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里的多样生活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高婷 插画︱虫神杨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曾说过,图画书的世界就是孩子们最想看的世界。如果不与孩子一起欣赏图画书的世界,就很难理解图画书,无法知晓图画书对于儿童意味着什么。

从2005年开始,《父母必读》杂志和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就开启了年度优秀童书推荐的活动,18年来,我们致力于从浩如烟海的图画书市场中精挑细淘,帮助父母选择真正优秀且表达内容和形式都很多元的图画书。我们期待孩子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画书中体验到完全不同的多样生活。

图画书里,有孩子熟悉的日常生活—吃喝玩乐,有脑洞大开的想象世界、奇幻王国,有他从未涉足的古老时代的生活与场景,更有和他一样却又不一样的童年时光……

这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足够的精神滋养,也为他了解世界的多元性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窗。

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从打开一本图画书开始。

采写│高婷

这是一本能让孩子充分调动起视觉、嗅觉、听觉和味觉的书。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读,一起欣赏书中的美食,更可以一起做美食,享受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

吃喝玩乐是孩子日常生活的写照,食物和游戏最能抓住孩子的眼球,如果有一本讲述美食的图画书,尤其是配上逼真的图片时,孩子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自觉地跟着故事一起进入美食的奇妙世界。在2021年的原创童书推荐书目中,《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这本书突出重围,糯米类食物的展示和变身游戏让我们回味无穷,今年这本书的续集《99颗红豆去旅行》也诞生了,作者孔阳新照带着孩子一起再次感受到了食物的魅力和游戏的快乐。

从思念开始的故事

食物往往是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的,我在海外时,十分想念中国的美食,所以就选了几个我喜欢吃的食物作为主角试着写故事。我很喜欢糯米类食物软软的、Q弹的口感,所以先写了一个关于糯米团的故事。我也喜欢吃甜品,比如八宝粥和豆花芋圆里有红豆沙馅料,再加上红豆作为配角也在糯米团的故事里出现过,所以我自然就想到再写一个关于红豆的故事。而且一想到红豆沙,就会想到香甜的味道和细腻的口感,不仅刺激着我的味觉,也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很快这个故事就完成了,并获得了大家的肯定。

创作“小红豆”和“糯米团”之间隔了一年之久。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以别的美食作为主角的故事的想法也在我的脑海中慢慢形成。“糯米团”和“小红豆”还有后续的美食系列,有哪些主角我先卖个关子,今后它们会陆续登场。

看红豆变身,像魔术一样神奇

在故事中,我希望能让红豆变魔术一般地变身,呈现出各种各样美味的食物,但红豆的“变身”让我大费脑筋,因为红豆变成红豆沙的过程比较难表现,如果把握不好角度,可能还让小朋友觉得“碾碎”了的红豆很可怜。直到有天灵光一闪,我想到了把“红豆”和“数字”联系在一起,通过减少红豆的数量,帮助它们完成变身。

这个想法在谷米老师的图画中得到了很好的阐释,而且她还加入了很多脑洞大开又美味十足的构思。比如原本的“面包站”变成了“三明治蹦蹦坡”,这不仅是小朋友喜欢玩的游乐场所,而且看起来非常有食欲;
再比如“红豆冰沙”被设计成了有牧场、奶牛、牛奶的水果红豆冰沙,整个画面十分生动。看到有颗小红豆跳到奶牛的鼻子上时,也启发了我,为这颗小红豆配上了“这头奶牛归我啦!”这样有趣的话。画家和文字作者互相配合,互相启发,也是创作过程中非常有挑战性和有乐趣的事。

● 了解中国的食材和智慧

前期我在做图画书的故事调研时,看到大部分美食图画书以引进的为主,像是日本的咖喱饭、饭团、寿司的故事,西方的意大利面、汉堡等,食材做法比较单调,而且这些在中国小朋友的饭桌上并不常见。所以我一直特别希望中国孩子能在原创的美食故事中了解中国食材,了解中国人把它们做成千变万化的美味食物的智慧。所以从“糯米团”这个故事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将食材的变形贯穿了整个美食系列。

● 通过食物感受四季的美好

在最初的故事中,我还设计了艾草抱着红豆沙抱枕睡觉,变成了青团,还有红豆豆浆等七八个美食的情节,但在后来的绘制过程中,谷米老师选取了重点场景,分别放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保留了四种重点食物,让每种食物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样做也是希望小读者在一年当中能感受不同季节的美好,品尝到不同口味的红豆美食。

● 感受蓬勃的生命力

99颗红豆一起去冒险,最后虽然只剩下一颗红豆,但它却在春天时发芽、结豆荚,有了一个蓬勃向上的新开始。这也是我想向孩子传达的:大自然不仅给我们美味的馈赠,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生命力,会源源不断地带给我们生长的力量。所以也希望孩子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联想到神奇的大自然,想要向那些发明和制作这些食物的人们表达感谢。

● 文图的反差激发孩子观察和思考

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在第一页画面中,有颗红豆带着小宝宝,画面上总共有100颗红豆,但文字中却说的是99颗红豆,这是为什么呢?包括后面红豆每抵达一个新的地点,画面上的红豆数量都在减少,但文字上却依旧写着99颗红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我和谷米老师精心设计的,希望形成图文之间的矛盾和张力,从而启发孩子去观察和思考。这种反差也制造了一种幽默,一种推动阅读动力的悬念。小读者可以代入列车员疑惑的视角,亲自数一数,发现画面上到底少了多少颗红豆。

