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饮料真相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qlzk/qlzk201340/qlzk20134013-1-l.jpg
  几乎每一家大型超市中都设置专门的“功能饮料”货架,功能饮料品种繁多,从补充能量、防癌抗病到美容减肥,各种功能不一而足。
  这些饮料所宣传的“功能”靠谱吗?其功能体现在哪里?庞大的行业市场中又有什么隐忧?
  概念先行:
  从解乏减肥到PM2.5
  每天下午钟敲四下,陈佳乐都打开办公室的储物柜,开启一罐红牛。在办公室,陈佳乐的习惯人尽皆知,并且迅速扩大影响,收获了若干同盟。 “忙了一天工作,五点下班后要去接孩子放学,回家后是做饭等家务活,没有能量补充简直不可能。” 陈佳乐还继续列举这一习惯的必要性:厌恶咖啡味,惧怕卡路里,快速恢复状态的需要,以及作为主要的家庭照料者,并日益成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压力,使忙碌的年轻妈妈们成为功能饮料的购买人群。
  但是,“红牛”们是私藏,这种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是不能让孩子看到的。陈佳乐给上小学的儿子准备的是另外一种功能饮料,亮眼维他命水,据说这种饮料中添加牛磺酸加叶黄素,可以预防近视,对孩子的视力有益,而靠日常饮食很难吸收这种营养物质。至于其他功能饮料,陈佳乐则是不定时粉丝,健身后可能买瓶尖叫,出去玩则喝脉动。
  其实,在功能饮料方面,陈佳乐们的选择很多。在泉城路银座、贵和及沃尔玛超市,记者看到,最常见的功能饮料大致分为几类:号称抵抗疲劳增加动力的能量饮料,以红牛、力保健、黑卡、乐虎为代表;号称补充电解质解“体渴”的运动饮料,代表品牌有佳得乐、尖叫等;脉动、水溶C100等维生素饮料号称可补充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以真田、葛根等为代表的含植物药物成分的饮料,号称可清肺、降火;以味全等为代表的益生菌饮料,号称可增加肠蠕动,预防消化不良;以九朵玫瑰、娇源为代表的美容饮料则可补充胶原蛋白,美容养颜……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功能性饮料的产业价值已高达15亿美元,产品类型超过150种。
  据业内人士介绍,功能饮料市场被引爆的原因在于“都市人群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亚健康状态普遍”,目前的功能饮料市场上奉行“概念先行”的营销秘籍,这也是功能饮料特有的一种现象。
  “全都在炒概念,看谁能抓住消费者的眼球,类似‘饮料解酒第一品牌’、‘新一代氨基酸饮料’等说法满天飞。”自去年pm2.5超标成了热点话题后,福建一家企业在今年年初推出主打“润肺”的枇杷植物饮料,声称可以洗心、润肺、清霾粒,是“pm2.5时代的饮料”。
  当然,概念先行也有技巧。一份功能饮料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中显示,哈药六厂曾经推出一款保健减肥饮品“苗条淑女”,“定位是20到40岁的中高收入女性,这个目标群体在全国有2000万人,市场潜在的产值高达百亿元。”然而概念虽好,无奈减肥的效果却并不明显,一些消费者饮用一段时间后没看到明显效果,就放弃了。对此,市场调查员表示,这个案例的失败在于“饮料减肥的机会极小,产品根本不可能承担起相应的任务,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消费者将失去耐心和信任。”
  现在的功能饮料则更“聪明”,它们所宣传的保健作用却不像减肥这样可以轻易验证。以胶原蛋白美容饮料为例,目前不少护肤品品牌纷纷投身于此类功能饮料的生产之中,这类饮料大多价格不菲,30ml左右的一小瓶售价就要二三十元。“口服胶原蛋白的美容功效目前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所以产品宣传的所谓功效是夸大其词的。”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院长籍保平说,“很多企业就是为炒概念,占市场,故意夸大产品的功效。”
  无法定义的功能性饮料
  记者在走访中仔细查看数种功能性饮料的成分表,发现与普通饮料相比,功能性饮料中一般增加了牛磺酸、赖氨酸、咖啡因、柠檬酸钠、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成分,其价格大多在4~8元之间,相较其他饮料高出1~5元,但是其销售仍然火爆。
  不同品牌的功能饮料所添加的功效成分并不完全一致。以能量饮料为例,250ml的黄罐红牛含咖啡因50毫克;银罐则含咖啡因32.5毫克;250ml的启力含咖啡因18毫克;力保健则为每100ml含咖啡因20.1毫克。除共同含有的牛磺酸、赖氨酸等成分,启力中含有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和左旋肉碱,而红牛则添加了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
  虽然在一些大型超市和购物网站上都有“功能饮料”这种专门的货品,但是在国家标准里面却没有“功能饮料”这一分类。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标准制订负责人李羽楠也表示,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并没有“功能性饮料”,只有“特殊用途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等。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软饮料的分类》中“功能性饮料”大致上应该是“特殊用途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类。其中营养素饮料是指添加了适量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以补充某些人群特殊营养需要的饮料,如脉动、可口可乐旗下的酷乐仕维他命水、益生菌饮料等;运动饮料则主要是添加了钾、钠等电解质或糖、维生素等营养素,有助于补充钠、钾,并保持肌体的水分,以佳得乐、劲跑、尖叫等为代表;特殊用途饮料是为适应特殊人群的包括抗疲劳在内的需要而调制的饮料,如红牛、日加满、力保健等。
  目前,我国把功能饮料划入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监管,然而还没有制定相关法规,其标准也尚未出台,功能饮料市场存在不少问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功能性饮料外包装上会标有健康饮用提示,但大都比较笼统,比如有的只标注“不适宜人群:少年儿童”,有的则仅含糊地标明“适合平时及运动后饮用”。乐虎标注的不适宜人群就有少年儿童、孕妇、乳母三类之多,“本品不能代替药物,本品添加了营养素,与同类营养素同时食用不宜超过推荐量。”
  “功能饮料处在保健食品、特殊营养食品之间真空地带。”据了解,有些功能饮料没有申报保健食品,保健食品的监管机构不管它;未申报特殊营养食品,卫生行政部门也不会按照标准去抽检。因此,功能性饮料尚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