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认识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系浅论

摘 要:习总书记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指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专业教学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二者的有机融合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根本保证,也是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其职业认识是否到位,职业定位是否准确,职业自豪感和成就感能否被激发,能否全心全意的将思想政治教育高效的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之中,是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高校教师 职业认识 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0-0-0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社会主义新人,是社会对高校的基本要求与期望。既然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而高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自然就是这一过程的实施者和实践者,其职业认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与成败。

一、确立育人目标 明确教育方向

从我国目前的基本教育模式看,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制器”为先,育人在后,或重“制器”而轻育人,或尽管在育人形式上表现的很重视,但在具体落实上却差距较远。此问题被汇集到大学教育这一特殊过程中,大学生对专业学习模式、人文素质养成、大学校园文化、一日生活制度等的适应问题日益突显,加之网络文化对学生思维意识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思想政治素质在他们身上显得很模糊。

那么,我们应如何处理“育人”与“制器”之间的关系呢?陈毅同志曾经说过:“一个飞行员开不好飞机总不好吧,那即便是飞机开好了,结果把飞机开到敌人那里去了,回过头来打我们自己那就更糟了。”这充分说明了育人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二、明确职业义务 强化责任意识

高校教师的职业义务主要体现在对学校、学生、教师集体所承担的教育责任和应履行的岗位职责。职业义务强调本职岗位与职业良心的统一,体现了高校教师岗位的最根本的属性。

责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人成熟的基本表现,是职业义务履行的前提。责任意识到底是什么?从通俗意义上讲,我们只要努力的去做学生的朋友,行为上力图成为学生的偶像,学业上成为学生真正的导师,情感上做学生的“兄弟姐妹”和“父母”,让学生感受到“爱,”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就足够了。从教师职业素质角度讲,一是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准,二是有较强的认知能力,三是有较为丰富的社会认识,四是有高超的善恶分辩能力,五是有多年积累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归根结底就是一个“责”字,能否尽到自己的责任就看你是否去实践这个“责”字,而实践这个“责”字是教师的自愿选择,并不企求相应的报酬,且付诸于行动之中才具有现实之意义。

三、强化地位意识 提高教育水平

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从教师本人方面讲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专业水平和教育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专业水平,这一水平的高低将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当前人们对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认识并不充分。原因主要表现在对教育作用的评价上。一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不良印象;二是对教师的培养、管理与教育水平不高,教书育人意识不浓;三是与教师激励和评价机制有关。

那么,我们的教师是否自己也认为这样的社会认识与我们自己的现状相符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且没有具体的提升措施,教育水平的高低就可想而知了。从尊重的角度讲,人们只有尊重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自身价值,且同时去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从教师本职方面讲,教书育人是我们的本职。坚守本职,做切实有效的教育工作,是提高社会地位的根本途径,也是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现实的基础。

四、明确教师作用 传播先进文化

从高校教师的作用来看,基本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同时即是文化科学的传递者又是文化科学的创造者;第三是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培養社会主义新人,引导学生热爱国家、知荣懂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高校教师,其工作性质就是文化科学的传递与创造,并通过我们的实践去影响学生。因而我们必须首先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创造者,塑造高尚的师德情怀,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并有意识将自己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思想政治观念“迁移”到学生身上。

五、把握劳动特点 深入反思自律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决定了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学生在心理、道德和行为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与内在修养、思想情操高尚与否、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行为习惯模式等,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学生,教师一言一行的示范作用常常是学生的行动先导。比如老师每次提前十分钟到教室,那么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提前到课,这样一来就可以用课前时间与学生交流,甚至向学生传递你所掌握的社会知识或其他有益的东西。

自律是教师行为的基本准则。自律意识的形成是一名教师走向思想成熟的标志。一个自律意识不强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好的老师,不可能带出思想先进的学生。反思意识是自律意识的充分反映。作为高校教师首先要树立自我反思意识,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第二,不断总结经验,善于自我评价,充分认识与分析自我存在的问题和值得骄傲的成绩,从而进一步提升境界。第三,强化个人修养的培养,把追求健全的人格作为基本思维方式,以确立自身所应追求的人格境界并展示人格魅力。只有这样,“示范性”特点方可得以体现。