● 玩红豆游戏,开启一段亲子美食之旅

创作这个故事时,我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父母一定要带着小朋友做一做书中的美食!把红豆洗干净,泡好,放进锅里加入白糖,咕嘟咕嘟地煮到软烂,红豆浓郁香甜的味道会弥漫整个房间!让孩子充分调动视觉、嗅觉、听觉和味觉,一起去感受美食的乐趣,同时也能和父母度过一段温馨快乐的亲子时光。

对刚买来的小红豆,揉搓一把红豆,也可以让孩子体验红豆在手心硬硬的触感,还可以装进筒里当成雨声筒乐器玩耍……当然也可以像故事中一样,把红豆排成一排,数一数有多少颗。因为故事考虑到小读者的年龄,将最大的数字设成了99,但实际做红豆美食要用到的红豆数远比书中要多得多,不妨让孩子亲自数一数,玩一玩,做一做美食,再尝一口自己的劳动成果吧!

图画书的意义: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同理心

在我童年时,还没有图画书这个概念,但是我读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对我的影响很大,也引导我走上研究和创作儿童文学的道路。我读到的作品中善良、坚持、勇敢的形象,都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力量。

关于图画书对儿童的影响,我读过的一句话至今让我印象很深:图画书带给孩子最大的能力,就是想象别人心情的能力,这种想象力是最难能可贵的。所以,我也希望和父母分享:图画书不应当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它们带给孩子的影响可能是深远且无形的。图画书中的故事是孩子逐渐融入社会活动中的预演场所,孩子通过故事能够看到、了解到别人对某个行为的感受和想法,因而能渐渐培养出一种同理心,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拥有感受他人心情的能力,那么以自我为中心给别人带来的伤害也会减少,人人会变得更友爱,更能互相帮助,也会让世界变得越来越美好。这也是我希望从图画书中传达出的理念。

作家简介 孔阳新照

“90后”图画书作者、译者。日本白百合女子大学儿童文学专业博士生。曾修读日本知名图画书作家伊东宽、石津千寻等开设的图画书创作课程。著有原创图画书《不要和糯米团捉迷藏》《99颗红豆去旅行》等,译有“大科学之友经典科普书”系列、“窗道雄童诗图画书”系列等多册。

『叮咕隆咚锵!』活力咒语来了

采写│高婷

拟声词叮咕隆咚锵是这本书的特色,所以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候,尤其是读到这些拟声词的时候可以大胆一点,夸张一点,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就是那个充满活力的、正在春天里唤醒万物的小雷公。

对孩子来说,拟声词本身就有着巨大的魔力,他通过一遍遍地重复,就能感受到其中欢快的节奏和韵律。不信,现在跟我一起读一遍“叮咕隆咚锵”,是不是感觉小溪在欢快地向前流淌?积雪化了,迎春花开了,棕熊冬眠起来。这是《叮咕隆咚锵》的故事,这本书也位列2022年原创图画书推荐书目之列,作者高歌带着孩子在“叮咕隆咚锵”的咒语中感受着春天的活力,也把自己变身为春的唤醒者。

小雷公本不是小雷公

上大二的时候,我有一门课的作业是自己设计一个形象,那时候我提交的是一个唤醒冬天里沉睡万物的小精灵。因为小时候的我经常看花仙子、美人鱼等这些动画片,所以我心目中的小精灵穿着绿衣服,顶着橘色的羊毛卷爆炸头,这是一个比较偏向于西方精灵的形象。等到大四我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这个精灵就变成了春天里唤醒万物的主角。

后来,经历了很多版本的迭代,原来的小精灵变成了现在的小雷公。老师提醒我如果采用精灵的形象就需要交代她的来源与故事,可能要花费大量的笔墨,但是小雷公就不同了,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形象,而且惊蛰一声雷,春天就来啦,从逻辑上来看,小雷公唤醒万物的设计也非常顺理成章。现在大家看到的小雷公顶着一头炸毛的头发,而且长短不一,活脱脱一个稚气可爱的顽童。他还是春天的使者,所以穿着一件花斗篷,斗篷上镶满了叶子和花朵,后来他还给山鸡夫人穿上了花斗篷。

叮咕隆咚锵是怎么来的?

我非常喜欢日本的图画书作者和歌山静子的作品,包括《向日葵》《咚嘟咕咚》等作品,都非常欢快、轻松。和歌山静子是一位超级可爱的老奶奶,她还专门给我们做过讲座,现场介绍了很多本书,其中《向日葵》是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中的每个页面上都有咚嘟咕咚嘟咕的拟声词,随着向日葵小苗的生长,这个词语的字号也逐渐变大。她在现场讲述的时候,向日葵遇到刮风时,她会把咚嘟咕咚嘟咕的发音更用力,遇到下雨的时候,她发出的咚咕咚咕声会更轻柔。我觉得真的太有意思了。在创作之初,我并没有想借鉴这种形式,但经过一番摸索和探究后,我发现原来我的故事也非常适合用用这种形式来讲述。

