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有效策略,促成课堂高效对话

[摘 要]以生为本的课堂是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课堂,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它的构建推动了学生的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使更多的交流由内而外、由此及彼、互动生成。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就没有了教育。教师要找寻问题背后的具体原因,探求可操作性的策略,帮助学生学会交流,促使学生间的对话从低效走向高效。

[关键词]核心问题;倾听;语言支架;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8-0092-02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认为:“教室中的学习是通过与对象世界的相遇和对话,与教师、伙伴的相遇和对话,与自身的相遇和对话来实现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生为本的课堂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开展自我对话与同伴对话,这对于发展他们的思辨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感悟学习本质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推进意义。

一、有见解才有交流——从问题入手,引领学生深入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事实上,最高水平的学习过程,就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的问题越有针对性,就越容易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本质;对话的内容包含的本质越多,对话的意义也就更深远。一个富有经验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就会特别注意以核心问题带动思考,并且非常重视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并将之转化为恰当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同时,适当地加入一些开放性问题,能够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引起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共识,进而更容易引发同伴的关注,形成补充质疑,实现智慧的启迪。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两种解法在思路上有什么不同?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

(2)和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3)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更简便?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1)是引导学生将算理与算法联系起来,并体会两种思路——①需要先求出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列出的算式要先算乘法;②要求出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所需的彩绳的米数,就要先计算括号里的数。学生受经验的限制,看待问题时往往比较孤立、单一,缺乏联系的眼光。对此,问题(2)的设置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进行比较,感悟算法的一般性,从而对运算顺序形成全面认识。问题(3)则启发学生挖掘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探究分数乘法的分配律提供指引。实践证明,在三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发现分数乘法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律与整数、小数乘法的一致性,对两个知识点的认识更清晰、准确,值得一提的是,问题(3)中所包含的小问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引发了学生的联想和质疑。有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分数运算中也一样适用吗?”一时间带动了所有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全面地考量整数混合运算的规律是否在分数运算中都适用,最终推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往严密性上逐步发展。

二、有理也要有序——提供语言支架 ,让学生会说

会说和会听是形成对话的两个核心。在交流时,学生常常心里明白,但却讲不出来,有时言而有物却言之无序,让听者一团糊涂。对此,教师可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语言“模板”,让学生借助“有章可依”的语言平台来交流。

例如,在算法探究的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自主概括算法,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语言“模板”:“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     ),再根據(     )的法则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     )……”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问题中的关系,要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表达分析的过程,也可以使用一些语言“模板”,如理解“×××比×××多百分之几?”这类问题时,可以用这样的“模板”:“要求这个问题就是求(       )占(      )的百分之几,而(     )是已知的,(     )是未知的,所以解决问题时,我们先求(      ),再(      )。”这样的“模板”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语言,还能帮助学生学会有条理地表达。长此以往,学生一定能悟出其中的“序”,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并在组织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思维的条理性。此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串联起彼此语言的句式,使他们能依靠自己的语言构建起具有连续性的对话。如汇报结束时,发言者可向他人征询意见:“这是我们小组的意见,大家有没有疑问或补充的?”又如评价他人的想法时,发言者可说:“我同意(不同意)你的看法,因为……大家觉得我说的对吗?”……

课堂实践不断证明,这种“会说”且带有互动的模式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实现对话交织。能有效促使学生深入自学,形成丰富、个性和创新的认识,更容易引发同伴的共鸣和争辩,有利于对话的充分展开,并最终利于新知的构建。

三、听进去才能讲出来——从自身做起,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对话中缺乏倾听的习惯。对学生来说,这种与同伴对话的意识和倾听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学生不太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当对话中存在争议问题或当有学生表达观点不清楚时,其他学生就会起哄甚至打断对方的发言。又当他人提出疑问时,其他人不会立刻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补充说明或举出实例,而是进行自我无边之谈。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善于倾听的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会倾听的最好教材。因此,在学生对话中,我注意做好示范,尤其当学困生一时说不清楚时,我更加耐心地等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安抚其他学生急躁的情绪,和他们一起培养倾听的习惯。同时,我注意从学生的交流中提取重要的部分加以梳理、强调,用适时的介入教会学生把握质疑、追问的技巧,感悟倾听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学生不善于倾听的问题,我开展了一学年的行动教学,借助课堂互动、学生访谈等途径来做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习惯、互动的习惯,最终在促成学生有效对话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四、小集体大力量——成立学习小组,发展听、说能力

教师给学生分组,每组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进而建立小组共同制度,组员之间需要对集体负责。例如,交流展示的必须是小组集体的成果;组员轮流做记录者、小组发言人;课堂检测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总结果……这些规则的建立,意味着组员之间必须亲密合作才能实现共同进步。要汇报小组意见,就要集合各组员的意见。这需要每个人认真准备自己的发言、仔细听取同伴的想法,还要在意见不同时抓紧讨论,在意见达成一致时一起琢磨怎样汇报最清楚。无形中,每个人都在进行倾听和表达的演练,最终发展听、说的能力。

生生对话虽然是指学生之间的谈话,但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休戚相关。要形成有效的对话,离不开教师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规则的建立、学习技巧的供给、学习过程的调控。当然,培养学生互相沟通的习惯和能力,绝非一日之功,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不断克服功利心以及急躁心理,真诚地接纳学生的各种状况,才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构建开放的课堂。

(责编 覃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