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生态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策略

摘 要:互联网的变革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格局,给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机遇;但网络信息的多样性、来源的模糊性、内容的复杂性,甚至一些负面、有害信息深刻影响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心理健康。微传播生态下,高校应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积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体素质,不断加强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关键词:微传播;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微传播生态的流觞

1964年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发表著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他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预测未来媒介的发展。在麦氏看来,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在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global village)。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麦氏的预言竟一语成谶,如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微传播”时代,互联网不仅带来了社交网络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还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和社交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微传播的核心特征就是“微”,即传播的内容是“微内容”(一句话、一个表情符号、一张图片等);传播体验是“微动作”(通过简单的按键操作、鼠标点击就能完成选择评价、投票功能);传播渠道是“微介质”(通过手机使用各种APP如微信、微博、QQ等介质);传播的对象是“微受众”(小众、对象性传播)。作为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微传播集合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特点,在互联网平等、去中心化和反权威精神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性、即时性、互动性,将各种APP打造成为信息交流的平台——微博在2010年投入使用后,短短几年时间,已经成为中国各类信息的集散地和网络舆情发酵中心;微信经过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精心打造,在2011年一经推出,就以其良好的应用性、功能的齐全性等特征很快占领市场,并取代微博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

根据2019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其中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7.8%,其中20-29岁段的网民占到26.8%,受过大学教育的网民占到18.6%。毋庸置疑,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当下大学生获取信息、参与活动、社会交往的最主要的途径和通道。

微传播生态下的信息涌流带来的是一把“双刃剑”——在信息多元化的趋势下,微传播实现了信息的交叉传播,多视角、多观点、多立场可以并存,从而开启了传播的个人主义时代,新媒体的繁盛可以进一步推动青年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但由于信息开放、多元,真假、优劣、积极与消极、低俗与高雅都混杂在公众的视野中,信息的多样性和来源的模糊性,使得心智尚未完善的大学生变得困惑、迷茫,甚至沉迷于网络而不可自拔,微传播生态为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挑战。

二、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他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着力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对一定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要求的认识、把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政治观念与行为,[1]包括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观念立场、人生追求、道德准则、法律修养等各个方面,属于思想政治素质在具体学习生活领域的日常运用和思想行为理解。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出生于00后的医学生们,他们大多处于18-22岁的年龄,正在思想形成、思维确立、价值多元、政治认识模糊的特殊阶段,当今复杂的社会现实与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影响,引起困惑、苦恼与不解,甚至形成片面认知,最终误入歧途。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建构与完成更是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驾护航,需要在科学的教育模式中内化与外行。“内化就是个人真正接受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变成自己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2]只有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可以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

微传播时代,各种媒体以其海量的信息资源和便捷低成本的交流方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和手段,这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环境和良好的机遇;但由于其天然的虚拟性和无屏障性,对医学生這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一)微传播生态影响医学生的三观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体的延伸》中指出“媒介即讯息”,他认为媒体是人体和人脑的延伸,并预言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世界将发展成为一个地球村。在微传播生态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作为人对周围环境、自身发展和处理周围关系的根本原则和态度,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医学生的日常行为和表现。大学生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比较强,微传播时代纷繁芜杂的网络信息、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很容易对他们原本沉淀不深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形成强大的冲击,甚至在西方国家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下,有部分大学生的三观产生倾斜甚至完全被颠覆,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思潮的倾向。

大学生是新媒体使用的主力军,他们获取信息、资讯和知识的方式、渠道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不同,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在当前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工作方式陈旧、手段比较单一的情况下,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者的权威话语权受到挑战。随着新媒体的出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高地和社会舆论的制约力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与规范难度日益加大,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二)微传播生态影响医学生行为习惯

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所著《第二媒介时代》,对人类与机器的关系重新思考,并提出因特网和虚拟现实等电子媒介的新发展将改变我们的交流习惯,人们的身份也将进行深层的重新定位,在他眼中,“种种聚会处、工作区、电子咖啡屋等空间中大力传输着各种图像及文字,以至于这些空间已变成交往关系的场所”。[3]微传播生态下,医学生的某些行为体现出“集体效应”,如夜间整栋楼集体打某类网络游戏。在这种集群效应下,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荒废了学业。有的学生通宵上网,影响第二天上课,有学生在课堂上打网络游戏,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部分学生网络成瘾,经常痴迷网络游戏,导致身心失衡,出现厌学现象,脱离社会现实。