叮咕隆咚就是小雷公的魔法,也对应了小锣鼓的声音。当时我把绘本分镜草图做成巴掌大的小书,一遍一遍地给自己讲,这个魔咒式的拟声词突然就出现了。

保持童心,做自己喜欢的故事

这是一个很有童心的故事,小雷公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特别顽皮的孩子,故意给他人捣乱。他带着小锣鼓唤醒万物,小锣鼓叮咕隆咚地一响,把冬眠的棕熊吵醒了,把寂静的小河闹得欢腾了。

我觉得这也是生活中的我,比如我会在朋友看恐怖片的时候,偷偷从后面冒出来,吓他们一跳。除了这些搞怪以外,现在的我也非常喜欢动画片,经常反复地看《大耳朵图图》《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而且我很喜欢观察叶子,包括叶片上被虫咬的洞,长的斑点,还有叶片不同深浅的颜色。这些让我能一直保持一颗纯粹的、快乐的童心。

在学校时,老师也经常说要发掘自己内心喜欢的东西,只有自己喜欢,才可能让别人也喜欢。所以创作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没有想过有哪些读者会读这个故事,或者是专门为惊蛰这个节气写一个故事,就是觉得这样是好玩的、有趣的,所以这本图画书就诞生了。

寻找图画里的彩蛋和惊喜

大人看图画书的时候,更多地关注文字,但小朋友因为认字不多,所以更关注图画,那就能看到很多的细节,我觉得父母可以向小朋友学习,先把文字放在一边,和小朋友一起去发现画面中的小彩蛋和惊喜。比如这本书的画面里有很多带着呆萌表情的小石头,它们不是普通的石头,承担着传达情绪的作用,同时也包含了我的小私心,我太喜欢这些石头了,以至于有一版的小雷公就是石头脸,虽然后来舍弃了这个形象,但这些石头被我隐藏在画面里了。

共读小建议:打造一段幸福的阅读时光

小时候在睡觉之前,我特别喜欢听姥姥和奶奶讲故事,觉得那是一段很快乐的时光。但长大之后这种体验就没有了,听故事都被和大人聊天取代了。我很怀念听故事的时光,所以希望我的故事能给小读者带来这样一段珍贵的体验:听着故事长大。

拟声词叮咕隆咚锵是这本书的特色,所以父母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尤其是读到这些拟声词的时候可以大胆一点,夸张一点,只有这样才更能读出氛围来。就像和歌山静子说的,刮风、下雨的时候声调要有所变化,甚至可以转着圈跳着舞去读这本书,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最重要的是读得很开心。

新晋插画艺术家。平时喜欢观察花草和小动物,擅长用画笔描绘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图画书作品《叮咕隆咚锵》获得中央美术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主题创作奖。

采写│高婷

这个故事也许可以成为每一个孩子在未来面对压力和困境时的一束光,提醒他们:拿掉面具,做真实的自己,大口呼吸。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我们读的书、看过的风景都是在不断地探寻自我,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光》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敢表达,做真实的自己的故事,这也是作者陈希自己的成长故事。她用真诚的笔触创作的这个故事,不仅受到了大家的喜欢,也入围了金风车国际青年插画家大赛,这是全球备受瞩目的原创童书插画大赛之一。

表达真挚的情感,做真实的自己

《光》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喜欢男孩,并慢慢靠近他的故事。这看似是一个爱情故事,但从文字到画面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情感—喜欢,这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状态。我相信在孩子的身上更容易看到这种纯粹的浪漫。

我以前受几米的影响很深,在我成长的年代,书店里只能看到几米的漫画,比如《向左走·向右走》《微笑的鱼》等,里面也有很多关于成人世界的沉重的表达,我的创作无形中也受到了这些作品的影响。在后续出版时,我和编辑一起讨论过要不要把爱情改成友情,最后还是决定再勇敢一次。

喜欢他人,也是一种对自我的认知。我在写故事时,不仅想讲述一个纯真的爱的故事,更想讲述一个关于自我认同的故事—得到爱很重要,但是做真实的自己更加重要。这是一个关于女孩成长的故事。所以在所有的画面中,无论是路人也好,还有男孩也好,都是没有五官的,我希望所有的焦点都能聚焦在女孩身上。而且这样的处理也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比如男孩长什么样,大家可以自己去设计和想象。

如图4,MF1、MP都与上方小球相切,因此|MF1|=|MP|,同理,MF2、MQ都与下方小球相切,因此|MF2|=|MQ|,PQ的长度不变.

