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钢铁冶金发展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

【摘要】:结合目前我国钢铁冶金发展状况,浅化的分析了我国钢铁冶金发展与自然辩证法存在的关系。提出了自然辩证法是钢铁冶金发展的逻辑支撑和哲学基础。指出来自然辩证法对钢铁冶金发展的指导意义,并积极运用到钢铁冶金发展中。自然辩证法能够协调人类科学发展与自然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钢铁冶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钢铁冶金;自然辩证法;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初始时期,我们党做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批示,使得“自然辩证法”恢复了生机。它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存在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一座架设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1-2]。如今,改革开放已经有了近40年的时间,随着近四十年来社会的进步,教育的进步,学科的发展,自然辩证法不再只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者们的研究范畴。而且逐渐成为自然科学研究者们日常研究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当然,钢铁冶金也不例外,研究者们将自己所研究的内容与自然辩证法巧妙结合,不仅得到意想不到的科研成果外,而且使得研究系统化,并大大的提高了研究效率,同时在解决目前我国钢铁面临的重大问题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近年来我国钢铁冶金的发展状况

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钢铁行业。几年的时间,我国迅速成为世界钢铁第一大国,粗钢生产量超过了全世界的50%,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甚至一个城市的粗钢生产量都比世界粗钢生产量排在第二的国家要高。钢铁业的一时兴起使得我们国家的GDP也迅速增长,成为了当时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全国各地都在大兴土木,万栋高楼拔地而起,公路、铁路覆盖率飞速提高,机场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同时百姓的生活也富裕起来。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产能过剩,市场混乱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使得钢铁行业一度走入了低谷。最低谷时,一斤粗钢的价格等同于冬天里一斤白菜的价格。而且也被社会各界贴上雾霾和亏损等标签。

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行业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注,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整治当前钢铁所面临的问题的政策。近几年,钢铁行业致力于去产能,走绿色发展路线,调整产品结构,稳定市场的发展方向。目前,通过国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们在这些问题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去产能方面,粗钢生产量控制在每年八亿吨左右;全国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宝武的合并吹响了我国调整产品结构,稳定钢铁市场的冲锋号。

这些问题的改善不得不归功于国家和企业结合自然辩证法,通过其对钢铁行业的整改进行指导,钢铁行业逐渐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如果一直坚持下去,这些问题会得到解决。

二、我国钢铁冶金发展与自然辩证法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存在与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所要研究和揭示的是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研究的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自然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普遍规律[3]。而钢铁冶金的发展,一方面解决国家建设原材料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推行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钢铁冶金的发展,对国防、交通、房地产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将其与环境和经济发展达到和谐的状态,又如何使钢铁生产对环境的破坏做到最小,是当下所有钢铁冶金研究者们的方向和为之奋斗的目标。钢铁冶金的发展要重视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降低污染和对污染物的处理排放。所以,自然辩证法对我国钢铁冶金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切技术都是为人服务的,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需要人参与的,而且人类的生产活动使环境、生态遭受冲击。找到其中对立统一的关系是关键,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找到它们对立统一的关系,解决问题就是时间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自然界本身的变化,找到改造自然的方法,让其健康稳定存在。通过我们掌握的科學技术或者研究一些新型的科学技术来改善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关系。我们不能盲目的将自然辩证法单纯的运用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更应该让其为人类科学发展与自然协调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结束语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人类的出现和活动产生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3]。所以,当下要在对立中求统一,在矛盾中求发展。社会需要进步,经济需要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但一切的进步和发展要做到协调的、辩证的统一离不开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也离不开社会实践的基础。我国钢铁冶金在过去的几年的发展一直兼顾环境、资源、自然界生态影响。在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协调发展。要坚持下去,让钢铁冶金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且,不仅是钢铁冶金的发展,其他工艺技术的发展,都要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媛媛.自然辩证法: 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11(1):1-4.

[2]桂起权,沈健.论科学哲学前沿与自然辩证法传统的一体性[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10.

[3]唐宏青.现代煤化工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