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感悟五篇

  学习山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心得感悟五篇

  【篇一】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冲刺时刻,如何跑稳跑实跑快这最后“一公里”,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提振精神、全力以赴,以“等不得”的态度、“急不得”的作风、“松不得”的意识,攻克最后堡垒,成功“撞线”。

  只争朝夕,“等不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距离年底按期完成目标任务,还剩200余天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同时还要脱贫摘帽和疫情防控“双线作战”,各级各部门“等不得”,贫困群众更“等不得”。在这样的背景下,党员干部不容再有“等一等”“拖一拖”的观望心态,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如果还只在坐而论道,工作缓慢推进,这是典型的不作为、慢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扶贫干部,必须有紧迫感,保持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全力以赴和时间赛跑,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贫工作,将各项扶贫政策抓实抓细抓落地,扎扎实实真扶贫、扶真贫,夺取脱贫攻坚最后的胜利。

  稳扎稳打,“急不得”。攻克贫中之贫同样也急不得,“急不得”并不是“不着急”,而是指不能操之过急、急功近利。如果只追求脱贫摘帽的“速度”,大搞层层加码,就可能出现“注水扶贫”“数字扶贫”等现象,导致质量无法保证,脱贫成果也必然禁不起检验。“欲速则不达”,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地尤其是还未脱贫的地区,要保持“蹄疾步稳”状态冲刺起来,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实走好每一步。每一个贫困地区、每一个贫困群众的致贫根源都不尽相同,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党员干部要沉下心来深入分析深度贫困地区致贫的原因和脱贫面临的困难,因人、因地、因时精准施策,下一番“绣花”功夫,脱贫摘帽自然水到渠成。

  慎终如始,“松不得”。脱贫攻坚进行到当前虽然取得了巨大成果,但留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有松口气、歇一歇的思想,要始终绷紧弦,再加把劲。习近平在考察山西时提到:“脱贫攻坚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全面彻底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还需做好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文章。”各地各部门要“扶上马再送一程”,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要深化扶志扶智,提高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的自身造血能力;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篇二】近日,习近平在山西大同市云州区考察时指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当好乡村产业项目的组织者、推动者,又要当好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我国是农作物和农耕文化的最早起源地,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想让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美好,就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实现乡村振兴绕不开乡村产业、农业产品。走好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之路,需要党员干部有点“时尚精神”,让农业变得“时尚起来”。

  找准定位,因地制宜,有一种潮叫“我们不一样”。一提到柳州,就会想到螺蛳粉;买苹果找烟台的,买脐橙找赣南的,买沃柑找云南的;谈到哪的大闸蟹好吃,必提阳澄湖……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在蒋家坪村,习近平对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表示肯定,寄语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一方水土有一方风貌,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自然气候、种植传统、资源禀赋、发展优势。要深入调研,扬长避短,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陷入同质化、低水平竞争。

  创新思维,拓宽渠道,有一种火叫“县长来带货”。疫情导致一些农副产品滞销,助农活动在网络上掀起一阵热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县长直播带货”。比如,湖南安化“网红县长”陈灿平,直播2小时“带货”30万,安化县黑茶从一个脱贫攻坚农产品变成了“网红茶叶”。县长化身“主播”助农销售,一方面解决疫情影响下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助力脱贫攻坚,另一方面县长为农产品“代言”,保证了产品的品质,开创了农产品销售新模式,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要顺应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创新政务服务举措,以“互联网+”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变革,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细水长流,有一种酷叫“百年老字号”。习近平考察时指出:“要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品牌是人们对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有一家小店的墙上写着‘本店离百年老店还差99年’。”这体现了店家的幽默,更体现了店家对品牌的追求和打造。发展乡村产业同样要有品牌建设理念和长远规划,有的乡村并不缺少优质农产品,但往往有品质无品牌或产品的品牌价值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要构建乡村产业品牌体系,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实现农产品生产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以打造农产品“百年老字号”品牌引领乡村产业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篇三】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无疑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带来困难和挑战。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实战考验。在“双战场”上交出合格答卷,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执着的担当,准确把握“时”与“势”,以加倍的努力与付出赢得先机,将疫情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迈出铿锵有力的步伐。

  战术调整要“及时”,防控疫情“应势而变”。在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时,习近平对形势的清醒判断仍在警示着大家——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广大党员干部应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时刻保持警醒,始终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心上,想在前、干在前、冲在前;要根据防控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采取更加贴合实际、灵活管用的措施,排查防控短板,堵住工作漏洞,决不能掉以轻心,让疫情死灰复燃、卷土重来;要加紧落实落细党中央决策部署,织密社会疫情防控“安全网”,早日实现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奋发有为要“抢时”,脱贫攻坚“顺势而为”。突如其来的风险和挑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小的阻力,也让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各级党员干部应紧盯目标,树立信心,保持定力,始终坚持脱贫标准,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脱贫质量,也不盲目拔高标准、加大脱贫难度,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更加积极的作为,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工作补回来,坚决完成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努力掌握帮助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真本事、硬功夫;要锤炼务实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危害,杜绝材料扶贫、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高质量发展要“惜时”,全面小康“乘势而上”。日前,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强调,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书写山西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于山西如此,于全国更是如此。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历史交汇之年,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形势任务与工作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自觉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保持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在新时代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篇四】据商务大数据监测,一季度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特色农畜牧产品当起了“第一发言人”,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助力脱贫攻坚。但是干部“带货”更多的是一个引子,只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作用,网友们买干部的账更多是相信干部的信誉度且有股新鲜劲。干部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不可能天天跑到直播间,干部“带货”仅能解一时之困,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是长远之法。因此干部不仅要“带货”,更要把功夫下在培育壮大富民产业、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上。