关于面具的解读

刚开始的时候,故事中的女孩一直不敢表明自己的身份,所以一直都戴着面具。我从小就很喜欢动物,我觉得它们是有灵性的,所以在这个故事中,我给小女孩设计的面具都是动物的形象,它们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共同点—都是黄色的,这是光的颜色,是温暖的颜色。

这四个面具是四种不一样的动物,分别是小鸟、小猪、恐龙、狮子,它们串联起了整个故事,分别代表了女孩不同的心理状态。小鸟象征的是一种自我觉醒,就像是每天早上被窗外小鸟的啾啾声叫醒一样,女孩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男孩。小猪代表的是温暖的陪伴。小时候我外婆家养过小猪,小猪还生了很多猪宝宝,它们真的很可爱,在外婆家居住的这段时光我觉得特别幸福。而且童话故事中的小猪都是善良的。所以小猪面具就出现了,而且这个阶段的女孩就是对男孩的一种陪伴,是没有距离的,是有亲和力的。恐龙代表着一种勇敢,它在夜晚的时候出现,在黑暗中给男孩保护。狮子面具有着像太阳光一样的射线,象征着女孩对男孩的爱像太阳一样炽烈。

关于面具的象征意义,是我比较主观的一种想法,包括最后的结局,女孩和男孩相遇了,但到底他们有什么新的故事呢?我的解读只是一个参考,并不是固定答案,所以我希望每一个读图画书的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解读,赋予意义。

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前几年,我为了追逐自己的画画梦想,奔赴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进行深造,我给自己的异国追梦生活创作了一部如“光”般的作品。那段时间我的生活节奏很慢,状态比较纯粹,这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创作环境,《光》这个故事就是在这个阶段创作完成的。这本书是我自己的写照,一个在生活中不那么勇敢的人,化身为故事中的小女孩勇敢地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

作家简介 陈希

新锐图画书作家、画家,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出版物插图专业,先后出版绘本《光》《金色的羽毛》等,先后为《中国童谣故事图画书》《会放屁的树遇到会掉耳朵的猪》绘制插图,作品先后入围金风车国际青年插画家大赛、第七届爱丽丝绘本奖、第九届信谊图画书奖。

在国外读书的时候,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一个全新的环境、一群有文化差异的人,还有语言的障碍等,这对于有点社恐的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虽然我很努力地学习语言,但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很难像当地的同学一样去交流,每次等我好不容易组织好语言时,老师却已经进入下一个环节。于是,我变成了班上最安静的那一个,脑海中的诸多想法也只好记在本子上,成为日后创作的灵感来源。

我把这段特殊经历背后的感受和情感都融入到这个故事中,为了找到最理想的表达效果,我尝试了水墨、丙烯马克笔和版画三种绘画技法。当其他同学还在酝酿故事时,我一气呵成地画完了三个版本。在创作中我也一直在纠结和摇摆,一方面是勇敢地表达,一方面是退回到原来的舒适区,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前者,我得抓住这个机会,不能再畏畏缩缩的。画完这本书以后我觉得特别爽快,有一种释怀了的状态。

后来,我鼓起勇气跟同学和老师讲了这个故事,那是我攒了三年的勇气,他们听了以后特别喜欢,看我平时不怎么讲话,突然一语惊人,这种反差让他们很有感触,他们告诉我说:“陈希,你不是一个封闭的人,你只是一个害羞的人,你也有自己的勇敢的。”他们对这个故事认可,更多地是对我认可,所以我特别感动。我的勇敢表达也得益于他们的开放和包容,而且当时我是班内为数不多的两个中国人中的一个,有一种被宠爱的感觉,做什么都可以被接受,慢慢地我也在学着勇敢。

我是一个没有梦就会枯竭的人,我很幸运找到了自己的绘画梦想,并勇敢追梦。梦想的路上会很孤独,但读者的陪伴让我更加坚定最初的热爱。我很喜欢这本书封底的文案:“总有一束光,照进你的生命;
做真实的自己,与那束光相遇。”希望这本书的光可以照亮更多地方,照亮更多人的内心。

采写│高婷

孩子在路上不断地提问,而作为水文地质学家的父亲有着专业的知识储备,能及时地解答女儿的疑问。跟随这对父女的新疆之旅,孩子也解锁了对坎儿井这项古老水利工程的全部好奇。

在今年的年度优秀童书排行榜活动的评审会上,《“地下长城” 坎儿井》在一众图画书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说起坎儿井,大家可能会有点陌生,但它却和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齐名,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三大工程,为新疆人民带来了怡然自得的生活。带孩子走进坎儿井这项古老而伟大的水利工程,认识人类灌溉史上的奇迹,了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多么有趣的体验!

坎儿井带来了怡然自得的生活

新疆是人们心中遥远的地方,去那里旅行、探险是很多人的愿望。这里神秘而陌生,有大漠戈壁、失落的古城,还有像吐鲁番一样的沙漠绿洲。为什么古老的吐鲁番能像它盛产的葡萄一样一直在旺盛地生长延续。是什么神秘的力量支撑着吐鲁番没有湮灭于历史的变迁或是消亡在滚滚热浪之中呢?到了吐鲁番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这些都得益于坎儿井。

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项古老的水利工程,通过地下暗渠,把天山融化的冰雪水引到生活区,不仅能用于农田灌溉,还能用作生活用水,供人们纳凉玩耍。说起坎儿井,大家可能会有点陌生,但真正到了新疆以后,就会真切地发现那里的人们和坎儿井的亲密关系,他们在坎儿井边生活、劳作,怡然自得。

因为机缘巧合,2019年的夏天我去了吐鲁番。这里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热,火焰山下的地表温度高达70多摄氏度,据说鸡蛋放在地上可以烤熟。但是坎儿井的水却是冰凉的,人们把西瓜放在溪水里冰镇售卖。坎儿井涝坝的周围生长着很多挺水植物苔藓和蕨类,这种高反差景观让第一次去新疆的我很震惊。

