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沙丘上的大厦?


  日本发生地震,中国的电视制造就会受到影响
  
  小陶,上海同济大学材料专业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是在上海松江区一个生产胶粘剂的民营企业做研发。三年后他跳槽到了浦东的一个美国企业,工资涨了一倍。
  这家民营企业年产值约为3000万-4000万元,每年拿出5%作为研发经费。“估计一百多万元吧。”小陶说,“看起来不少啊,其实对于研发是很不够的。”
  他说,研发是很费经费的,添置一台精密设备就要几十万元,但企业舍不得。
  不过,他觉得这家民企能想到设立研发部门已经非常难得。“有的国有企业还没有这个部门呢。”
  
  “他们在中国就是一个车间吧”
  
  小陶所服务的美国企业生产的仍然是胶粘剂,但在中国没有设立研发部门。小陶负责生产工艺,“主要是把实验室的成果转换成现实产品,有的配方在实验室能生产一公斤,但在车间生产一吨行不行?这就靠我们解决。”
  配方是从美国发过来的,他们按照配方“搅拌”、脱气制成成品。“就好像炒菜一样,盐啊油啊按照他们给的比例放进去。”小陶他们没有权力更改配方,只能做小的调整。
  小陶介绍,这家外企在中国生产的只是普通的胶粘剂。对于配方,外企也并不怕他们这些中国人偷去。“比较复杂的用在微电子方面的他们在国外生产,但是明年会移到中国来。”小陶说。
  但就算移到中国来,配方泄露,中国企业也不能做。“除了配方,还有设备,这种设备把含水量做得很低,控制流程,这种设备在国内买不到。就算从国外进口这种设备,外国人给中国的配方也是简单的,诸如什么程序加什么,加多少他们不会说。”
  “他们在中国就是一个车间吧。”小陶说。但他们的成品上还是会贴上“Madein China”(中国制造)。
  这算是“中国制造”投下的一个小小侧影。
  目前,中国已有8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在全世界,无论是一般服装、玩具,还是电器、信息产品,到处都是“Made in China”的标签。
  然而,大家还没来得及体会“中国制造”带来的自豪,就迎来丁全球抵制中国产品的浪潮。从反倾销诉讼到知识产权纠纷,从“中国威胁论”到“设限中国”,抵制者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这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看似巍然屹立的“中国制造”是不是建立在沙丘上的大厦?
  
  “地基”:关键的东西不行
  
  上海机床工具集团高级工程师徐正平最近作为加工中心的专家,参加了上海汽车的招标会。老专家很痛心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这次竞标是上海汽车购买了英国罗孚两个车型的知识产权,汽车的发动机钢体钢盖流水线设备要引进,要引进柔性制造系统,竞标最终还是欧洲美国日本的天下,我们竞争不过人家,这是我们机床工业的悲哀。”
  机床在业内称为工作母机,意思就是生产机器的机器。它是制造业的基础,如果把整个制造业比作一栋房子,那么机床业就是房子的地基。
  徐正平举例介绍:“比如中国是纺织品制造大国,大量的服装出口,生产服装需要大量的缝纫机,缝纫机就是数控机床制造的。航天航空、船舶、汽车还有军工等都需要机床,由于我们制造业很多,机床消费就大。机床对国计民生作用重大。”
  随着制造业的迅猛发展,2004年中国就已经是全球第一机床消费大国了。
  上海军工路,中环高架正在施工,尘土飞扬,沿路是电缆厂、柴油机厂等,一排工厂中夹着上海机电学院。机电学院的旁边是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精密磨床、精密量仪专业制造商,中国首批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之一。
  杨工,1968年进上海机床厂,现在在厂办工作。他特地陪来采访的《瞭望东方周刊》己者去车间看流水线。杨工边走边说:“以前各种不同的机床组合起来才能加工一个零件,效率很低的,现在是数控机床,几个环节同时进行,一下子就加工出来了。”行走在数控机床装配车间,杨工介绍,这个车间里都是相对来说比较高端的数控机床,每一台价格都要上百万。
  已经装配好的机床排成一列,从外观来看,机床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机身,另外一部分是一个数控系统,数控系统看起来不大,但却是整个机床的大脑。机床档次和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在上海机床厂,所有机床上的数控系统都是德国西门子的。
  上海机床厂主要产品是磨床,用来打磨钢件。一台磨床大概有两万多个零件。其磨床的数控装置仍是靠进口。进口部分大约占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就是说,如果一台磨床卖100万,大概有30余万是要交给国外的。
  这让老工程师感觉烦恼,“国内机床行业的数控装置不是从德国进就是从日本进;数控装置利润高,但是没办法,国内根本做不来。”
  上海机床厂也不是没有从国内买过数控装置,但稳定性不好,出故障是常有的事,于是决定还是从德国进口。
  “现在机床已经到了极端制造,特别大或者特别小特别精密。”杨工感叹。
  “我们以前加工的精确度就到微米,现在国外已经发展到纳米了,一微米等于1000纳米。”他介绍说。
  在杨工看来,单从机械加工来讲,国内和国外差距不是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数控方面。
  2004年,中国是机床第一消费大国、第一进口大国,进口的12.78万台机床价值高达41亿美元。“这么大份额的进口,已经对我们国家产业安全构成了威胁。”徐正平说。 进一步对进口情况分析,得出的结果更加清晰:越是高端越依赖进口,大型超大型机床、精密机床,或者要加工非常复杂的曲面,比如潜艇螺旋桨的机床都需要进口。
  “关键的东西不行,国产的可靠性精度密度都很差,只能进口。但人家还控制我们,关键的有可能涉及军工的还不卖给我们。”徐正平说。
  
  “墙体”:也不容乐观
  
  基础行业如此,制造业的墙体部分——消费类产品制造水平也不容乐观。
  国产彩电业的发展,一向被看作“中国制造”成功反超进口货的案例。但是,上海广电信息产业公司高级工程师顾建光却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如果日本发生地震,中国的电视制造就会受到影响。”原因也很简单,电视机中的主芯片很多都是从日本进口。
  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引进第一条彩电生产线时,顾建光就进入电视生产设计这一行业,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成为电视机生产大国,彩电业年产能达8660万台,实际销量占全球销量的55%,而主芯片还是依赖进口。
  顾建光说,“国内搞过很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主芯片的生产不是引进设备就可以了,还需要研发,投入的研发费用很高,生产一个才三元钱,但投入的研发费用摊到每个产品当中就要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