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国女子教育状况问题试探

【摘 要】清末女子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做为一种初兴的事物,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还比较落后,女子教育目的和内容应举办着的不同而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作为与传统女子教育不同的新兴事物,清末女子教育具有自己的特色。

【关键词】清末 女子教育 教育状况

【中图分类号】C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41-01

清末女子教育经从无到有,到民国初年女子教育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那么到底女子教育发展到了什么程度,还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 清末女学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女子没有与男子接受同的正规教育权利,她们只能在家中接受来自长辈的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是以礼教为主要内容,把“三从四德”作为女子的道德规范,要求女子在三个大的人生阶段分别附庸于父亲、丈夫、儿子,以此为自己行为处世的出发点,女子不必才学卓越,只需以家庭为重。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列强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在中国传教和办学的特权,1844年第一所境内教会女校——宁波女校成立。随即大批传教士及传教团体入华,各级各类教会学校也相继创办教会女学随之出现。截止1876年全国仅基督教教会所办的单设女子学校就有女日校82所,学生1307人,女寄宿学校39所,学生794人。[1]教会女学创办之初,学生主要来自下层贫苦家庭。八九十年代后,教会女校把目光转向上层社会,例如1890年建于上海的中西女塾,专为大家闺秀而设。

清末通过对中西文化对比,维新派对中国传统的贤妻良母观念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新的看法。郑观应提出了通过“兴女学、开民智”,使女子成为“贤女、贤妇、贤母”的主张。[2]梁启超认为男女都是“躯体峙立,首含清阳者”,所以“其聪明必不甚相远”,大声疾呼“女子可教”、“女子应教”。正是在这种观念下,1898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女校——经正女学在上海成立。然而,中国女学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1904年请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在承认女子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从封建道德出发把女子教育排除在学校教育体系之外,认为女子应该在家庭内受教育。但是社会上关于女教的呼声很高,各地女子学校相继成立。加强女子教育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1901——1907年间全国共兴办女子学堂428所,女学生15496人,女学堂遍布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在1907年女子教育的合法地位得到清廷认可之后,女子教育获得很大的发展,女学生逐年增多。1908年中国自办女校的学生数为2697名,至1909年一跃为12164名。[3]

然而,清末对女子进行学校教育的方式,还是新兴事物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就当时女子学校教育的规模来说,还远远不能与男子学校教育相比较。直到“五四”前夕,中国有411万男生受教育,而女子只有18万,男女生之比不足1/20。[4]而这些受教育的女子除过初期教会女校所收的贫苦人家的女孩外,大部分是士绅家庭的女子。就女子受教育的程度而言,女子教育基本上是初等教育。清末主要以蒙学教育、小学教育为主,女子师范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

2 近代女子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与中国传统女教相比,晚清女子教育在形式突破了把女子局限于家庭教育的形式,出现了女子学校教育的新形式。那么这种不同于传统女教的女子教育把教育的侧重放在了什么地方?晚清时期的学校女子教育要教育怎么样的时代女子呢?这牵扯到了清末女子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只有认清了这些方面的内容,我们才能对清末女子教育有一个正确的估计。

清末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的女学校:传教士创办的女子学校和中国人自办的女子学校。这两种女子学校的办学目的存在的本质上得差别导致了其教学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以培养传教士助手为目的的教会女子教育。教会女学开启了中国学校女子教育的先河。然而来华的传教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传教,使“世界福音化”,用基督教的道德和精神改造中国这块“异教徒”地区。然而在中国单纯的传教并不能吸引中国人,初期入教的人很少。为了突破这个局面,办女校成为他们采取的一个主要的方式。通过为贫苦人家的孩子提供食宿、衣物、甚至是钱财的方式,教会女校招揽学生。教会女校主要以宗教类课程为主。

其次,国人自办的女子学校中,培养适应时代的贤妻良母的教育目的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潮流。中国女子学校教育早期发展的理论出发点是传统的男性本位文化,女子教育存在的价值表现在“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5]由此可见,女子教育的价值基本上仍被定位在“相夫教子”的家庭角色织上。就清政府而言,认为女学必须以“启发知识,保存礼教,两不相妨为宗旨以期仰副圣朝端本正俗之至意”。[6]在1907年清政府颁布的女子学堂章程中,指出推广女子教育以期养成贤母,实行母教,以利国家富强,故女学以强国为目的:“家国关系至为密切,故家政修明,国风自然昌盛。而修明家政,首在女子普受教育,知守礼法……女子教育为国民教育之根基。”[7]由此可见,其女学教育宗旨是培养能使“家政修明,国风昌盛”的“贤女贤妻贤母”。

3 清末女子教育的新特点

清末女子教育以西方近代教育制度为楷模,是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和现代女子教育的起点。与传统女学相比较出现了新的转变。

首先,从对女子进行完全的道德教化或纯文字的灌输到使学生接受关于人生全体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的转变。传统女子教育中,对女子的道德的要求高于一切,以至于把“德”与“才”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从而限制了女子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才女是指“批风抹月,拈花弄草,能为伤春惜别之语,成诗词集数卷”的人。在清末的女子教育中,智育被提到一定的高度,初步改变了传统女教根本忽视女子智能训练的状况。人们认为“学堂之地,增人知识一也,成人才品二也。……进学堂而若天地之学,人类之学,事物之学,渐讲解而明习之,然而犹当以能成才品为归宿也。”[8]在这种理念指导之下,作为道德教育的修身课每周只占2课时,其他课程主要是传授人生的各种新知。

其次,在教育体制上,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转变。明清以来,女子的教育基本上被局限在家庭之中,被排除在社会学校教育之外。清末女子学校的出现使女子教育更加具有连续性,知识较为系统,使女性的眼界大大开拓。在管理方面,与当时社会风习相适应,体现鲜明的男女有别的特点。

再次,清末女子教育的目的多样性。与清政府“启发知识,保存礼教,两不相妨为宗旨,以期仰副圣朝端本正俗之至意”。[9]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由思想激进的知识分子兴办的女子学校如爱国女学的创办者们把女子自尊、自抑、自信之说作为个人伦理之要素。革命党人将女子教育与实现革命任务联系起来。清末女子教育目的在以教育强国善种的贤妻良母的主流的同时,还存在着其他的教学目的具有多样性。

总的来说,清末女子教育的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无论是女子教学的规模还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上看,还处于初兴阶段。

参考文献

[1] 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5:270.

[2] 郑观应.女教.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 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717.

[4] 转引自赵长征.民国初创与女子教育.民国档案,1992(1):78.

[5] 时务报(第45册),1897,11,15.

[6] 朱有谳.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667,657;714,711;588.

[7] 丛小平.从母亲到国民教师——清末民族国家建设与公立女子师范教育.清史研究,2003(2).

[8] 蒋智由.爱国女学校开学演说[J].女报,19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