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效空调品牌推广随笔


  随着能源特别是电力的紧缺,节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家电企业也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为节能和环保,而业内资深传播专家认为,在节能领域,科龙在传播上是最为成功的。他的话让我回想起在科龙的那段岁月,特别是对科龙双高效空调的推广,更让我感慨万千!
  很清楚的记得,笔者以前到各区域市场出差时,我总会问到双效王空调的销售情况,因为双效王凝聚了我们太多的心血和汗水。曾经有一次去湖北,当时与经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魏劲松老师在聊天时,他对双效王空调赞不绝口,他的话让我感到无比兴奋。当然,我也从很多分公司的导购、业务员、区域主管乃至分公司经理等人口中,以及从区域市场传回的销售报表得知,双效王销售情况良好,在一些区域可以用“火爆”两个字来形容。不仅如此,行业和竞争对手都对双效王的成功表示叹服!在欣闻科龙双效王空调已经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国家教育部在招标购买空调时,双效王以绝对的优势胜出,另外,从科龙营销本部传来消息,全国一千家大型零售卖场开始联合主推双效王。我很是感慨,两年多的推广过程历历在目啊!
  是啊,从科龙双效王空调诞生的第一天起,我便是他的见证者,看到他出生、成长,然后长成气候,形成一棵参天大树,开放在遍地灌木的空调领域里。
  从2002年3月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多时间,在这两年里,空调行业的平均价格以每年15%到20%的速度递减,空调平均单价已经跌破成本底线。但是,科龙的双效王空调一直占据着中高端市场,并且销量趋于稳步上升态势。双高效空调,究竟走过怎样一段历程?双高效空调是如何推广成功的,作为一个见证者和参与实施者,我愿意将其中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一个带有某种奇迹色彩的高端产品的推广案例,在热衷于打价格战的空调行业里,双效王的成功或许能够给行业带来某种启示。
  回想起2002年3月17日到3月20日,当时,作为主管空调传播的负责人,我与公司严友松副总裁一道,先后在广州、北京、上海、南京等四地主持召开四场双效王新品上市的新闻发布会,由此科龙双效王空调便开始了她的神奇之旅。
  我清楚的记得,当时双效王推出的机型分别是26机和35机型,新品上市价格为3880和4880元。这样的价位在国产品牌的同等机型里,几乎超出一倍。当时很多人质疑,这么贵的空调,能够卖得出去吗?效率?能效比?消费者明白吗?
  当然,我也记得,第一台双效王空调在南京苏宁售出时的一个故事。那是2002年3月份22日,当时江苏分公司传播科长给我电话,十分激动的告诉我,全国第一台双效王在南京苏宁售出。听完这个消息,我赶紧打电话给南京苏宁卖场导购主管,向她了解具体情况。她告诉我,那个消费者本来是购买三菱空调的,但他看到科龙双效王空调不仅效率比它高,价位还低了不少,因此,在他详细的了解情况后,便选购了双效王空调。由此看来,双效王的品质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已经超过了外资品牌,很有希望屹立在高端市场。
  为了双效王推广成功,科龙的整合传播部专门设立了一个项目组。在双效王推广初期,我们遇到的难题是,如何向消费者传递节能给他们带来的切身利益,如何说明双效王定价的理由,并让消费者信服。因此,前期的消费者教育显得十分迫切。
  于是,从空中到地面,从电视广告、展卖系统的规划到软文与新闻的炒作;从导购员培训到导购员激励措施的推出;从高层到基层业务员对双效王推广的高度重视;科龙一开始就要将这个空调作成科龙空调的明星产品,并通过整合营销传播,最终实现明星产品——利润产品——常规上量机型这样一个转变。
  其实,在双效王空调上市之前,在科龙空调的家族里,节能先锋和节能精灵等作为节能的主推型号早就已经存在,而且都还销得不错。但是由于它们是定位在中低端,因此,很难从品牌的传播上有所突破,毕竟传播是高举低打的。另外,科龙空调的品牌个性不突出。显然,双效王的推广,有利于改变这样不利的现状。因此,双效王的推广,不自觉的承担起了凸现科龙空调品牌个性,树立其高品质和高品位的品牌定位这一使命。
  无疑,前期的推广是十分艰难的。我记得,为了一篇软文的修改,可能不下十多次(当时的我差点就被改崩溃了);为了一份导购说词的撰写,绞尽了大家的智慧;当时,科龙空调打出的广告突出的是双效王空调3.8,4.2这一在业内乃至世界最高的能效比。但是消费者不知道“能效比”为何物,这个时候,需要公关软文承担这一使命。于是,一系列的文章出来了,比如《高效空调才是好空调》、《专家谈空调的能效比》、《走出空调消费的三大雷区》、等等,通过全国各区域的主流媒体,反复刊载,强化空调购买要看能效比的高低这样一个诉求点。在终端上,我们做出能效标尺、X展架、海报等,以极为形象的方式告诉消费者,买双效王空调,为何能够在5年内省出3千元电费来?
