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沟通研究述评

师生沟通在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谐的师生沟通能够对教学产生积极促进作用和深远影响,但大多教师对此还不够重视,沟通技巧上也较欠缺,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一些学者的研究也表明“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日益减少,师生关系日益疏离”(刘新绍,2011)。麦可思对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发现,在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不愿意推荐母校给亲友就读的原因中,有12% 的人是因为“师生课外交流不够”(罗惠文,2011)。

师生沟通是指师生之间通过以符号或讯码为媒介进行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传递和交流,并由此获得理解的社会交互作用(任强,2010)。高校师生沟通主要是指在大学阶段教育背景下,为有利于教育的实施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传递信息、思想和交流情感的双向互动的活动。

一 影响师生沟通的因素

第一,高校教育环境不同,对师生之间沟通产生影响。教师所在单位的组织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重大。如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师生群体的道德认同和价值认同,将直接影响组织行为的发展方向和行为效率。学校的管理模式,如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对师生沟通影响重大。学校的工作传统、工作作风是组织文化在组织行为上的表现。认真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传统和工作作风对教师的工作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张海宏,张志毅,赵彦萍,2006)。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掀起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潮,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校生人数均在同一时期创历史新高。学生与教师比过高造成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日益淡漠(吴金霞,2008)。师生比失衡,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后进学生”及表现较为突出的学生身上。

第二,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角色位差对师生沟通产生影响。师生在教育过程中所处的角色差异,影响师生沟通的开展(张海宏、张志毅、赵彦萍,2006;刘新绍,2011)。师生之间经常表现为正式的组织关系和教育关系。然而,师生之间的沟通具有情感色彩,需要师生之间展开非正式交往,以便于师生之间交流的深入和关系的持续推进(丁敏,2006)。相关研究中,在“你认为教师在校园生活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选项中,认为是“权威”的,学生占3.94%,教师占1.74%;认为是“家长”的,学生中占5.21%,教师中占3.91%;认为是“教育者”的,学生中占5.84%,教师中占13.48%;认为应该扮演“朋友”角色的学生中高达83.12%,教师中达80.00%。教师已意识到沟通过程中“成人状态”的重要性,期待与学生以“朋友”角色进行沟通,这从80.00%的教师认同“朋友”角色这一结果便是最好的证明(谭海燕,2008)。

第三,学生个体多样性特点形成沟通个体因素障碍。(徐彬,刘海娟,2010)。将不同专业、地域、年级、学业成绩和学生干部等作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农村和大城市学生在师生关系亲密性维度上得分明显低于中小城市的大学生。因进入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阶段,教师对学生予以专业上的指导增多,频繁的接触和交流亲近了关系,亲密性、支持性维度上,大四年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付慧娥、邓新洲、郭昕,2011)。学生的性别、种族、社会阶层以及第一代社会地位等因素,对师生沟通有着显著影响,如男性学生比女性学生更愿意以志愿者或者收取报酬的形式给教工提供帮助,女性学生通过电子邮件或个人交往与课程教师保持比男性学生更为频繁的沟通(Young K. Kim,Linda J. Sax,2009)。

第四,学生问题多样性与教师响应问题解决方法单一性,造成学生对沟通的新鲜感逐渐丧失(徐彬,刘海娟,2010)。师生个性影响高校师生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使师生难以实现有效沟通。在有关“问题行为”的调查中,教师认为最严重的是违反权威及违反课堂纪律,最轻微的是遇事退缩、不爱社交;而心理学家则认为最严重的是退缩、不爱社交的性格及行为特征,最轻微的是违反权威及违反课堂纪律(邓庆民,2004;刘新绍,2011)。学生在对教师业务素质、沟通观点和话题的不赞同、对自身就业前景的迷惘及心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解决时,师生间易出现心理上的代沟或情感期待上的落差,师生感情产生隔膜(任爱红,2007)。

二 师生沟通产生的影响

第一,师生沟通效果对育人效果造成影响。本科生和教授之间积极与亲密的沟通,在影响学生对有益的教育体验的同时,还影响学生个人成长以及进一步的学术发展(Lau,2003)。师生之间的沟通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影响教学信息的传输,影响课堂教学气氛与教学管理,影响学生个性化的社会发展(李瑾瑜,1996)。良好的沟通不仅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影响,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影响(吴金霞,2008)。基于“研究相关”(志愿者以取得课程学分或以获取报酬的方式参与教师研究工作)的教师沟通,其对学生大学期间的平均成绩、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显著相关(Young K. Kim,Linda J. Sax,2009)。师生之间的非正式交流对学生自我价值、自信、学术技能有影响(Kuh,1995)。