传承古人的智慧和精神

关于坎儿井的很多细节已经不被后人知晓。坎儿井的水是哪里来的,坎儿井的水为什么自己会从地下流出来,坎儿井是如何建造的,建造坎儿井用的是什么工具,人们是怎么掏挖坎儿井的,还有坎儿井的历史,当下坎儿井还在使用吗……有这么一大串的问题,于是就开启了《“地下长城”坎儿井》这本书的创作。我希望尽自己所能,尽可能直观地把坎儿井这一伟大的工程,也是这项活的文物介绍给小读者,更好地发扬和传承先人了不起的智慧和精神,同时也能让孩子在图画书里走进新疆,了解当地的民俗民情,感受新疆的魅力。

想象和故事中的父女一起踏上新疆之旅

作为一本介绍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儿童科普书,兼具科学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趣味性,所以在整体构思的时候,我决定借助一对父女的新疆之旅来展开故事。孩子对路途中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所以就会不断地提问,而作为水文地质学家的父亲有着专业的知识储备,也能及时地解答女儿的疑问,从而通过这种父女的对话,传达他们旅途所见所闻的直观感受。

父母带孩子阅读的时候,也可以像书中的父女一样,假设和孩子一起去旅行,让孩子展开想象力去感受书中小女孩的惊喜,了解沿途的地理、人文、历史知识。如果有机会,也期待父母和孩子一起带着这本书亲自到新疆旅行,看一看坎儿井的原貌,看一看当地真实的生活,感受新疆的魅力。

作家简介 查璇

资深童书编辑,也从事插图和图画书创作,代表作品有《刀马旦》《狸猫戏台》《新说山海经(精怪卷)》等。绘制的图书多次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上海好童书奖”“桂冠童书奖”等奖项。她喜欢玩儿,尤其是摆弄花草和养鱼。大学在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画工笔人物,并研究了中国美术史论,对民间美术形式格外感兴趣。

采写│吴颖

长颈鹿是孩子最喜欢的动物之一。如果有机会在600年前和长颈鹿一起,坐上大船从非洲到中国,会不会是一段很刺激的旅行呢?

一个非洲孩子莫萨和两只长颈鹿是好朋友,他的爸爸却把长颈鹿送给了不远万里到达非洲又给当地居民帮了很多忙的中国船队。莫萨舍不得和长颈鹿分别,躲到了船上,于是就回不去了,和长颈鹿一起经历了海上冒险,最终到达了中国,见到了明朝永乐皇帝,也世世代代生活在了中国……这是著名图画书编辑、译者唐亚明老师最新创作的《麒麟的远航》中的情节。在生活中,孩子只在动物园见过长颈鹿,可是几乎没有孩子知道,在古代被称为“麒麟”的长颈鹿是这样漂洋过海而来的。而这,和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关系呢?唐亚明老师为什么创作了一本这样题材的图画书呢?

用图画书给孩子讲历史

在国外生活的人,才有一种更深刻的体会:自己的祖国是那么可爱!这跟孩子远离父母之后想家的心情很相像。在日本福音馆书店做图画书编辑的35年中,我也了解到日本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民族传统和儿童图画书结合在一起的,比如竹取物语、平成物语,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比较艰巨的工作。因为想要创作一个关于小猫、小狗这样的故事是比较轻松的,但是给孩子讲历史题材的故事还是非常难的。我很想在这方面进行尝试,让中国孩子,尤其是小年龄段的孩子也能在图画书中了解自己璀璨的民族传统和文化,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

再一个原因是,在国外生活,我更容易观察到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其实,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与世界各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家,文化交流就没有断过。所以我也很想做一本这样题材的图画书。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很有代表性,也是当时的伟业,是明朝初期中国具有强大航海实力的印证。只可惜这个伟业没有持久下去,没能让中国成为海上霸主,这又是非常遗憾的事,所以可能不少孩子也不是特别清楚这段历史,我就很想把这段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用好故事给孩子讲历史

但是,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里,可以讲的故事太多了,讲什么能让孩子更感兴趣呢?我们做儿童书的人最看重的就是儿童视角,也就是孩子的视角。所谓孩子的视角,就是和成人想灌输某些内容给孩子是相反的,是要和孩子站在相同的高度,用孩子的眼光去打磨一个故事,去创作一本图画书。所以我就想必须选一个孩子感兴趣的题材。

我从小就喜欢大的动物,比如大象、长颈鹿,而且我发现孩子们也都特别喜欢大型动物,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最初能看到的、给他们印象深刻的动物都是体形较大的缘故吧!有调查显示,孩子们最喜欢的3种动物分别是:长颈鹿、大象和熊猫。

另外,我很好奇为什么在日文、韩语和朝鲜语中管长颈鹿叫麒麟,汉字也写作“麒麟”。查阅了很多资料之后我才知道,其实这种叫法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中国古代就管长颈鹿叫麒麟。所以,我决定用长颈鹿来做这个历史故事的主线。

我觉得如果只是单纯地和他们讲郑和下西洋这件事的话,孩子可能会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或者只是把它作为一个知识点来读,缺少了趣味性。但是如果故事中有孩子非常喜欢的长颈鹿,故事还有些惊险的情节,孩子就能够“浸入”,和小主人公共情,好像自己也和喜欢的长颈鹿一起躲在了船上,准备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冒险。

