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江西产业集群配套发展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江西的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产业配套能力较弱,致使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等方面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较大。造成江西产业配套能力弱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如,缺乏对产业集群配套发展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缺乏产业配套集聚的产业基地,没有把产业配套同招商引资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等。因此,要解决产业集群配套能力弱的问题,就一定要强化政府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江西产业集聚;区域产业配套;政府作用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8)12—0173-04
  李秀香(1964—),女,江西财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江西南昌 330013)
  
  目前,江西省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沿海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其中产业集群配套发展不足表现比较明显。虽然2003年江西省有关促进产业聚集发展的政策出台后,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大等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产业配套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最重要因素。有估计认为,在对外商有吸引力的地区,产业集群存量每增加10%,该地区被未来投资者选中的可能性就增加5%~7%。值得强调的是,今后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也将会由政策优惠、土地廉价、劳动力成本低廉等因素,直接过渡到产业配套能力的竞争,这一趋势已逐步显现。
  
  一、江西产业集群配套发展的成就
  
  江西实施大开放战略以来,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仅2005年就实施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协作配套项目200个,饮料生产行业已全部实现了本地配套,家电行业60%实现了本地配套。江西产业集群配套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重视扶持产业配套项目
  为了增强江西省家电行业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该省有关部门曾专门为空调行业协作配套召开了专项招商会,为科龙实业、奥克斯、东元电机、泰豪科技等制造业企业联系了28个配套项目,签约金额16,3亿元。南昌、上饶、吉安等设区市还出台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筹措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专业化协作配套项目。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江西的产业配套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奥克斯、东元电机这几家家电行业落户江西后形成500万台以上的空调生产能力,江西省空调产业仅花了不到10亿元的配套资金,就使空调产业产值达130亿元以上。
  
  (二)县域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近年来,江西省的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已渐成体系。
  江西很多县均围绕各自的产业集群特色,不断加大相关产业配套建设的力度,如信丰县已将发展重点产业、吸引产业配套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在电子产业发展方面,已成功引进了高飞、雷登、永兴等电子龙头企业以及塑料、模具、电路板、连接线等电子产业配套企业,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正在形成。
  
  (三)特色产业基地增强产业配套作用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江西省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如“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萍乡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鹰潭铜新材料产业化基地”等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产业基地,均找准比较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增强特色产业配套能力,加快了特色产业的快速成长。以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为例,该基地依托江中集团、汇仁集团、万基药业、济民可信、特康科技等企业,联合中科院、江西中医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建设现代化生物医药研发与产业发展平台,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上实现重大突破,使生物医药产业化,逐步形成上中下游产业配套、互动发展的产业链或产业集群。再如,鹰潭以江铜集团为带动,落户的铜加工规模企业已达55家,呈现出产业配套的蓬勃生机。
  
  (四)工业园区凸现产业配套效应
  近年来,江西省工业园区迅速发展,截至2008年11月,江西全省园区总数达94家。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了奥克斯空调、TCL彩电、鸿源数显等一批现代家电企业;星火工业园,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有机硅生产基地;贵溪工业园,聚集了10多家铜加工企业,基本形成了包括铜线、铜杆、铜带、铜箔等10多个系列产品的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德安工业园,已经成为占全国产量60%的温控器和电磁离合器生产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全省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昌南工业园区是汽车产业的聚集地,仅与汽车产业配套的企业就有12家。
  
  二、江西产业集群配套发展中政府作用发挥不足
  
  目前江西各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普遍存在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及经济总量偏小的问题。过小的集聚规模,在客观上无法扩展和延伸产业链,难以形成较强的产业配套效应。目前很多县域产业集群只有10个左右的企业,这与浙江等地的产业集群规模简直无法比拟。造成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作用发挥不足是其中之一,表现在:
  
  (一)产业集群配套发展缺乏统一规划
  区域内各园区缺乏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进而造成各园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除特色工业园区外,多数工业园区引进的企业大同小异,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园区,各园区内企业之间产业关联度小,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业发展的产业链,其中尤以纺织业为甚。无论是萍乡高新园、南昌民营科技园等市级工业园,还是上高、德安、奉新、彭泽等县级工业园,都有一定数量的纺织企业,而后三个县级工业园甚至都以纺织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雷同制约了产业配套能力的增强,也制约了产业集聚效用的发挥。
  
  (二)缺乏产业配套集聚的产业基地
  与沿海发达省市比较,江西省的配套产业集群和产业化基地建设相对落后。2006年7月,江西省出台了《省级产业基地认定办法(试行)》,并新增了南昌市青山湖区省级纺织产业基地、鹰潭市余江省级眼镜产业基地、上饶市玉山省级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等3个省级产业基地,使省级产业基地总数达到6个。但这些产业基地创办时间晚、规模小,自2006年九江共青城申报成功全国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基地,才实现了江西省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零”的突破。
  
  (三)缺乏对产业集群内部配套的协调和管理
  江西产业集群内部的企业之间缺乏配套意识,无法形成集聚效应。如余江(温州)眼镜工业园,虽然入园企业全都是从温州引进过来的,但企业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分工协作,甚至各企业原材料都是从温州运输过来,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土地、水电和税费等所享受的优惠,以及劳动力工资带来的成本优势,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