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文化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本文系河北省社科联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303371)成果。

【文章摘要】

高校校园文化与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育人的一部分,与校园文化同样有着紧密的联系。校园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格,对在校学生甚至是毕业生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因此。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使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在高校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它与校园文化建设息息相关。校园文化集中体现着本校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包括除了物质之外的所有东西,是学校发展进取的精神支柱,也是学校精神和进取的发展依据,平时表现在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和工作习惯等方面。高校的校园文化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也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性格成长与人格培育。校园文化多数以校园为空间载体,包含校园人文精神、高校文化、本校制度、特色习俗和其他特定的文化整合为一个整体。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界定,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行如下表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高校中的所有教师和学生,培育其树立正确的观点,坚定正确的立场,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建设目标奋斗,无论是在当前阶段,还是为了长远的建设目标努力都牢固树立正确的立场和观念。它具有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高校党委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1 校园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1校园文化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规范作用

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则和条例的控制一般依靠校规校纪来实现,这种规范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这不同于校园文化的无形控制,它是一种硬性的约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校园文化表现为规范的软约束,它以无形的力量对全校教师和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行为上的规范。老师和学生的个人行为在学校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体系内部,一旦他们的行为违反了这个标准,他们会内疚。在这个意义上说,软约束比硬约束更具生命力,更有效。

1.2校园文化在高校中发挥着凝神聚力的作用

校园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对培养师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体现本校文化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以及专业色彩浓厚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对本校的认同感,通过各类竞赛激发师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学校的凝聚力在这些文化建设活动中不断增强。

1.3校园文化在高校一直发挥着育人功能

每一届的新生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感受到校园的文化,并且通过与学校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每一届的新同学和教师无意识的受到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并逐渐融入校园文化,成为该文化的重视拥护者,并且从观众成为校园文化主角。

高校的校园文化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中心。高校中各个教育主体,尤其是团委、学生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与实践活动,将高校的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参与各类校园活动,潜移默化的成为校园文化的支持和倡导者。校园文化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指引学生成长、成才方向的指针。

1.4校园文化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的传承和发展

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精髓可以通过学生不断传承,不断影响着的每一届学生,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校园文化被不断被赋予崭新的时代精神,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大学校园文化通过不断与社会环境进行信息交换,在保持自身有序性的同时向更高层次发展。此外,高校自身发展的同时还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社区中的一员,本校内的文化影响到当地的精神文化,优秀的校园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大学区社区的文明进步。

2 增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的一种“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的隐性的文化的特性,使得它需要依托各种载体得以实现。通过学生的心灵与思想,发挥教育作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正视校园文化的强大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充分利用高校各类载体,形成高校的办学特色。

首先,高校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本校的校训和校风,设立科学的奋斗目标。高校应当以校训、校风为载体,形成本校的校园精神文化。 每个高校应围绕本学校精神文化,进行校园文化、班级文化以及校园社团文化进行建设,培育本校特色和优良传统的人文精神,学校的管理层和教育一线工作者的采取文化活动和行动。高校应对未来目标开展研究,树立合理的目标,力求建立一套合理、深入人心的奋斗目标。

其次,高校应当以制度建设为载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文化应当遵从本校的基本制度,将硬性指标变成行动指导。充分发挥软制度的规范作用。通过内在思想理念的改变,在维护学校秩序。高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要有序和有效的开展,其目的在于加强制度形式,实现精神文化的内化。加强高校文化建设,首要致力于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对制度系统本身进行科学合理性的评价。

最后,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全方位挖掘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和意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如学雷锋、开展军事训练,“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进行革命历史教育,祭扫烈士,从这些活动中学习,让每个人都参与各种活动,实现学生在活动中精神境界的提高与升华,改变原有学习和休息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以多重角色的课余生活,懂得国家历史,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进步,丰富大学生思想,提高文化意识。

3 发挥校园文化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每个人都是在现有额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和周围的环境关系密切,高校中的学生和教师也是一样的,他们的言行思想无一不受到周围文化的影响。本校的校园文化往往决定了本校特色的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他们的心理特征就是在校园文化的无形的手的指引下,逐渐趋同。

这种无形的校园文化力量,它渗透于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身处在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力量之中,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渗透到校园文化的精神所改变,尽管这个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渗透。这个过程中高校主体的思想和价值观都会随之发生改变。校园文化具有独特的思想接触,加上它所具备的文化的潜移默化的特点,辅助者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这些也主导着高校的其他工作,共同来完成高校的育人任务。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完全建立时期,他们要求独立,要求平等,要求思想上的自由。这些特点都要求高校的教育思想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以尊重学生为基础,了解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差异和需求,与学生探讨共同关心的话题,包括各类社会和校园热点问题。以平等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对话,刺激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逐渐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

目前,世界文化处在高速繁荣,开放的大发展时期,世界文化日益多元化。高校应该积极构建全新的管理格局,开展全员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考虑学生的乐趣和关注点,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原有的说理式教育,开展体验式教育,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将课堂从教室搬到社会中。

增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进行新机制的建设。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需要高校教师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教育者以及管理者需要讲真话、办实事,不仅以理服人,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还要以情动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冀生.现代大学文化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计红.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途径探究[J] .民营科技,2008.

[3]郑春.邹论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 .企业家天地,2007.

[4]赵沁平.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7

[5]罗浩波.对校园文化问题的哲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1991.

[6]胡建.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1.

【作者简介】

温斌,(1979.9--),男,汉族,河北临城县人,硕士研究生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