用史实给孩子讲历史

给孩子创作历史故事,并不是异想天开。为了创作这个故事,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有真实的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带去了很多缝纫女工,但她们是为了给船上的两万多名船员制作、缝补衣服。

另外,像《麒麟的远航》中兰妈向莫萨讲述的那样,郑和船队里也有一些生病的船员被留在了非洲肯尼亚的帕泰岛上。我还查到新闻报道中有郑和船队的后裔获得了一所中国大学的奖学金,回到中国学习中医的感人故事。

当年,郑和的船队在非洲东海岸发现了一种脖子极长的珍奇动物,索马里语称之为“基林”。兴奋的船员们以为这就是古代传说中的独角兽“麒麟”,就把几只长颈鹿作为礼物装上船运回中国,献给了永乐帝。这样的故事很可能就是那些中国水手世世代代相传至今的。

其实还有这样一个小插曲:我在查阅外文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长颈鹿是吃肉的,偶尔会吃树上的小动物,比如鸟。所以我在最初创作的时候,写到长颈鹿在船上待的时间比较长,越来越瘦,小孩男孩就抓了海鸟给它吃。但是后来这本书的编辑说,目前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长颈鹿是食草动物,而且这样表达似乎有些残忍,于是这个环节就改成了小男孩捉了海鸟,拿着海鸟逗长颈鹿玩,让它们开心。

另外,考虑到这个故事就是在讲中外的文化交流,所以我想请外国的画家朋友来进行插绘,让外国人来帮我们一起讲中国故事,效果会更好。画家小林丰先生本身对这类历史题材的图画书很有兴趣,跟我也比较熟悉,所以我就请他来当插画作者,这也是他第一次专门为中国孩子创作图画书。为了画好这本书,他也看了很多书,还经常去图书馆查找地图和资料,展现了一丝不苟的匠人精神。

在和唐亚明老师聊《麒麟的远航》创作历程之余,竟意外地听到了他坦诚地分享自己多年来进行图画书编辑和翻译的感受,也为中国父母提了很多亲子共读的重要建议,在此一起分享给父母。

创作谈:真心实意

文学作品,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在创作中最重要的是情。创作者是全情投入还是虚情假意,小读者都能敏感地察觉到。所以我觉得,在做儿童书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用心、用情,要真心实意。没有真心实意,只是敷衍或者虚情假意,肯定是会失败的。不管是做科技类的图画书还是故事类的图画书,都是一样的,都需要创作者和编辑倾注自己的感情。

创作任何图画书,都不能忘了孩子。当年,松居直先生请我到日本当图画书编辑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我学过儿童文学理论或者儿童心理学,而恰恰是因为我没有这些过多的知识和理论负担,我有的是对童年的亲近感,也就是说我好像从来没有忘记我的童年,能够充分地调动起自己对童年回忆的情感。的确,我在做儿童图画书的时候经常会想,如果我小时候有这本书,我会怎么看,或者说我从没有忘记小时候想看什么样的书的那种感觉。

不可否认,现在有些中国原创图画书在创作上只顾知识性和教育目的而忘记了孩子,这是不对的。当然,这可能跟中国的传统也有关系,中国人注重教育,觉得大人教孩子知识是天经地义的,但我还是认为,知识的传递应该是更多地由教育部门,也就是幼儿园、学校来完成,图画书的功能应该更多地侧重在对人的基本教养和心灵的启迪方面,比如爱心、情感、感觉等。

图画书不是教材。它恰恰应该是让孩子在受到学校教育之余,能够体会到人生乐趣、童年快乐,以及父母的感情和家庭温暖的一种载体。

图画书的初衷是让成人和孩子在同样的高度,以同样的心情来享受艺术的乐趣。所以我不是很赞成把图画书和教材混淆的做法,图画书的作用不是为了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习,它是希望孩子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来体会并享受艺术之美、生活之趣。

共读谈:真情投入

孩子看图画书,就应该等同于我们大人在欣赏艺术。成人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就应该让他处在和成人去看画展、听音乐、看电影一样的状态—放松和享受。

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时光非常短暂,实际上只有几年能够拥有无忧无虑的快乐。让孩子能充分地体验和享受这段快乐时光,就变得非常重要。

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时,理想的做法是把孩子抱在膝盖,或者是一起躺在床上,目光是平的,也在同样的高度,其实这种姿态就不是教育,而是一起欣赏、一起享受,孩子就会很喜欢。

父母给孩子讲图画书,是用真情讲还是只想应付,孩子全都能感觉到。其实只要父母一心一意地给孩子读图画书,读什么书他都觉得有意思,因为父母这时候把全部的感情都给他了,父母的专注与投入情感的陪伴,是比图画书本身更能让孩子享受的。

我翻译的《活了100万次的猫》,应该说是非常受中国孩子喜爱的一本图画书,我分析其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这本书首先感动了妈妈,因为它里面有着对爱情、亲情的深刻诠释,然后妈妈在给孩子读的时候,在情感上就不一样了,孩子能感受到妈妈喜欢这本书,或者妈妈很受感动,妈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和读别的书的情感不一样,所以他会觉得这本书很特别,他也会更加喜爱。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真的喜欢一本书呢?一个窍门就是孩子第二天又拿来这本书让你讲,第三天又拿来这本书,那说明他是真心觉得这本书有意思。这就是孩子的特点。

