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无公害水产养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德阳市水产自建市以来发展迅速,1983年养殖面积4152hm2,水产品总产量2173吨,渔业产值460万元。至2014年渔业养殖面积已达6570hm2,水产品总产量达55180吨,渔业产值达169123万元。水产养殖已从解决“菜篮子”的需求到追求品质的要求。无公害水产品的养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逐渐发展起来。在全市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的建设和认证工作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认证的产品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到2015年6月份统计,全市已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共有25个,总认证养殖面积1721.66hm2,认定的无公害水产品122个,产品数居全省第3位,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养殖基地有20个。但德阳市水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无公害水产养殖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2015年5-7月,我们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对德阳市无公害水产养殖进行调研,基本摸清了德阳市无公害水产养殖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对德阳市无公害水产养殖发展有所帮助。
  1德阳市水产养殖情况和无公害水产养殖状况
  1.1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成效显着
  2014年全市水产养殖水域面积6570hm2,其中池塘养殖面积5100hm2、水库养殖面积1275hm2、河沟195hm2,稻田养殖面积12557hm2(不计入总面积),网箱养殖面积为55336m2。截至2015年6月,全市已有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25处,认证面积为1721.66公顷,经农业部资格认定的无公害水产品122个,认证品种包括了鲤、草、鲢、鳙、鲫等常规品种,也覆盖了鲈鱼、斑点叉尾鲴、黄颡鱼、中华胭脂鱼等名优品种。2014年全市无公害水产品产量为21500.11吨,占全市水产品总产量39%,占全省无公害养殖总产量的10.12%。我市无公害水产品数量居全省第4位。
  1.2政府推动是该项工作主要动力
  我市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的认证从2003年开始,2004年第一批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认证成功。初期该项工作主要靠行业主管部门下基层开展动员、帮助做资料、协助规范养殖、成本检测等,由于无公害水产品和没认定的水产品在价格等方面没体现出来,养殖企业的申报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养殖企业的积极性,省、市、县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将是否是无公害基地纳入项目申报的条件、作为市场准入的依据(主要是进入成都市场)等,随后,主管部门加大了对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的管理,开展了场地、仓库、池塘的规范建设指导,水产养殖技术培训,无公害内检员培训,外出参观考察等。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对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的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3专业合作社是申报的主要主体
  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的主体随着形势的发展发生着一些变化,发展初期由于是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要多些,还有就是养殖企业的积极性也不高,所以有的地方就以乡镇农业中心或村社为单位申报,还有以渔业协会为主体进行申报,还有渔业专合社和龙头企业等。随着对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的规范,以行政单位和民间组织都是不适合的,逐渐规范以渔业专合社和养殖企业作为无公害水产养殖为主体,特别以渔业专合社为主要主体。
  1.4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发展的命脉
  水产品质量安全是行业发展的命脉。温饱解决后,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水产品质量安全更是广受关注,近些年作为渔业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是空前的重视,生产安全、无公害的水产品是养殖者的必须任务,也是主管部门监管的重要方面,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涉及到行业的发展生存,是行业发展的命脉。
  1.5无公害水产养殖发展任重道远
  无公害水产养殖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要求,它对养殖的环境、苗种、养殖规程等进行了规范,但相对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品的生产规程要低些,所以说入门级的无公害水产养殖任重道远。
  2德阳市无公害水产养殖存在的问题
  2.1重申报轻管理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与产品认定的审批程序极为严格,为由下至上的逐层申报,要求硬件、软件资料都必须符合要求。有专家组成检查小组现场抽取养殖水样,并按照规定对申报单位的产地环境、投入品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等共23个方面开展现场检查和评审,同时市县工作机构还要对申报主体抽取相应数量和品种的鱼样送检。最后依据申报资料、检测结果和现场检查评审报告等由部省专家进行综合评审,审批通过才能获证。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证与产品认定其申报程序严谨有序,申报标准控制严格。然而与之相对于的后期管理情况却不令人乐观。业主在申请获得该项资质后,有的对于养殖环节却疏于管理,从渔业主管部门不定期的抽查情况来看,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记录存在漏记、补记现象;2.人事管理松散,技术人员的各类变动未及时登记存档;3.渔药、渔用饲料存放不合理,管理房脏乱,物品堆放凌乱;4内检员对于养殖场的自查活动没有定期开展。
  2.2市场认可度低
  通过对于全市各大水产品批发、零售市场和综合百货商場中鲜活水产品的销售来看,除了通威鱼有明确标识外,没有其他货源表明是来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通威鱼由于其为大型公司品牌,企业影响力加上无公害基地的产出使得“通威鱼”获得了同品种鱼较高的附加值,间接实现了无公害产品资格认定对应的价值,取得了一定市场认可。但对于全市所有无公害水产品而言,整个水产品市场对其认可度非常低,以至于无公害水产品与一般水产养殖的产出在市场上没有明显区别。即使是来自无公害基地的商品鱼,在出池批发、市场销售、百姓购入等过程中,也没有人认为其理应取得更多的附加值,因此在整个销售中均和普通养殖的商品鱼毫无差别。
  2.3品牌意识淡薄
  目前全市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主体(包括今年正进行复查换证的单位)共25处,但是申请注册了商标品牌的仅一家为“通威鱼”。可见养殖户对于建立自身品牌的意识非常淡薄,没有将无公害水产品建立起自身品牌的觉悟,在市场营销方面依旧是依照经验操作,认为品质好自然有市场,进行商标注册没有实在意义。此外,还有一种普遍的思想导致养殖户对于申请品牌缺乏动力,就是潜意识认为商标的注册使用是件耗时、浪费精力的事情,对于养殖经营的实际收入没有明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