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时期的稳健运营


  一个月前,“2008年度中国杰出CFO评选”结果在京正式揭晓,在“动荡时期的稳健运营”的评选主题下,10位分别来自重工业、快速消费品行业、高科技行业、新型服务业等领域的本土CFO摘得桂冠。
  我们看到,在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一直“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增长势头趋缓的迹象。而原本沉淀于经济运行体制中的种种弊端,使得长期以“漏船载酒泛中流”之势靠增长速度取胜的中国经济,终于不得不直面经济运行质量迫切需要全面提升的挑战。
  时至今日,再度审视当下财务报告体系中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杠杆率等三项核心指标,其背后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于本土企业近十几年来形成了全球第一的过剩产能,绝大部分产品毛利率长期走低已是不争的事实;相应的标志着运营效率的资产周转率却变得益发重要,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供应链关系的良性循环,都有助于运营层面“快公司”的大批量出现;而杠杆率的双刃剑效应在此次国内货币紧缩的过程中已经让刚刚尝到非自有资本甜蜜味道的本土企业遭遇了从蜜蜂变脸为马蜂的银行痛蜇,相信本土企业的负债率在3-5年内都会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而且短期负债的比例将被严格控制。
  有了这些来自于财务体系乃至于运营机制的、积极的微观经济变化,下一个中国经济高增长的10年很可能是一个别样的故事,我们可能不需要再动用全球第一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来拉动一个船底漏水的经济体系,同样功率的经济马达拖曳一艘补好漏洞的船,显然可以走得更轻松,更远。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希望“年度中国杰出CFO评选”能成为本土企业精良运作水平不断提升的温度计。
  归根结底,没有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能够同时拥有一个失败的财务体系,反之亦然。企业家们突发奇想、挥手前进的故事充其量只能做小说家言来听,让我们还是从费效比、平销比、存货天数、客单量这些枯燥的运营指标开始再造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经济吧。
  就是现在。
  
  
  翻开刚刚结束的2008年国内上市公司年报,巨亏消息纷至沓来。仅去年第四季度亏损额在3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就有九家之多,包括东方航空、中国远洋、中国国航、宝钢股份、鞍钢股份、南方航空、S上石化、云南铜业和中国人寿,仅上述九家公司,其合计亏损额就高达551.46亿元。作为巨亏之冠,东方航空全年净亏近140亿元,折合每日净亏3800万元,可谓“日亏斗金”。
  然而,即便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骤降、资产减值金额巨大这样一个市场基调之下,如何实现“动荡时期的稳健运营”?根据《首席财务官》杂志对“2008年度中国杰出CFO评选”的诸多参选企业和1624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详尽的梳理,归纳出如下四条TOP CFO优胜理念。
  
  TOP CFO优胜理念1
  拓宽成本管理的范畴
  
  如果从一般性的财务视角来看待2008年年报的主要初级指标,似乎这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那么大。
  据统计,总计1624家国内上市公司2008年完成营业收入113237.0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虽然没有超过2007年同期,但也达到了可观的16.63%。这种增长幅度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美国、欧洲乃至金边四国的其他三国都是绝对不可想像的。
  然而真正的影响在于获利能力的下降。我们看到,不少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然而净利润却大幅走低或者增长有限,完全是增收不增利。可是,净利润却没有与之成正比。
  据统计,1624家上市公司去年主营业务成本77988.48亿元,较2007年上升21.75%,其中主营成本增加的公司有1096家,增幅超过50%的公司有168家。扣除金融类上市公司,非金融公司2008年平均毛利率为18.62%,同比下降3个多百分点。进一步统计显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三项费用均呈现增长态势,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等三费合计增长17.03%。
  上述数字充分表明,大量本土公司成本管理的现状仍处于较为粗放的阶段,外部环境一有风吹草动,其商业模型便处于盈亏点之下。
  上海汽车集团CFO谷峰认为,要解决成本管理的难题首先要拓宽对成本的理解,“企业所有可控的经济资源的使用都要纳入成本管理的范围,而不是简单的费用支出。通过广义的成本管理实现节流,把成本管理延伸到生产制造、运营控制、产品研发、投资管理等方方面面。”
  从上海汽车的年报中可以看出,其200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54.06亿元,同比增长1.27%;销售毛利率为11.6%,比2007年下降了2.4%;这使得公司2008年毛利润比2007年下降了23.84亿元,为121.70亿元。对于以钢铁为主要原材料的汽车行业来说,在钢铁疯狂涨价的2008年能够保持住两位数的毛利率,可谓成本管理有方。由于钢铁价格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大幅度下调,业内人士纷纷预计上海汽车2009年合并报表范围毛利率将会明显回升。
  在谷峰看来,成本与收入匹配的效益理念是成本管理的核心,“通常讲到节流,讲到成本控制,就说要减少浪费、‘砍开支’,但这样的成本管理是非常盲目的,因为浪费本来就是不产生效益的支出,是无效成本,本来就不应该发生;而能带来收入的支出是有效成本。通过成本识别,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够带来效益的有效成本上,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才是有效的成本管理之道。”
  
  与谷峰“英雄所见略同”的还有中国福马集团CFO薛贵。由于福马机械身处机械装备制造业,受原材料价格变化影响很大,因此薛贵认为,制造业的财务管理要重点突出成本管理,并拓宽管理范围,探索战略成本管理。“在2008年,整个财务团队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从企业内部大力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组织实施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费用控制,加大成本费用预算控制力度,健全成本费用控制长效机制。与此同时,采取集中招标采购管理、模拟市场成本否决、重要资源集中管理等各种有效的成本费用管理方法,推动生产企业通过成本控制体系和研发体系相结合,从设计阶段入手降低产品成本,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同时,薛贵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情况,适时调整成本核算方法,力求准确反映产品成本的实际情况,便于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进行市场调查,预测价格变动情况,随时调整采购及库存策略。“除了这些,考虑到机械装备制造业的利润率相对较低,所以我认为预算管理对于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在去年特别看重两个方面的预算管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和成本费用预算管理。这也是福马集团能够取得稳步前进的重要保障。”
  对丰田精益制造倍加推崇的谷峰认为,“精益成本管理的思想应该贯彻整个企业生产周期。企业的整个生产周期都会发生成本,主要如产品成本、管理成本和研发成本等。一般企业降成本,主要考虑生产经营中的可见成本,如材料成本、销售费用等。但有很多成本在前期就被决定了,如研发成本;又如产品成本受制于投资规模和研发阶段对制造成本的设定。降成本必须在企业生产周期中抓住成本的源头。”
  
  TOP CFO优胜理念2
  着眼产业链的现金为王
  
  让我们仍然将目光聚焦在占据国内GDP总量1/3的上市公司去年的财报表现。
  除了因成本上升导致毛利率缩窄,存货减值是上市公司2008年业绩下调的另外一大主因。尤其是钢铁、汽车、地产、建材等行业受存货增加影响较大。有数据显示,上市房企的存货达到的增速是营业收入增速的一倍。比如万科,由于对13个可能存在风险的项目计提了12.3亿元的存货跌价准备,从而对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的影响为8.9亿元,公司2008年的净利润较2007年减少了8.1亿元。因此,万科出现2008年营业收入上升,但净利润却下降的情况。同样,钢铁上市公司数据显示,第四季度行业净利润出现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第四季度钢价下跌导致了资产减值的大幅增长,宝钢股份、包钢股份、鞍钢股份等公司均未能摆脱增收不增利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