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企:从“走出去”到“融进去”


  随着2005年初原有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各种新型贸易保护手段的交替使用让我国纺织业吃尽了苦头。据统计,至2005年我纺织品贸易累计遭受保障措施案30余起,影响纺织品出口金额数十亿美元。除欧美对我频频使用之外,土耳其、巴西、埃及、加拿大等国也已经或着手准备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采取“特保”措施。面对欧美甚至其他发展中国家愈演愈烈的重重设限,2006年中国纺织品的出口之路也不会一帆风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中国纺织业实现原产地多元化,规避贸易风险,破壁发展的必由之路。纺织企业已经到非“走出去”不可的关口。
  
  中国纺企为何“走不出去”?
  
  据统计,目前纺织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二大产业。截至2004年底,经商务部批准的境外纺织服装企业有114家,分布在45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从总体来看,纺织业“走出去”的规模还比较小,“走出去”仍处在初始阶段。企业为何“走不出去”?
  第一,“走出去”的动力不足。这是国内纺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对产地多元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就是时间问题。中国纺织企业“走出去”,大多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如欧盟设限的期限是两年半,而一个企业到国外建厂,从前期考察到后期采购设备、建设厂房、培训工人,这就要大概一年半的时间,所以企业走出去的动力不是很强。另外,企业走出去的投资方向是投资建厂、加工生产还是投资进入销售渠道,目标不够明确。
  第二,“走出去”的水平不高。目前“走出去”的纺织企业大都停留在境外加工的层次,产业链前端缺乏技术创新和开发,后端销售和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只担任着中间加工甚至组装的角色。
  第三,缺乏国际化战略,市场占有率低。企业“走出去”只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单打独斗,缺乏企业一体化策略。另外,“走出去”的纺织品由于没有自主品牌,只能给人做贴牌加工,无法占有市场。据统计,2005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达到1150亿美元左右,但遗憾的是,其中在国际上甚至在一个区域内叫得响的品牌寥寥无几。
  第四,政府措施不得力。突出的问题就是政出多门、政府管理越位、监管不到位和服务缺位。此外,“走出去”的企业还不能对当地政府、企业、媒体和民众等各方面一些不利信息做出及时的反应,这也需要政府设立适当的机构和机制,对这一系列信息进行跟踪、收集并做出分析预警,为企业提供参考。
  
  “走出去”还需“融进去”
  
  中国纺企“走不出去”,即使“走出去”的企业,也没有在当地打开广阔的市场。这也有其国际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外市场“进入壁垒”重重。企业进入的壁垒有经济性和非经济性两方面。原有企业的绝对成本优势(包括对专利技术的占有,人力资本优势,与供应商长期合作的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产品差异化优势、对特有经济资源(包括专利权、特许权和关键性资源)的占有构成了企业进入的经济性壁垒。非经济性进入壁垒则是当地的政策法律制度和一些阻止新企业进入的策略性行为,比如某些许可证、差别性税收、原有企业的掠夺性定价、歧视性价格等。这些都为我国企业进入国外市场制造了阻碍。
  第二,“融进去”做得不够。目前“走出去”的中国纺织企业与当地政府、企业、居民的矛盾层出不穷。在欧洲的华人就由于对欧洲国家关于劳动时间的规定不够了解,任意延长经营时间,造成对当地人的不公平竞争之嫌。特别是这些中国人通过低价商品策略和抱团式的商业开拓,挤垮了一些本地企业,导致工人失业而诱发了潜在矛盾。众所周知的2004年西班牙“烧中国鞋”风波就是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再如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时,缺乏对美国财务、税务和进出口法律的了解和执行,造成企业之间竞相压价、自相残杀。另外,目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正在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种优惠条件,积极在越南、缅甸和柬埔寨等国投资建厂,但同时也应该预见到,欧美同样也可以对东盟国家设置贸易壁垒,而且一旦我国纺织企业抢夺了东道国的出口市场或者挤垮了本土企业,必然会遭到东道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制约。这一系列潜在问题势必都要通过更好的“融进去”来解决。
  
  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速中国纺企实施“走出去”战略,首先要增强他们“走出去”的动力和信心。加强对产地多元化重要性的宣传,让企业了解“走出去”对自身发展的益处。让“先进者”带动“后来者”,通过借鉴已经“走出去”企业的成功经验,使“后来者”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以下几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明确目标,选准模式
  明确投资方向。首先要研究目标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确定投资方式。比如在一些不发达国家生产销售产品,由于成本低廉,所获得的利润要比在中国大得多,就可以在这些国家投资建厂。而在发达国家或在未开拓的市场,为了降低风险,则应将成品运往目标国销售,进行简单的商业运作。除了这些传统的“走出去”模式,合作经营和租赁也是企业的两种可选模式。合作经营是到国外选择经营能力不善的,或是生产能力闲置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以我们自己企业的技术、订单以及有知识产权的设计等等进行合作。租赁则是到国外租赁设备和厂房进行生产。相比之下后一种方式投资更少、周期更短、见效更快。
  确定目标地。企业“走出去”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所选择的市场应该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对于国内的比较优势。对于在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方面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纺织企业可以进行边际产业或非核心产品的生产,而在国内重点搞研发和设计,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对于具有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优势的发达国家,可以在当地收购兼并企业并设立研发中心,从而获取先进技术和当地企业的先进的营销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对于设立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国外企业投资建厂的国家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自主创新,为“走出去”破壁
  
  一直困扰中国纺织业出口的问题就是大路货太多,有技术、缺创新。要打破国外市场的进入壁垒,创新是关键。纺织业要在科技、体制、产业整合三个方面实现创新。科技创新要靠加大研发投入;体制创新重点是营销、管理方式的创新;产业整合创新关键是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体系,加速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各式展会也是企业之间交流创新成果的良好平台。另外,还要注重知识产权和专利的申请,以保护创新成果。
  
  争创名牌,避免恶性竞争
  
  针对“走出去”的企业由于商品价格低廉,而导致与当地厂商恶性竞争的局面,企业应该开创出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价格增加砝码。我国的羽绒服品牌波司登为中国企业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型。纵观波司登的发展历程,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借助品牌的力量。波司登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创建自主品牌。这为后来实现三个“国际化”(产品开发国际化、技术装备国际化、市场开拓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使它的第二步战略“走出去”获得了成功。目前波司登在进入瑞士和俄罗斯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日本、美国、德国等国际市场,为国内纺织企业树立了典范。
  政府和行业协会保驾护航
  政府在宏观管理方面,应该首先把握“促进与提供便利”的方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增加财政投入;完善法律、制度保障措施和各项服务体系;积极外交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良好的环境;与银行合作,提供信贷担保、风险投资基金等。另外,行业协会要发挥其协调指导、咨询服务的作用,真正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市场咨询和管理经验。
  融入当地,“本土化”经营
  “走出去”是一把机会和风险共存的双刃剑,其结果如何,关键要看能否“融进去”,做到“本土化”。能融入到当地社会的,大多发展不错;不能融入到当地社会的,往往都不太顺利,遭到排斥。我国纺织企业要“走出去”就必须和当地的政府、企业、居民相融合。 因此,首先要对“走出去”目的地的各个方面有个详细了解,比如投资环境、贸易政策等,这样才能规避诸如市场、金融以及政治等多方面的风险,其次要熟练掌握当地语言,了解东道国文化,启用本地人才,以便融入当地社会。另外,可以在当地学习先进技术和当地企业的先进经营管理经验,以弥补国内的技术研发不足和海外销售渠道的匮乏,并有利于建立和完善自己的销售和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