六、恪守职业道德 塑造高尚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道德意识的自觉性。无论你是否自觉或不自觉,你身上所表现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必然会影响学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而教师若自觉的去践行先进道德,必然会直接引导学生先进道德意识的形成;二是道德行为的示范性。这一特点与“自觉性”特点有着有机的联系,是教师先进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展示;三是影响结果的深远性。通过自我约束与示范,其结果将会影响学生优良道德意识的形成和迁移,从而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与全社会道德氛围的形成。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来源于对教师职业道德特点的把握。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道德情感把握的尺度、道德意志是否坚定、道德信念崇高与否、道德行为是否规范、道德习惯是否适应教育教学规律等,是衡量教师思想道德品质高尚与否的标志。学生良好思想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形成,与教师道德品质的高低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是决定学生思想先进性的基础。

七、践行教书育人 教学相得益彰

育人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社会职责,是教师对社会应尽的职业义务。能否将教书育人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是判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

一个没有教书育人观念的教师不可能塑造出思想政治先进的学生。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且适应国家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教师本身应首先具备这些基本素质,否则教书育人就成为空谈。知良道不教生是师之过,不知良道何以教生?

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提升教书育人艺术。行动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心灵上做学生的亲人朋友,将人才培养标准放在首位,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这一过程的实施也是培养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必经之路。

八、把握职业幸福 营造舒畅环境

埃及金字塔的每两块巨石间并无粘合剂,连一片刮胡刀片都插不进去。幸福的瑞士人因此作出了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不是由受苦受难的奴隶建造,而是一群心情舒畅、极具幸福感的能工巧匠的杰作。理由是:不幸福的人不可能完成这样优秀的作品。无独有偶,同样一块“上海”牌机械手表零件经瑞士工人装配,再与我们自己工人装配的手表对比,同时上满发条后,瑞士工人装配的手表比我们装配的多跑四个小时。无论该理论是否正确,但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人,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如果心情不舒畅且心事重重,就不可能全心全意的投入教育事业,而心情的好坏往往与职业幸福有着紧密的联系。

高校教师的职业幸福强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幸福与和谐环境的统一,创新创造与合理获得的统一。由此看来,教师本身首先应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对自己的劳动有一个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当然,这也与教师管理与激励机制以及所处的工作环境优劣有关。当管理与激励机制同个人价值判断相吻合或基本吻合时,教师幸福感指数就会提高,即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当两者间出现较大反差或不利于激励劳动质量时,教育教学质量就会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这不但会导致专业教学质量整体下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九、专注专业教学 巩固教育基础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里所讲的“硬”特指专业教育教学技能。一位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往往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着根本的联系。若专业水平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学生在你的身上学不到应该学到的专业知识,无论你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多么的高,也无论巧舌如簧的说教多么的出色,此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将难以实现。

十、注重仪表风度 塑造健康风貌

仪表风度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高校教师所面对的是成年学生,其仪表风度是否职业,是否能成为学生的标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教师作为文化和教养的化身,其服饰必须体现出文明和教养,起到楷模和示范作用。“穿衣戴帽个人所好”和“生活小节无关紧要”的认识对教师来说就不是小事了。如果穿着拖鞋上讲台,这课该怎么上?谈何思想政治教育?

在神态上应做到愉快亲切。善良的心地、和蔼的笑容、亲切的关怀能使人心理平衡、性情温和,使同样的教育活动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具备“老爷”派头的教师很难不让学生厌恶。

言谈举止上应做到谦逊文雅、稳重端庄。教师的教学语言应确切、明白、简洁、通俗、生动、优美。举止上应给学生一种有知识、有涵养、有礼貌的良好印象,使学生感到可以信赖、值得尊敬。处事得体,平等待人也是教师所必须做到的。一个学生不喜欢的教师是很难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以上诸方面对教师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公理认识和公序良俗传承问题。公理即无需论证即可明白的道理,比如“女教師不得穿露脐装上讲台,”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任何论证即可明白的“小问题。”公序良俗的传承实际上就是触类旁通式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教育。对学生而言,认识公理的早与晚直接影响其发展结果和成才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专业教师来说,需要用职业实践来说明问题,用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鞭策学生,从而实现教育效果的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