父母觉得有些图画书都给孩子读过好几遍了,自己都读腻了,可孩子还是要听,对此很不理解,其实,孩子并没有“腻”这个感觉,如果你愿意,孩子可能会让你读100遍,他都喜欢听,他就是在享受这个过程。

中国正在大力推广图画书以及亲子共读,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孩子幸福,而想让孩子在读图画书的过程中感到幸福,出版人和创作者就要真心实意地为孩子创作图画书,父母就要以和孩子一起欣赏艺术、享受生活的姿态来和孩子共读图画书。

作家简介 唐亚明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和东京大学研究生院,1983年应“日本儿童图画书之父”松居直邀请,进入日本著名的少儿出版社——福音馆书店,成为日本出版界第一个非日籍正式编辑,活跃在日本图画书编辑第一线35年,编辑了大量优秀的图书,获得过国内外各种奖项。曾任日本儿童图书评议会(JBBY)理事,意大利博洛尼亚图书博览会绘画奖评委,丰子恺图画书奖评委。近年来在中国编辑、翻译、创作、出版了许多绘本。

采写│高婷

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准则之一。作为未来公民的孩子,从小就应该看到并理解特殊儿童的生活,用平等、友好、自然的姿态与他们相处。

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关注到和我们共处同一生存空间的其他群体,比如动植物,包括视障、残障在内的特殊群体,打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共同家园。今年一本关注视障群体的图画书《小鼹鼠与星星》映入眼帘,这本书也是我们今年原创图画书推荐书目中的其中一本,同时还获得了2021年iJUNGLE 插画大奖图书类银奖,并入选了第56届博洛尼亚插画展优胜作品。文字作者常立和图画作者荼又带大家了解视障群体,引导孩子关注他们、尊重他们,平等、友好、自然地和他们相处。

看见那些特殊的孩子

@常立

为特殊儿童呼号、呐喊

我一直都是文学的狂热爱好者,大学本科毕业后,我就从计算机系跳到了中文系,我认为文学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被遮蔽的、被忽视的、被压抑的个体。所以,当上海市长宁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夏峰老师邀请我创作一套特殊儿童的融合教育图画书时,我不假思索地答应了。这么多年因文学爱好而养成的秉性,让我看到这些特殊儿童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共鸣,希望为之呼号、呐喊。当时我选择了3个主题,分别是视障人群、听障人群和智力障碍人群。《小鼹鼠与星星》讲述的是视障群体的故事,故事中的小鼹鼠是这个群体的代表,它的视力几乎为零,故事讲述的是小鼹鼠第一次到动物城游览的故事。

现实生活中,视障儿童在这个社会广泛而且真实地存在,但很多时候我们都看不到他们,这是因为很多地方的公共设施对他们是不友好的,给他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按说,他们能和我们一起在这个空间中自在生存,才是一个更加理想和美好的世界。所以这本书中贯彻了融合教育的理念,就是希望能打消长期以来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偏见,能平等、友好、自然地和他们相处。

每个人都属于某种意义上的特殊群体

我们在生活中都体验过这种类似的特殊时刻,比如没有能力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能控制局面的时候,在这些时刻我们也会感受到孤独,甚至是遭到排斥。从这个角度说,我们都是特殊的群体,所以通过这本书我也希望更多人能感同身受,能懂得站在另一个人的立场去思考,使得我们生存的世界更包容、更美好。

@荼又

接受全新的挑战

我是接到常立老师的邀请后,共同参与创作这本图画书的。作为一个处于新人阶段的创作者来说,一方面,我需要多尝试一些不一样的题材;
另一方面,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愿意去接受这个挑战。这个故事用到了大量的隐喻,比如故事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小鼹鼠是看不见的,但我做了一系列的设计,包括戴着墨镜、拿着木棍等,每页出现的鲜花,希望提示孩子注意到小鼹鼠是通过嗅觉生活和行动的。

这本书关注到了视障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融入了融合教育的理念,这都是之前我没有接触过的方向和领域,当我了解他们以后,我也希望用自己的画笔为他们发声。

用微光温暖和照亮他人

@荼又

各式各样的星星

一个不得不提的设计,就是书中各种各样的星星:眼镜星星、花朵星星、最味美的小虫子星星、可爱而有特点的手掌星星……无论星星以什么造型出现都是成立的,因为小鼹鼠从来没有看到过星星,这些都是它想象出来的星星的样子。在书的最后,我特别留了一张空白的纸条,希望每位小读者在读完这个故事以后,把他们想象中星星的样子画在或剪贴在后环衬上,这样,每个人都会拥有一本独一无二的书了。当然,孩子也可以和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一起在画纸上创作更多的星星,因为他们一定比我更有创造力。

星星也代表着动物城里其他动物对小鼹鼠的守护,它之所以能畅通无阻地在马路上穿行,是因为其他动物帮它扫清了路上的障碍。星星可以理解为世界上的一束光,它象征着真善美,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希望读过这本书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可以做一颗小小的星星,用自己小小的微光去照亮身边的人。

