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自恋文化研究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到高校和师生进行交流时,多次强调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的重要性。然而,自恋文化伴随着自媒体悄然而生,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本文从大学生自恋文化的含义、表现加以论述,指出其成因并提出对策,引导他们善纳自恋文化,准确自我定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 自恋文化 理想信念教育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青年又处在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其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关键。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微信等自媒体快速发展,自恋文化在大学生中迅速流行起来。在其影响下,“我”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部分学生逐渐忽视对他人的关注、对集体的贡献,甚至对理想信念的内涵、塑造存在疑问。然而,自恋也不尽然是负面的,适度自恋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自我价值不可或缺。笔者拟从如何正确认识、对待自恋文化角度作一阐述。

一、大学生与自恋文化

1.自恋。自恋一词已经红遍大街小巷,无论是在地铁上,在办公大楼中,还是在我们随身携带的手机里,你都会不自觉听到、看到这两个字,甚至习以为常,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难发现,自恋常与“哗众取宠”比如玩自拍、直播失控等联系在一起。不可否认,它具有一定的负面性。然而,对它全盘否定,也不可取。自恋不全是性格缺陷、人格障碍的行为展现,也不是由于自媒体快速发展而滋生的文化现象。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乔纳森·布朗(Jonathan Brown)指出:大部分人不认为自己只具有普通水准,他们认为自己异常出色、独一无二,这就是“优于常人”效应①。可见一般人都会自恋,这是一种普通而正常的倾向。而自恋是利是弊,取决于如何看待自己。

2.大学生自恋文化。从2016年9月开始,“95后”将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按照本科生18岁入学、22岁毕业的大致规律,截取新学年第一学期这个横截面,得到的是18—21岁年龄段,也就是出生于1995—1998年的大学生。2015年发布的《“95后”橙皮书》社交网络报告显示:近70%“95后”是重度手机依赖症患者,使用QQ、微博、微信交流频繁,即使面对面,他们也热衷于在网络上的互动;自我意识强,注重个人隐私,强调自我空间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校园生活充满新鲜感,对未来社会满怀期待,渴望展现自己。然而,现实与理想之间不免冲突,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独立处事能力,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易受到冲击而一蹶不振。自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合理宣泄情绪的途径。大学生不仅可以快速浏览信息,与他人互动沟通,还可以作为信息发布者,通过分享自己的“日常”以获得粉丝和点赞,有些甚至以“网红”为目标,来实现虚拟的自我价值。加之他们的心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影响,无意识、自发地引起类似的行动,自恋文化潜移默化地在大学生中间得以发展起来。

由此可以归纳出,大学生自恋文化是指:以自我为中心,高度关注自身,意识和眷恋着自己,并以某种理想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思想活跃,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怀疑精神和创造能力,却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二、大学生自恋文化的表现

1.过度关注自我:大家快来看我。从过去“吃了吗?”到现在“你最近又瘦了!”的问候变化,可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们的关注点在变化,将目光投向“美感”、投向精神世界,开始围绕自身展开思考。从广告词“你值得拥有”到电影“私人订制”,再到各大养生、美妆、旅游电视节目铺天盖地,无一不透露着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当代大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重视自我空间的同时,最大的忧虑不是被他人窥视,而是无人关注,其背后隐含着浓厚的自恋文化:为自己而活,渴望在人前表现,需要借助他人来肯定自己。尤其是处于青春期、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与赞美,而当现实无法满足时,则容易转向网络,发布自拍就是大学生自恋文化的表现方式之一。他们竭力展现最完美的自己,久而久之,仪式化的自拍终究只能用来取悦他人,忽略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最终,在假象和他人的评价中丧失了自我审视的能力,渐渐失去了自我。

