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分析在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妇临床护理当中,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12月时间段内收治的58例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为主要对象,根据产妇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与针对组,常规组产妇接受临床常规护理,针对组产妇中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接受针对性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针对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产妇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的临床护理中,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产后;下肢;护理;满意度

在临床产后并发症当中,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如果这类产妇无法接受科学、及时的处理,一旦产妇的静脉血栓完全脱落之后,血栓就会随着血液到达产妇的肺部,就会导致产妇出现严重的肺栓塞,这会给产妇的生命安全带来较为严重的威胁[1]。产妇在产后出现这一症状,主要是腓肠肌部位的深静脉出现了血运障碍,进而导致产妇的下肢出现疼痛、肿胀等[2]。我院在此类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方案,现根据研究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一整年期间在我院生产的产妇中选择58例产后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产妇为对象,根据产妇护理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匀分为常规组与针对组,每组各有29例对象。常规组产妇的年龄为20—32岁,孕周为33—41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时间为1—18h;针对组中产妇年龄为21—33岁,孕周为34—42周,深静脉血栓发生时间为1—16h,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对比后无任何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让产妇卧床休息,并适当抬高产妇的患肢,在产妇膝关节下垫一个软枕,并且保证产妇皮肤的清洁等,做好产妇肢体的保暖,对产妇的皮肤温度、颜色等状况进行详细观察。针对组产妇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1.2.1 患肢处理

护理人员在产妇的急性发作期应当让其完全卧床休息,并且将产妇的肢体适当抬高15°—30°,不要对产妇的患肢进行按摩处理,也不要进行气压梯度处理,之后需要对产妇的下肢周径进行测量,观察肢体肿胀程度等,如果产妇的环志出现问题,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1.2.2 置管溶栓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做好产妇皮肤的消毒,并且及时更换敷料等,以免出现感染。护理人员在拔出导管之前需要对产妇实施深静脉造影,并且及时停用抗凝药物等,等到产妇凝血活酶的时间水平达到60秒以后,才能将导管拔出,并且对产妇局部部位进行消毒。

1.2.3 肺栓塞护理

产妇出现肺栓塞的主要症状为呼吸不畅、胸部疼痛、胸闷、咳嗽等,一旦产妇出现上述症状,护理人员需要立即让产妇平卧,并且及时给予产妇吸氧等,避免产妇剧烈活动,并且及时遵医嘱给予产妇抗凝处理、溶栓处理等[3]。

1.2.4 饮食护理

对于产妇的饮食,护理人员需要做好科学干预,让产妇食用一些较为清淡的食物等,避免产妇食用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产妇身体出现不适等。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利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若产妇打分未达到60分则为不满意,61—85分为满意度尚可,超出85分则为十分满意,产妇总满意度为尚可+十分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在此次研究中将产妇的相关指标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包中进行验算,若双方的数据计算结果显示为P<0.05,则可视为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常规组产妇不满意为8例,10例为尚可,11例为十分满意;针对组产妇不满意为1例,尚可12例,十分满意16例。两组产妇数据对比后X2为6.444,P=0.011<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高龄产妇逐渐增多且伴随相关因素的影响,产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妇数量不断增多。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产妇产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产妇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处理,产妇的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影响,少数产妇甚至会出现死亡[4-5]。

在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妇护理当中,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预防产妇的相关症状。与常规性的护理相比,针对性护理的针对性会更強,护理人员可以针对产妇的各类型症状等对其实际情况及未来变化进行较为有效、准确的判断分析。与常规性质的护理方式相比,护理人员在产妇的针对性护理当中可以从多方面入手,给予产妇更为直接、针对性更强的护理干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产妇的护理工作出现严重漏洞等,更可以保证产妇的护理工作更为科学。我院的护理人员在此类产妇的临床护理当中从外敷、产妇饮食、肺栓塞预防等方面入手,给予产妇针对性较强的护理,避免产妇的相关症状进一步发展,为产妇的护理奠定坚实基础。

在本次研究当中,两组产妇分别接受不同形式的护理干预。在对比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后可以看出,针对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产妇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了针对性护理应用的优越性。

结语:

对于在产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妇临床护理方案选择而言,产妇接受针对性护理后的效果较好,护理满意度会较高,此护理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牛建佩.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2):195-196.

[2]任重贤,刘瑞英,徐丽娟,单付乐,杨桂勇,杨雪梅.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06):204-205.

[3]魏华.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248-249.

[4]何利敏.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9):219-220.

[5]王琳.产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4):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