@常立

开启全新的冒险

因为有了星星守护,有了愉快的体验,所以小鼹鼠开始了新的冒险。这也是我在创作故事时设想的结局,它离开城市,到更广阔的世界去了,遇到了新的人物和故事。与此同时,我还希望有一个比较传统的、温馨的结局,小鼹鼠带着在动物城的见闻和故事回家了,它要把这些都讲给奶奶听,这是传统民间故事的经典结构,即在家—离家—回家。

荼又非常有创造性地把这两种结局结合在一起了,他把小鼹鼠回家的结局安排在了正文中,而把小鼹鼠的第二次冒险放在了封底上,小鼹鼠划着船到外太空去了。但在这中间给小读者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回家之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到太空探险又有哪些收获,等着小读者来续写。

在重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荼又

好书值得反复阅读

当孩子开始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没有必要发现所有的细节,父母也不需要做过多的干涉,或者一次性地把星星和鲜花分别代表什么含义都告诉孩子。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孩子可以通过读第二次、第三次……不断地丰富自己对故事的认知。

另外,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看这本书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或许哪天他就自己突然发现了每一页都出现的鲜花,并积极地和父母进行探讨。鲜花、星星等都是我作为创作者设计的东西,一般我都会在作者手记中把设计这些元素的缘由写出来,父母可以提前了解一下,这会有助于更好地和孩子交流。

@常立

每个人有自由解读的权利

文学作品,包括图画书的阅读并没有单一的标准答案,读者有自由解读的权利,甚至是误读的权利,而且个人的解读也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像刚刚荼又说的,孩子在3岁和6岁时的阅读感受会不一样,甚至会推翻之前的结论,或者听完荼又的讲座,又发现了一个新的角度,从而调整自己的理解,这都是在真实的情境中经常发生的。

一个作品是由作者、读者和作品本身这三方共同生成的,而作品的意义也是在这三方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读者的感受和阅读环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一些很微妙的东西都可能会影响读者阅读时的情绪,阅读的感受可能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那些好的作品都是需要重读的。作为创作者,我们也希望给读者创作一本经得起重读的书,一本耐读的书,故事中的很多象征性的事物,比如星星、鲜花等,都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图画书的意义—文图带来的特殊感受

@常立

带给孩子多重感知和思考能力

在我小的时候,读过有连环画的小书,还有一些带插图的书,但是作为一个在小城市出生的人来说,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图画书。真正接触到图画书,是我转型做儿童文学的研究以后才开始的。已为成人的我了解到图画书这种形式后,很羡慕现在的孩子,他们太幸福了。

人类历史上用文字讲故事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其实用图画讲故事的历史更加悠久,既然可以单独用文字讲故事,也可以单独用图画讲故事,为什么还要有图画书这样图文并茂的新形式呢?那它一定有其特殊的作用。

我认为图画书给孩子的乐趣首先是文字+图画组合而成的多元的艺术感知,这既不是单纯的文字能给到的,也不是单纯的图画能给到的。其次是思维上的训练,比如在《小鼹鼠与星星》里,文字明明写的是“动物城的城门小小的”,但图画告诉我们,这个是用积木搭建的城门模型,而不是真正的城门,这就相当于有不同的声音在说话,有的来自于文字,有的来自于图画,当这二者之间的信息并不完全一致的时候,甚至是互相矛盾时,那就需要小读者自己去分析和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图画书除了能拓展孩子的想象力以外,也能锻炼和提升孩子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荼又

保持童真

我小时候没有读过完全意义上的图画书,读的都是一些带插图的童话书,现在这些书我还一直收藏着。平常除了自己创作,我也喜欢买各种各样的图画书,有时候也会去淘之前的旧书。我也喜欢收藏玩具,工作室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物件、小玩具,我喜欢一切有童趣的东西。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一直保持一颗童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可能这个小孩会被暂时封闭起来。作为儿童作品的创作者,我需要不断地打开他,用他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我也希望自己创作的图画书能帮助孩子打开他的内心。

作家简介 常立

儿童文学作家,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著有《我想象》《从前,有一个点》《我家有个小神仙》《故事里应该有怪兽》等多部学术性著作、童话集、图画书、小说等,译有《想象有一天》《蝉》《会消失的湖》等多本图画书。

作家简介 荼又

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插画专业获得本科和硕士一等荣誉学位,现为图画书作者和自由插画家,出版图画书《谁偷走了我的睡眠?》。作品曾连续两年获得美国创意周刊评选出的Winner 奖项,凭借《小鼹鼠与星星》获2021 年iJUNGLE插画大奖图书类银奖,并入选第56 届博洛尼亚插画展优胜作品。

猜你喜欢坎儿井图画书红豆新疆坎儿井研究及未来的发展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年13期)2022-07-29哈密坎儿井发展现状及保护应对策略地下水(2022年3期)2022-07-05神奇的图画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1年4期)2021-05-08Aqueducts考试与评价·高二版(2020年4期)2020-09-10低年级写话,不妨从图画书入手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20年5期)2020-06-11图画书里的格子象小学生导刊(2018年13期)2018-06-29吐鲁番坎儿井价值分析及其保护措施世界家苑(2018年2期)2018-04-28花是一本图画书读写算(上)(2016年3期)2016-11-07那年桃夭,红豆暗抛传奇故事(破茧成蝶)(2015年7期)2015-02-28谁在千年前种下红豆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