  但消费者教育是需要耐心的,公司高层也明白这个道理,没有在量上给予分公司太大的压力,只是反复强调一点,不许降价,务必高度重视双效王空调的销售,从经销商、导购、业务员、区域主管、分公司经理到大区部长等环节,层层动员起来。
  虽然是这样,但我们知道,双效王的推广如果靠常规的传播方式很难取得突破,必须借助事件行销,必须策划一些重大的公关事件,借力打力。
  于是,便有了科龙响应中消协号召,倡议大家明明白白消费空调,倡议所有空调厂家生产节能产品;于是,便有了科龙与海信长达两年之久的变频之争;于是,便有了零售终端(卖场)关于节能的擂台赛。在两年多的推广过程里,这三大公关事件,极大的提升了双效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她聚拢了巨大的人气。
  在上述三大公关事件中,科龙与海信的变频之争,倍受世人关注。
  回溯到2002年7月18日,空调销售重镇——南京。骄阳似火。
  在这一天,南京苏宁卖场空调销售异常火爆,各品牌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针对交流变频充斥市场的现象,为了突出科龙双效王空调在效率和节能上的优势,南京分公司传播负责人向媒体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即变频空调有辐射,欧美禁用。南京晨报的资深记者林建斌凭着敏锐的新闻嗅觉,发现这是家电领域的重大新闻题材,值得炒作!于是,在第二天早上,南京晨报以大版面输出这个信息,须臾间引起江苏所有主流媒体的跟进,进而扩散至全国的主流媒体,一时间,关于变频之争,洛阳纸贵!
  一直号称是变频专家的海信,急了!
  面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科龙总部保持应有的冷静。
  面对海信总部的质询,科龙明确表示那是分公司行为,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但是,科龙明白,必须将变频之争的焦点转移到效率和节能上来,并在口径上保持一致。
  为了配合地面传播,在空中传播上即中央电视台打出这样一条广告,即拿科龙自身同等机型的交流变频与“双效王”空调做比较。广告播出之后,便在行业内掀起大波狂澜。
  上述行动,引起了业内记者和专家的高度关注。许多业内优秀的记者对这一问题采访了空调行业的知名品牌,先后有春兰、伊来克斯、松下、海尔、奥克斯、东洋等,这些品牌的高层向记者明确表示,变频空调并不节能。于是,在中国顶级主流媒体《南方周末》上便有了《变频空调的恐惧时刻》这一文的刊出。紧接着许多网站开始转载,使得该文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到本不平静的空调界里。更为重要的是,其他品牌的跟进,让这次事件行销实现了由点到面的延伸。
  科龙与海信的变频之争,不仅是口水之争,而且是传播力、策划力和执行力的较量.因为,此次公关事件涵盖了从空中的广告、平面的新闻传播,到地面的终端促销等所有环节。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让事件行销发挥作用的不是其自身,而是需要一个好的团队,需要强大的策划力和执行力以及反应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