医学生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正如我国的医学生誓词要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因此医学生既要有对病人承担救死扶伤义务的独特擔当,又要体现社会良知与价值尊重,但目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不容乐观,有学者指出:“当前在青年学生,包括医学生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冷漠现象确实有发展的趋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政治冷漠不论对于青年学生个体成长成才以及正确的政治观的形成,还是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社会政治稳定等都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4]难以想象,在大学里上网成瘾的学生如何可以在未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治病救人的医生。

(三)微传播生态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

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普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理论(Media convergence),其核心观点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网络信息庞杂,搜索便捷、准确,容易让医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医学生已经养成了一有问题就进行引擎搜索习惯,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以得天独厚的优势俘获大学生的心灵。网络便捷的社交方式使得当代大学生生活更加闭塞,很多人更愿意躲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谈情说爱,对于传统的集中班会形式,很多学生表现出了不积极参与,甚至反感的情绪。

医学生是国家医学事业的接班人,是未来履行救死扶伤职责的“准医生”,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学习效率、精神面貌,而且关系着未来医师的身心素质。伴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就业压力较大,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过大等问题在网络媒体上的涌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学生对专业及前途的质疑,产生心理上的冲突,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理论上指导、思想上启迪、行动上实践、情感上交流的全方位交叉过程”,[5]微传播生态环境下,如果忽略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可能导致更严峻的事件发生。

互联网的信息是开放的、多元的、包容的,必然导致其中信息泛滥,不乏反动的、错误的、有害的信息鱼龙混杂。由于监管力量不够,大学生自我辨别意识不强,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其中不良甚至有害信息的影响,冲击着他们传统的现实观念,使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现状,甚至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紊乱与道德迷惘,所有这些问题和现状,都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医学是一门崇高而神圣的职业,医务工作者将对生命的尊重作为毕生的追求,将救死扶伤看做职业的天然使命。在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医疗事故、纠纷频发的环境下,社会对医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广大医学生形成高尚的医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医患问题,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微传播生态下,根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结合所面临的挑战,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微传播生态的深度融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针对性和时效性,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辅导员的言传身教来实现,虽然很多高校都在大力发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教育,但教育环境总体来说还不够开阔。

目前,绝大部分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大班授课,内容多课时少,师生互动匮乏且缺少平台、机制,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针对医学生群体,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借助新媒体,为师生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共享优质精品课程资源,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教育环境。

(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体素质

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对教育的实施和最终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施教者的价值观念、专业知识素养、道德品质直接影响受教育者是否养成合理正确的价值观、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良好的个人素质和道德修养。

施教者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实施者和应用者,微传播生态下,只有提高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广大的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也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中,只有教育者岁时代而变化,不断提升并完善自己,才能对受教育者起到良好的导向和榜样示范的引领作用,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专家大卫·白金汉在《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一文中提出:“媒介素养教育不再被定义为一种与学生的媒介体验天然对立的教育,它不再被仅仅视为一种甄辨方式或洞察隐蔽意识形态的做法”,[6]他强调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媒体生活中,寻求自我发展和积极体验,来进一步培养和加强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能力。

当前网络媒体信息鱼龙混杂,医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亟待提高,通过专家讲座、主题班会、课程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提升医学生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造就具有较强批判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媒介信息的优质公民。

在当前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的环境中,为了培养一批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精湛的医术与深厚的人文素养的卓越医学人才,亟需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醫学生培养计划。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的召开与联合辟谣平台的建立,反映了国家在面临网络可扩展性、移动性、泛在性和异构性、安全性等挑战的背景下,引导网络技术有序发展与打造信息安全产业链的决心。但是我们也看到个体在网络情境中的自我呈现和自我塑造与其认知层次、知识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应坚持“疏通”与“堵塞”结合,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训练医学生的内在素质和外显能力。

四、结语

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模式、队伍收到冲击,给广大医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和价值观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和严峻挑战。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在信息收集、信息传播、信息处理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难得的机遇。

微传播依托数字、移动信息、互联网络等技术向受众传播信息,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即时性和虚拟性等,征服了大学生群体,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实现人际交往和表达个人意志的重要方式,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也让传统以灌输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受到挑战。思政教育者需要在把握多元化沟通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开拓新思路、挖掘新资源、抢占新阵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形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合力,拓展和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块战线上做出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翠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及启示[J].学术论坛,2012(3):198-202.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4.

[3]王岚岚,淡凤.聚焦媒介融合和公共新闻——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 Brian Brooks 教授系列讲座[J].国际新闻界.2006(5).

[4]高鹏,王辉.医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的分析研究[J].高教探索,2016(11):46-51.

[5]宋静,邓静萍.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6):355-356.

[6]邵瑞.中国媒介教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