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微课是我国现阶段教学发展的成果之一。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课堂教学内容视频化是微课的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与教学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素材、教学反思、以及联系和测试等资源。

【关键词】微课 中职生物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190-01

微課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遵照人的认知规律,将学习内容以碎片化的方式进行呈现。将教学素材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扩展。微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不多、教学资源精简、资源组成具有较强的机构化和情景化、内容明确、去微性高、能及时反馈效果、有较强的针对性等。微课的教学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是我国当下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微课程的教学主题突出,教学方案设计得紧凑。能够在短时间内切入主要教学内容,且具有较好的互动性,应用范围广,在国内的中职学校采用较多。

1.中职微生物实验课程中微课的应用情况

1.1课程简介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研究在分子、细胞的基础上的各类微小生物,比如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的结构和形态、代谢和生殖、遗传及变异以及基本的生命活动及规律的一门学科。此学科主要服务与医药卫生及生物工程等方面。在中职院校中具体课程内容有以下几大模块:微生物显微镜的实践与应用;微生物的培育环境;细菌的基本形态观察;微生物的主要分布;革兰氏染色体等等。

1.2.中职院校中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基本状况

根据我国现在中职院校学生的基本情况来看,这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不牢固,知识存储量也较少。学习方法和自控能力较差。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环节上也显得较弱,正常的一堂课呈需要45分钟,在这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教师不止需要将一个知识点,但是有许多学生在讲一遍的情况下是不能理解和掌握的。这样一来就影响了教学的进度,也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在微生物的教学中,一堂实验课的课时为90分钟。在这90分钟的时间里,教师需要将实验目的,实验方法,以及基本原理、实验步骤给学生讲清楚,并且做实验演示。但尽管这样还是会有同学不能理解,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因此实验课程就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2.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

2.1格兰染色教学实验

革兰染色被广泛应用于细菌学中。这种鉴别染色方法在临床检验、制药行业中都存在重要的实验意义。

2.2微课视频制作的主导思想

在组织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教学的重难点要突出。教学设计要有层次性,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视频中一定要有清楚的实验演示,对于注意事项,困难的地方要加以解释说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具体制作

微课的教学视频应当将时长控制在10中以内,尽量不要超过15分钟。其内容需要包含,教学目标,实验的意义、具体的实验步骤、实验的结构、结果的具体分析及影响实验结果的原因、小练习等。

2.4步骤

涂片→结晶紫的初步染色→碘液染色→脱色处理→番红再染→油镜观察

需要充分的展示整个实验过程。并且对脱色处理这样关键性步骤需要加以解释说明,告诉学生需要掌握好脱色的程度,突出重点。

2.5主要影响因素

操作原因:脱色的时间要把控好,当菌膜可以透过字时即可

染液援用:染液浓度的改变

细菌:细菌的存活时间在18-24h之间,在此期间进行染色实验效果最佳

2.6.微练习

在进行革兰染色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

出现紫色结果鉴定菌为____。

结束语

微生物中,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非常多,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也不一样。一些细菌有较强的致病性。所以通常采用细菌分离的方法进行鉴定。在中职院校中,由于实验条件和课程时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接触到。微生物学中除了细菌学以外,病毒学也非常的重要。但这类实验的开展非常的困难,教学效果也不明显。所以很多学生对病毒知识的了解不多。那么现在的微课应用就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帮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病毒学实验的内容及探索方法。总而言之,微课在中职院校微生物实验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其灵活、简介的知识传递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并且节约成本,并且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广大教师积极学习和运用。

参考文献:

[1]邹朋.微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08):193.

[2]秦翠丽,侯颖.微课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