第二,师生沟通效果影响学生对院校、专业、班级的认同感。认同感普遍缺乏,师生之间缺少应有的尊重。师生各自为政及感情淡漠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普遍缺乏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的缺失成为师生之间难以逾越的障碍,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坎。认同感的缺失使得教育这一过程被肢解为“教”和“育”两个似乎相分离的部分。高校师生关系中“育”的成分日益缺失,“教育”被稀释得只剩下“教”本身了(吴金霞,2008)。

三 达成师生有效沟通的对策与方法

第一,确立师生沟通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学校层面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建立相应的组织文化和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师生交流的工作方法研究,并对成型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技术进行推广(张海宏、张志毅、赵彦萍,2006)。随着高校学生生活社区化,以及新时期学生家庭贫困压力、就业压力、恋爱问题、社会贫富差别心理反差、网络沉迷等问题的不断出现,高校教师要把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份社会工作来对待。现代社会管理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工作是一个融合多维价值观、多维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复杂系统,它强调人性的平等、对人生价值取向的尊重和对人发展潜力的发掘与引导(周明宝,2010)。高校教育可围绕师生角色定位、价值取向定位开展全校讨论,逐步澄清与明确高校教师在新时期的角色定位,形成新的高校教师价值取向。要对高校教育工作者广泛开展角色转变宣传,把教师传统的、单一的“教学业务工作角色”认识提升到“综合的、复杂的、多维的“社会工作者”的认识上来。同时,加强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化水平。

第二,注重多渠道沟通,将沟通融入不同场所。建立良好的学生信息反馈机制,利用现代高科技网络媒体,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通过设立网络与现实的学生意见箱、网络与现实教师学业答疑指导课堂、现实与网络视频的师生座谈会等方式,有效拓展师生沟通的渠道以弥补课堂上交流的不足。同时,可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建立“自助沟通”渠道。这样,以学生的“自助沟通”组织为基础,班系干、学生会、班主任、辅导员、学工处(团委)之间形成一个多维的沟通体系(刘新绍,2011)。伴随信息技术的进步及管理技术的进步,师生交流的模式和思路也要进行创新,如通过互联网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更平等的交流,利用BBS、E-mail进行交流,可以提高师生沟通的效率,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张海宏、张志毅、赵彦萍,2006)。

第三,沟通中注重情感投入,同时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来促进沟通。在影响师生沟通关键事件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学生通过觉察教师技术专长或教授课程的知识,或对教师在沟通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格以及专业技能的满足(或不满足)两个方面影响学生对一位教师的兴趣(Karen Lynn O""Neill, and William R. Todd-Mancillas,1992)。

第四,注重交流过程中同理心的运用。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一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二是了解导致此种情形的原因;三是把这种对对方设身处地的了解让对方知晓。同理心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条件。在人际关系中,如果沟通双方能够从同理心的角度,去感受对方的情感、信念和态度,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对方,对方会感到理解和尊重,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彼此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廖爱秀,2011)。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改善教学沟通的重要环节。带教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以高尚的职业道德、坚定的专业信念、出色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以正向引导。学校应重视带教教师的培养,定期对其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使其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对学生应坚持放手不放眼,同时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总之,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师生沟通(余蝉华,2007)。

第四,个性化的交流沟通方式,通过个别交流沟通、团队交流沟通、专业交流沟通,满足不同学生的沟通需要(谭海燕,2008)。教师需要学会聆听,只有积极聆听学生的诉说,教师才能捕捉到学生的需要与愿望,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切入口。聆听不但有助于了解问题的实质,而且有助于了解对方的动机,以便及时正确地作出判断,采取恰当的方式,采用学生愿意接受的方法(廖爱秀,2011;卜鹏翠,2009)。

四 结束语

已有的研究阐述了高校师生沟通的重要性,描述了高校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师生沟通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师生沟通交流的建议,对改进师生沟通有重要参考价值。但针对医学院校展开的师生沟通的研究较少,除了一些临床教学实践中涉及师生沟通的研究外,学生在校教育期间的沟通研究暂时空缺。同时,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师生沟通的需求情况之间的差异较少讨论。

师生之间的沟通问题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没有沟通,人与人就不会有理解;没有沟通,人与人就不会有信任。特别是对于教师与学生,沟通尤为重要。如何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通畅,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沟通意识和技能,将是每位高校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任爱红.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交流[J].林区教学,2007(Z1)

[2]吴金霞.浅谈新时期高校师生关系问题[J].西北医学教育,2008(1)

[3]卜鹏翠.师生沟通艺术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4]廖爱秀.论对话理念下师生沟通的策略[J].教育管理研究,2011(2)

[5]付慧娥、邓新洲.郭昕高校师生关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

[6]周明宝.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关系的嬗变及其和谐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7]丁敏.影响师生沟通的因素探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8]罗惠文.师生不该是“最熟悉的陌生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9)

[9]任强.高中师生沟通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

[10]张海宏、张志毅、赵彦萍.改善沟通方法.促进师生沟通[J].医学教育探索,2006(9)

[11]李瑾瑜.论师生关系及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责任编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