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投资重新聚焦原材料

上半年中国对非洲大型项目投资遇冷,基于能源资源的原材料投资却翻番。

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26日报道,根据其旗下fDi Markets数据库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在非洲绿地项目及现有项目扩建上的跨境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4%,从35.4亿美元降至5.68亿美元。

对非原材料采掘翻番

《金融时报》的报道称,虽然中国对非洲总投资在2015年上半年大幅回落,但对采掘业的投资几乎翻了一番。期内,中国在非洲石油、天然气、煤炭、矿业及金属项目上的投资从去年同期的1.414亿美元增至2.889亿美元。

放在过去1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中国今年对非洲的直接投资(FDI)与其说是上升趋势出现了逆转,不如说是恢复原样。中国对非投资在2008年即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达到了117亿美元的峰值,而在随后5年间回落至年均15亿美元。去年新显现的投资激增势头并未维持下去。

过去10年,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关系一直是非洲地区增长故事的关键组成部分。

英国《金融时报》旗下两份出版物《This is Africa》和《fDi Intelligence》的研究显示,2014年全年,非洲吸引的FDI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870亿美元,比2013年增加了64%。

此外,英国《金融时报》旗下数据服务fDi Markets的数据包含绿地项目及现有项目扩建,但不包括其他条目,例如通常包含在传统的国际收支FDI数据中的公司内部贷款。

然而,全球范围内的不利因素使非洲的增长故事复杂化。石油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阻碍了从安哥拉到赞比亚等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些国家仍依赖原材料出口获得大部分收入。

报道称,与中非贸易相比,投资只代表中非关系中相对较小的一部分。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世界银行(Word Bank)的数据显示,中国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之间的贸易额从2002年的不到100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逾1700亿美元。

然而,FDI是宏观经济形势的风向标,反映了全球投资的变化。

世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IFC)西非与中非地区主管维拉·松圭表示:“新兴市场对新兴市场的FDI已经全线下滑,特别是流入非洲的部分。”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数据显示,新兴市场资本流入与GDP的比例已从2007年8%的高位,降至2015年的2%左右。

印度在非洲投资首超中国公司

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报道,印度总理莫迪近日声称,印度已成为非洲的重要投资者,“甚至超过了中国”。

报道称,印度在设法追赶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因为它需要更多的能源和矿产品来推动其工业的发展,另外,在争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等战略行动上,印度也需要外交支持。另外一场着眼于印非经济关系的峰会将于11月在内罗毕举行。接着,南非将举办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

不过,印度与非洲大陆的贸易主要集中在矿产品领域,与加强非洲的生产力,提升全球价值链的目标完全是背道而驰的。去年,印度从非洲进口的产品中有84%是原油、棉花和珍贵宝石等原材料,印度的钻石切割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如果莫迪的“印度制造”政策开始实施,这类产品的进口很可能会继续增长。

报道称,印度在非洲的投资额约为500亿美元以上,这超过了中国公司。截至2013年底,中国公司的投资总额为260亿美元。但印度90%的投资都投向了一个国家——毛里求斯,其纺织业非常有吸引力,而且现在这里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避税天堂。然而,毛里求斯远离非洲大陆,位于马达加斯加以东的一个小岛。

中国已经开始把“人与人之间”交流作为中非关系的基石,而且这不仅仅是一种口头宣传。至少在肯尼亚,大型的中国国企已开始在当地工人以及学生当中开展培训,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功。有媒体建议,如果学习中国经验,印度或许会做得很好。

对非能源投资仍不足

据世界能源机构(IEA)统计,目前对非能源投资仍然不足,虽每年装机容量增加1-2千兆瓦,但东非地区80%的人口仍无电可用。另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对非能源的私人投资十分匮乏,仅占全部对非能源投资额的1%,而其中80%投往了尼日利亚、乌干达、喀麦隆、加纳、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其他非洲国家得到的私人投资微乎其微。非洲如想完成2030远景目标,每年需要增加发电能力6-7千兆瓦,投资约400-500亿美元。

另据IEA数据显示,2008-2011年间中国对次撒哈拉地区能源投资近100亿美元,在重要油气开发国家,如安哥拉、乍得和乌干达,均有大型投资;中国也是非洲大陆可更新能源的最大投资者,包括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和生物发电等。

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如果中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可能进一步减少对非洲原材料的需求,这样一来,中国对非洲原材料行业以及更广泛领域的投资兴趣也将随之减少。

还有些人则更为乐观,他们看到了中国经济调整带来的机遇。经合组织(OECD)发展中心主任马里奥·佩齐尼(Mario Pezzini)说:“中国现在会以某种方式重启内需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至少从量上来说,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甚至可能增加。”

《金融时报》的报道称,即使中国经济转变为内向型,非洲的人口趋势也有潜力来激发内需。未来35年,非洲地区的人口将翻倍至20亿,而这里的政策制定者们需要应对世界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国际金融公司的松圭认为,房地产开发与住房将成为非洲内部增长的关键领域,可以吸收此前为满足中国需求而建成的产能。“问题是要现在就转向着眼于内需,这也是中国正在做的。”松圭说。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9月29日发布的《非洲黄皮书:非洲发展报告(2014-2015)》,非洲正在崛起中进入发展新阶段,对工业化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十分强烈,非洲迫切希望获得外来投资,而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引下,“走出去”正成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支点。因此,投资合作将成为未来5-10年中非经贸合作的重点。

目前,中国在非洲投资最多的5个国家是尼日利亚、赞比亚、南非、津巴布韦、刚果(金),其中在南非的投资最多,其次是非洲最大的消费市场尼日利亚。

过去十年,非洲获得减免债务以及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的福利,原材料贸易和投资大增。但自2013年第四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社科院的报告称,这将影响中非贸易,总额有望继续上升,但增速将持续放缓,中国从非洲的进口将面临较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