  干部“带货”基础是要有货带。习近平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时首站来到大同,一下车,总书记就直奔田间,深入了解当地黄花产业发展情况,希望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在之前的陕西考察期间,他曾点赞“柞水木耳”,肯定平利县“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党员干部带货在整个产业链中,仅仅是充当了销售员角色,而干部要转换角色把功夫下在立足本地实际,多为群众培育一些致富快的项目,大力发展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上,把群众领到好的脱贫致富门路中,让群众手中“有货”。培育致富项目要充分进行调研论证,对致富项目不能盲目上马,要进行比对、筛选,找出最适合当地发展的项目,把特色文章做足,打造属于地方特色的“拳头产品”。要加大对产业发展扶持投入力度,形成生产、加工、储藏“一条龙”,延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把特色产品优势变成地方产业优势,为群众趟出一条致富路。

  培养职业主播很关键。不可否认直播带货兴起之处,一些干部尝试着带货,效果非常不错,群众满意给予好评。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背景之下,各地干部都在想方设法拓展农产品销路,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直播带货成为普遍操作。但好事也怕一窝蜂,干部“带货”看似门槛很低,但想真正做好并非易事。对干部们来说,如何带动网络销量,这是门大学问,需要熟悉网言网语、了解网络销售规律,与网友们形成良性互动,又有许多其他工作要做,直播带货数量上还是少、频次上也不高,经常当主播显然不现实。越来越多的干部“带货”,由于较为死板、不够接地气,网友们新鲜劲一过就得不到认可了,效果也会打折扣。干部带货主要是起到示范引导作用,更关键的是要把功夫下在镜头外,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搭建好销售平台,要大力培育龙头电商、农村电商,把产品摆到网上货架,让产品“上网”。要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加强相关人才培养,做好“直播技能技巧”“运用电商平台能力”“产业带动能力”等相关的培训,培养农村直播网红达人,特别要注重从返乡创业的本土年轻人、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年轻人中选好带头人,把他们培养成优秀的农产品销售员。

  干部直播“带货”为促进特色农产品销售打开了一扇门,要想把产品卖得更远、把市场做得更大,更好地助力群众致富增收,从长远上来说需要干部在品牌营销、培育品牌、把控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干部要教育引导农户诚信经营,树立品牌意识,坚持有什么说什么、有什么货就卖什么货,不对产品宣传进行添油加醋,特别要防止欺骗顾客的行为,避免网友对当地农产品出现不认同、影响整个产业良性发展的现象发生。

  【篇五】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时指出,在“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的扎实推进下,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脱贫的新成就,但剩下的都是贫中贫、困中困,到了“硬骨头”最难啃的时候,需要我们响鼓重锤、屏气凝神,用“三心”谱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秉初心,担使命,夯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根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初心是“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恪尽职守;初心是“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出山林”的鞠躬尽瘁;初心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初衷不改。“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巩固脱贫与防止返贫显得尤为重要,坚守初心则是成功收官的秘钥。“致富花”得以在乡间常开,就要坚定“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无我”状态沉下去,听民之所需、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努力变“输血”为“造血”,让脚下沾满泥土,让心中沉淀真情,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点滴工作中尽现,让青春汗水在基层一线熠熠闪光。

  聚信心,凝力量,筑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精魂。“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信心是偏远山乡脱贫摘帽的喜讯,信心是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笑容,信心是科技成果问鼎世界之最的振奋。这不是盲目,不是自大,更不是自负,它是一种对改革发展的深刻把握,是对党正确领导的坚定不移,是14亿人民谋幸福的奋力拼搏。从危房改造、饮水达标、厕所改革等硬件设施的完备到家庭医生、教育救助、兜底保障、就业服务等扶持政策的完善,无不彰显着国家的力量、社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脱贫攻坚成果的持续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有序发展,就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坚定信心,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当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组织者,当好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推动者,当好群众利益与政策享受的维护者,拧成一股绳,攥紧一个拳,让青春战歌在基层一线回声嘹亮。

  立恒心,勇奋斗,绘制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鸿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恒心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恒心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拔;恒心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定不移。恒心是永续奋斗的“助推器”,奋斗是永葆青春的“保鲜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是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刻,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让产业扶持、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异地搬迁等政策落地开花,提升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奋斗是一个永不褪色的主题,“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人民利益无小事,充分发扬“右玉”精神,以迎难而上、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和乘势而上、赓续传承的坚定意志,让青春希望在基层一线喷薄向上。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这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汩汩源泉;信心如铁,力量在拳,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胜信念;恒心如柱,奋斗不息,这是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不竭动力。“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只要我们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奋楫扬帆,定能乘势而上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