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商品流通渠道的创新与拓展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ysd/sysd201804/sysd20180404-1-l.jpg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下商品流通渠道发展现状,并对“互联网+”下商品流通渠道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基于互联网背景对商品流通渠道的创新对策进行探讨。本文研究对当前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创新构建与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商品流通渠道 创新 拓展
  “互联网+”下商品流通渠道发展现状
  (一)商品流通渠道含义
  商品流通的实质是商品在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之间相互转化的体现,并集商品的购买、输送、储存以及销售环节于一体,商品流通作为连接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的桥梁,其中商品购买和销售环节是决定商品顺畅流通以及流通业获取利益的主要环节。商品流通渠道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产生并利用的,其本质是商品在生产和消费两个领域相互转换的过程中运用的流转路线以及经过的经济组织。
  商品流通渠道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的,其主要发展目标是促进商品从生产制造领域流向消费领域。商品流通渠道主要根据渠道系统中包含的中间机构的层次数量,即渠道长度来划分的,主要包括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直接渠道即零级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直接到消费者,商品流通过程中没有任何组织形式的参与;而间接渠道是指商品流通中包含若干商业环节,形成生产和销售相分离的状态,其中包括一级渠道、二级渠道、三级渠道等。根据商品流通渠道的含义可知其特点:第一,是各种类型的机构、组织和个人的组合路线;第二,渠道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第三,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商品所有权至少转移一次。此外,在商品流通渠道选择上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制约因素包括一般因素和具体因素两种,如图1所示。
  (二)“互联网+”对流通渠道环境的影响
  “互联网+”对流通渠道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两个方面。商品流通渠道是由消费者对商品快捷性和方便性的追求以及生产制造主体对利益的追逐共同作用的基础下,将社会经济活动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互结合产生的,但信息技术在商品流通渠道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在传统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信息技术只是作为辅助工具,仅在商品流通渠道各个环节中进行简单的信息传递,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在互联网技术愈加先进的过程中,例如常见的C2C、B2C、B2B、O2O等电子商务模式,是在数字技术、通讯技术、云计算技术日益成熟的条件下,使得商品流通渠道的技术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可以说现代化的商品流通渠道的技术环境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为基础的集成平台。
  “互联网+”对流通渠道制度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消费者主权在商品流通渠道中的地位变换来体现的。消费者主权在商品经济出现后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在商品流通渠道产生过程中,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以及资源的短缺,生产主体的生产活动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并且信息技术的落后导致生产主体与消费者无法进行直接的交流,只能依靠多个环节逐渐反馈回来,因此,生产者是在商品流通渠道中居于主导地位,消费者主权无法得到很好的体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的出现,一方面,先进的生产技术解放了生产者的生产力,能够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使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直接交流,在這个过程中,消费者在商品流通渠道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互联网+”对流通渠道结构的影响
  “互联网+”对商品流通渠道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商品流通渠道的关系化趋势和产生新型的网络商品流通渠道两种。第一,“互联网+”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渠道结构间关系越来越明显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消费者领域逐渐占据了商品流通渠道的主导地位,其主权得到了本质的提高,因而,消费者成为商贸流通各个环节获取利益的重要资源;而商贸流通环节和消费者同样也是生产经营主体获取利益的重要资源。综上所述,生产经营主体和流通环节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势必采取各种措施去维护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关系型商品流通渠道的产生。第二,“互联网+”对商品流通渠道结构最重要的影响是催生了网络型商品流通渠道。如图2传统流通渠道结构形态所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最初由生产商与消费者组成的简单的二元商品流通渠道,逐渐出现了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并在社会的高度化分工情况下,每层批发商开始出现下一级的批发商,例如有产地批发商、中转地批发商、销售地批发商,这些层次的中间环节使商品流通渠道构成一条简单的流通体系。如图3现阶段流通渠道形态所示,商品流通渠道还包括了网络中间商,生产商与中间环节可利用网络中间平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联系,形成网络型商品流通渠道,也就是所谓的“B-B-C”商贸流通模式。此外生产商还能够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而各级流通渠道也可以作为网络中间商与消费者进行交流,成为“B-C”流通模式。
  “互联网+”下商品流通渠道发展存在的问题
  商品流通渠道冲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在生产制造业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因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互联网技术对商品流通渠道的影响非常大。在互联网技术的作用下,由于电子商务在交易过程的运用,使得商品生产制造商与消费者间的交流更加直接、信息传递速度更快、距离更短,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商品流通渠道的重要性,甚至削减了中间流通渠道。以苏宁云商为例,2013年,苏宁电器宣布更名为“苏宁云商”,更名后的苏宁云商零售模式将从传统的实体店零售渠道转变为“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服务模式。原先消费者要选购电器,只能到苏宁的实体店进行选购,而由苏宁实体店送货到家。在更名后,苏宁云商实现了线上线下库存共享,消费者在线上下单后选择与客户下单地址最近的仓库进行配货并运送。在苏宁云商的云服务模式下不难发现,传统的线下苏宁零售门店的重要性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为线上订单而建立的电器仓库。而另一方面,苏宁云商线上平台实现了全品类覆盖,不仅有电器,更有生活用品、食品、服饰等多品类产品,依托苏宁云商的该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分零售商、批发商的重要性。总的来看,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流通渠道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由于“互联网+”的发展,生产商通过网络直销的方式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消费者的要求也能够直接反馈给生产制造商,在该过程中,生产制造商与消费者之间没有其他的中间环节参与,交易过程更为简化。第二,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消费者更加倾向于网上直销模式,若传统商品流通渠道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适应“互联网+”的环境,加以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导致传统商贸流通产业逐渐丧失消费者资源优势,最终失去市场,从而导致对传统商品流通渠道的冲击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