗桑皮,用以造纸,通货两京,商贾萃聚,大获其利,倍于田。”就在这个时期,其中有3户李姓人家迁至迁安,驻足城南,建三李庄村,并以当地盛产的桑皮为料,生产出了桑皮纸。到清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在迁安三李庄一带已建起了5家手工桑皮纸作坊。因桑皮纸四周有不齐的毛边,所以又叫“毛头纸”,也叫土纸。乾隆九年(1744年)为纪念造纸创始人蔡伦,在三李庄街口修建一座蔡公祠(亦称祖师庙),明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祭祀活动。《永平府志》载:“桑皮纸,出迁安”迁安手工造纸主要以桑皮为原料,经过“去皮”“扁皮”“切皮”“打涧”“抄纸”“晾晒”等工序(全部为手工操作),制成“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等,是迁安独有的产品特色。
  被誉为“北迁南宣”的迁安手工造纸,随着迁安经济的日益繁荣,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据《迁安县志》记载:1930年,迁安境内毛头纸作坊已有800余处,每年生产约160万张。产品畅销东北、华北及京津等省市。县城内较大的纸业商店也有20多家,并且在京、津、唐设有分号,当年北京的“春生和”、天津的“元春兴”都是迁安毛头纸的转运客货栈。此后,迁安的手工纸又先后创出了“一九、三五、大呈文、二呈文、三呈文、白三抄、黑三抄、仿纸”等近20个品种,还增加了剪边、挫挫、打印等工序。其中国画纸厂生产的国画纸(迁安宣),不跑墨、吸水快,深得国内外书画家的称赞。
  我国著名书画大师刘炳森曾用迁安纸写下“北迁南宣”之墨宝,赋予迁安手工纸很高的赞誉;黄胄的“驴”、范曾的“和尚”、董寿平的“竹”等都有迁安手工纸作品传世;另有书法家李铎也有笔于迁安。迁安“毛头纸”系列还曾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因手工造纸行业离不开水源,所以绝大部分手工造纸作坊都分布滦河两岸和中小河系周围。600多年前,手工造纸业在迁安城东、南滦河北岸的三里河周边兴起,后沿滦河、三里河等水系发展到三李庄、石新庄、庞庄、西里铺、闫家店等地,鼎盛时期共有30多个村庄,830多家造纸作坊。“清末民初最为鼎盛,新中国成立前后遍布迁安各地”产品畅销东北、华北及京津等省市。1949年以后,迁安的造纸业重获新生。全县民间纸坊有1600多家。著名的显记纸厂更名为“华丰造纸厂”。已流传两千多年的“迁安手工抄纸”已经被确定为河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到手工造纸的传承至今,一定需要提到迁安手工造纸第五代传承人蔡芝军。蔡先生从师三年才习得造纸功力,目前有自己的新厂和工作室,当年满村造纸匠,现在只留为数不多的几人还在坚守,但传承工作仍然难以继续。随着植桑产业的萧条,手工抄纸原料来源越来越窄;手工抄纸作坊的减少,可交流学习的对象越来越少;传承人的缺失,手工抄纸前景堪忧。用自己的坚守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张的带着古代智慧的手工奇迹,为国家传统文化软实力倾注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我们,或许无法立刻放下自己的学业,全身投入这项坚守工作之中,但走近它,了解它,为它倾注一份绵薄之力却是我们完全力所能及的。我们期待更多的人加入这个古代技艺的传承行列,一起保护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机制纸的兴起严重冲击纸制品市场。手工抄纸由于用人工操作,成本较高,价格便宜,利润较低,市场日渐萧条。因此大部分手工造纸作坊纷纷被拆除,工具或烧毁、或卖掉。迁安手工造纸业没有了往日的繁荣。现有的手工造纸作坊主要分布城南石辛庄、庞庄,城北李姑店村等,仅存17家。剩下的这些作坊由于销量小,也是时干时停,很不景气,前景不容乐观。迁安的手工造纸技术已濒临灭绝的边缘。2007年,迁安手工造纸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对传统技艺的保护,其着眼点应更加重视对传承人的管理和关怀以及保护,而不仅仅是对“物”的关注。如帮助民间手工艺人拓展销售渠道,建立经济流通的平台;建立特殊技艺及人才的认定制度;建立特殊技艺人才的职业培训机制,普及专业基础人才的培养;建立专项保护资金,开展多层次交流等。必须是围绕尊重人才来做文章,也只有解决了传承人的问题,传统手工造纸的保护才会有长远的目标和希望。传统造纸的生产特征具有天然的地域,逐渐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结构。往往一位手工艺人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中,需要乡亲邻里的扶助,逐渐形成四周散发的连带生产机制,以点带动线,以线带动面,最终形成一个区域的生产规模。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见一个区域或一个村庄,通过手工艺的生产方式,形成了良好的造纸业生产规模,既有共同治富的意义,也有手艺传承的保护色彩。它是自发的互助行为,导致了区域文化的发展出现独特的优势,也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
  迁安手工造纸只是北方手工造纸业的一个映射,由于北方手工业纸产地分布比较分散,例如陕西省长安的楮皮纸制作技艺、甘肃省康县的寺台造纸术、山东省曲阜的桑皮纸制作技艺、陕西省阳城的绵纸制作技艺等,不同地区生存状况不尽相同,应该不用的地区应用不同的保护。例如目前北方部分地区传统手工造纸工艺保存较为完整,但产品已不适用于市场需求。这一类手工纸生产模式以原始方式,采用古老工艺,生产传统产品。虽然在现在社会中,其产品的实用价值不高,但是工艺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展示了北方手工造纸技术发展演变的历程,为研究手工造纸工艺发展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这类具有重要价值的传统工艺,应进行资料性保护,通过系统地整理文献资料、采访调查,以笔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方式,完整详尽地占有和记录有关信息与宝贵资料,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收集生产工具、原料以及保存的产品实物,并妥为保存。资料性保护,并不限于现在仍在生产的手工纸地点。有的地区手工造纸业已经处于停产状态,而且较难恢复,但是当地依然保留了纸槽、蒸锅、洗料池等物质遗存。这种情况下,也应及时进行资料保护。对手工纸相关物质遗存进行记录、测量、登记等工作,必要时加以修整。并向当地民众了解遗存的年代、使用方法等信息,以便全面掌握造纸遗存的情况。在资料性保护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博物馆的作用。
  手工纸工业品的开发,是传统手工造纸工艺与文化产业领域相结合的探索。在对传统造纸工艺进行恢复的基础上,开发新的高端产品,走工艺品之路。北方手工纸生产长期以来的局限性在于产品定位比较低,以生产日常生活用纸为主,因此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价格低廉。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社会对北方手工纸的需求不断降低,致使生存空间萎缩。开发手工纸工艺品,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传统手工造纸在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只要有适宜的环境,手工艺就会得到传承。时代的进步必然影响着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也带来民间手工艺技术的革新,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生产性方式保护,不愧为一条适宜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田军民 肖波.迁安县志1994,12
  [2]潘吉星.中国的造纸术
  [3]王志艳.解码造纸术
  [4]永平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