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的前世今生

【摘要】中国结是中国传统技艺中的精品。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曾经充当过记事的工具、衣服的扣结等,在中华文明的繁荣时期,中国结逐渐成为装饰的一种,并不断丰富着我们的语言和风俗文化。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观念的传入,中国结这样的传统艺术品逐渐衰落,虽然机器生产增长了其产量,但作者认为机器生产下的中国结是缺少文化内涵的,称不上真正的艺术品。面对中国结推广向全世界的问题,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文物;中国结;记事;装饰;继承

中国结年代久远,漫长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变成今日的一种装饰手艺。每一个结从头到尾都是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他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如此造型独特,绚丽多彩、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装饰品就是中国结。

“结”在文明之初,即文字未发明之前便已出现,那时的它起到的是记事的作用,也可以说,结绳便是文字的前身。《周易·系辞》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目契”,说明上古时代的人们用绳索打结的办法来记事。《周易注》中记载:“结绳记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说明人们会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来系出不同的绳结。

文字出现之后,结绳记事的功能便日渐被淘汰,但先人发现了“结”除了记事之外独特的装饰魅力。“结”伴随中华服饰经历了数千年的沧桑。古人的衣服没有今天的纽扣、拉链等配件,便采用衣带打结的方法来把衣服系紧。从先民用绳结盘曲成“S”形饰于腰间开始,经历了周朝的“绥带”,南北朝的“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到盛唐的“披帛结绥”直至明清旗袍上的“盘扣”。其中“同心结”可谓是鼎鼎大名,它源于魏晋男女间相互表达爱意时,用棉带编成的连环回文式的结。

最初的结所起的作用多是实用性的,但随着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在先民满足了物质上的基本要求之后,精神文明开始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结逐渐地被赋予各种情感色彩便是其中的一个体现。

北宋词人张先曾有《千秋岁》一词:“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其中“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形容失恋后的女孩思念故人、心事纠结的状态。前面我们所讲的“同心结”,从魏晋以来就成为男女间表示海誓山盟的爱情信物,又如“绣带合欢结,锦衣连理文”等,结饰已被民间公认为是表达情感的定情之物。而“结发夫妻”也源于古人洞房花烛之夜,男女双方各取一撮长发相结以誓爱情永恒的行为,有诗云“交丝结龙凤,镂彩结云霞,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就是生动的描写。古时的“结”一直象征着青年男女的缠绵情思,人类的情感有多么丰富多彩,“结”就有多么千变万化。除此之外,托结寓意的功能也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逐渐兴起。在汉语中,许多具有向心性聚体的要事几乎都用“结”字作喻,如:结义、结社、结拜、结盟、团结等等。而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结”表达,如:结亲、结发、结婚、结合等。结是事物的开始,有始就有终,于是便有了“结果”、“结局”、“结束”。

中国结有着众多的分类,比如双联结、双钱结、龙型结、祥云结、十字结、盘长结等。每一种结的形状都体现着先民的美好寄托,蕴含着浓郁的中华文化之美。

绳结艺术经过千年历史的发展,到了清代时其技艺已臻至炉火纯青,种类繁多,样式精巧,有些甚至可以称之为艺术品。但是民国以来,由于西方观念和科学技术大量输入,使中国原有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改变,再加上对于许多固有的文化遗产并未善加保存和传扬,以致许多实用价值不高,而制作费时费事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便告逐渐式微,甚至在不断朝现代化蜕变的社会中湮没。中国结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制作精美的中国结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都是非常大的,在现代这样金钱至上、时间就是生命的社会中,是鲜有人愿意花费这样的精力去制作中国结的。而且随着中国结等传统技艺手工者数量的减少,真正精于此技艺的人会越来越少,这项传统技艺也会面临失传的危险。

虽然如今工厂作业下能够大批量的生产中国结,但是依靠机器生产的中国结除制作粗糙外,样式千篇一律,缺少独创性,很难将其称之为传统技艺中的精品。

这个问题应该是如今中国结面临的最大的困境,我且称之为“作之不精,传之无人”。出现这样的问题政府自然难辞其咎。建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年以来,我们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却忽略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政府对于中国结等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窘境的现象直到今日依然视而不见,始终未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这项传统技艺。也许会有人说,我们今天科技这么发达,什么样的艺术品不能制造出来呢?可是科学的发达不是我们抛弃传统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正是过度的信赖科学的力量,却忽略了意识、灵感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依靠科技创造出来的中国结,哪怕有一天它能够在工艺上超越手工的精美,它依然不能具备手工制作所独有的文化气息。

我希望我们政府可以投入人力物力来保护这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发挥职能组织一部分对此有兴趣的人来继承这项技艺,并给于他们一定的经济补偿。并且对于中国结的推广,政府也应该做好宣传工作,多些公益广告来介绍这项传统的渊源,在提高人们对传统認识的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中国结的推广问题。当我们成功保存下这项传统技艺之时,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将之推广向全世界。今天的中国结在大机器生产下,产量巨大,市场上流通着各式各样的中国结,每逢节假日人们都会买些回去。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结的流通区域只限于中华文化区,及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而欧美文化圈是不能欣赏或不能接受这样的艺术品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就要从中国结的款式说起。中国结的款式带有浓郁的中国古典色彩,其命名很多都采用谐音的方式,而其样式更是包含有传统的纲常伦理或美好寄托,有些也会有典故蕴含其中。比如“盘长结”,盘长取“盘肠”的谐音,寓意男女之间如胶似漆的感情,这样的名称如果翻译成外文自然会丧其内涵,毫无美感。再比如“双钱结”,钱在西方代表的是世俗的财富,是充满铜臭气息的,而在中国传统中,它确意味着寿,代表着美好的祝福。这样的内涵及时放到西方可以得到接受,但那也已经不是传统上的意义了。而中国的龙,在中国是吉祥的化身,是瑞兽,到了西方却是无恶不作的魔兽。这种样式的中国结也难怪不被西方人所认可。

因此我们如果想把中国结推广向全世界,让我们的传统被全世界所欣赏,我们就必须学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而中国结如果想推广至欧洲,让西方对我们这悠久而博大的技艺赞叹的话,我们的样式一定要有西方人可以认可的东西,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摒弃我们与西方冲突的那一部分文化,我们也可以为开展欧洲市场专门制作他们可以接受的样式,使其蕴含西方的传统色彩。

尊重传统并不是要对传统一成不变,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传统的东西。中国文化浩浩荡荡五千年,正是因为拥有与时俱进这一品质,我们的文明才能绵延不断。

如果说中华文明是一条永不枯竭的长河,中国结正是其中激溅而起的最美的浪花,前世的中国结已经在传统里绽放出了它璀璨的光芒,而今生它的命运就掌握在我们这些文明继承者的手中,如何将它发扬光大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在传统面前必须承担的历史重担。

【参考文献】

[1] 李 柳. 中国结的渊源[J]. 艺海, 2011,8.

【作者简介】

王军毅(1993—),男,汉族,河南安阳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崔晨枫(1993—),男,汉族,河南巩义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