2.忙碌与迷失:你我都是媒体人。当有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后,人们开始利用每个时间间隙查看、发布信息,太多未经筛选、未辨真伪的信息充斥在生活中,有时在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后,甚至都可能想不起来为什么要关注。刷屏、热搜的信息填满了生活,每个人都停不下来,忙碌而迷失。而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判断力不够,无法清楚地辨别真伪,其实这些制造出来的“美好”可能全都是泡沫,一触就破。离不开手机的大学生,时不时要发个定位刷一刷自己的存在感,花费大量时间来打造自己专属的主页或者空间以获得更多的点击率和点赞,浏览搞笑段子、鸡汤文等来排解内心的苦闷空虚。长此以往,他们沉溺于自媒体构建的美好、虚拟世界,而现实社会中的任何规章、制度对大学生而言仅仅只是摆设,说话做事只会从自我出发,有困难时只会一味索取,更不用提为他人、集体和社会作贡献了。

3.依赖与孤独:消失不见的亲密关系。“从前車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传统社会中,远距离的人际交往是通过车马、书信来维系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时亲密关系一般都圈定在有限的地域里,产生于血缘、亲缘、地域等现实的社会关系之间,朋友圈子小,人际交往范围窄。高度自由开放、互动性强的自媒体打破了心理的、文化的、社会的那些有形与无形的障碍,人们不仅能即时互动,自由地交流意见、表达情感,还可以线上线下一起娱乐、学习。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只要在个人主页上发布、更新,“好友”点击即可得知,并且加以评论、表态和转发。可是两者之间的距离拉近后,真的更亲密了吗?在某种程度上,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自我利益至上的大学生,他们是没有办法与他人维系长久、亲密关系的,更何况是在能用虚拟身份、不需要掩饰自我的自媒体上。长此以往,大学生自我至上的观念不断膨胀而又依赖他人,他们的眼中只有自己,表面维持着“好友”关系,实则内心孤独空虚,最终导致亲密关系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不见。

三、大学生自恋文化的成因

1.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教育方式不良。俗话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我国大多数传统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母爱如同流水一般细腻柔软,父爱则如同山峦一般深沉伟大。在中国家庭中,母亲往往扮演着“慈母”的角色,教育子女时比较有耐心;父亲则常常比较严厉,表现出一种权威感,默默给予子女支持和帮助。相关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子女人格特质的形成和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子女投入更多的情感、理解与支持会促使子女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相反,则易导致子女人格特质的偏斜。当代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总体上以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温暖型为主,但同时兼具着过度保护的成分。大学生是父母甚至整个家庭的中心,他们往往被父母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父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子女,事事以子女为中心,使他们过度地关注自我。

2.学校环境因素:校园文化建设滞后。大学校园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古今中外种类多样的文化思潮在这里碰撞交融。这时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没有随角色顺利转换,容易受到冲击,在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模糊不清的状态下产生心理焦虑,因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刻不容缓。目前,不少高校在建设校园文化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重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忽视培育文化氛围,比如投入大量资金新建办公楼;重视师资力量引进,忽视提高教师个人素质;重视校园规章制度建设,但缺乏有效管理且存在形式主义,比如校院组织管理主体不分明、分工不清,学生干部很多却无人干实事;把校园文化活动等同于文娱活动,甚至以送小礼品、加分等来吸引学生,弱化了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

3.社会环境因素:自媒体普及和催化。随着信息化技术大发展,信息流动空前便捷自由,个人的话语权得到解放,没有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自由,更加有个性。个人既是互联网上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发布者,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主体。与此同时,个人价值的发挥和自我的实现也更加被重视,加之社会文化中倡导个性彰显,大学生开始寻求个性解放、与众不同,甚至追求特立独行。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将目光转向自身,渴望展现自我、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然而物极必反,如果过分随心所欲,追求个性、自我解放,往往会“掉粉”“招黑”。这样不仅没给大学生带来精神放松和享受,还加深了他们的负能量,影响到日常交往,屡屡碰壁。于是他们再次投入自媒体平台,以证明自己,进而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泥潭,无法自拔。

由此可见,自媒体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同时,无可避免地滋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文化,而当个体性的自恋行为与自媒体碰撞,导致自恋文化日益盛行,甚至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四、在化解“自恋”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正确认识自我,善纳自恋文化。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样也是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挖掘自己潜力,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阶段。被称为“新新人类”的大学生,在市场经济这个易引发不确定性、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负面影响的大环境下,也容易产生困惑和苦恼。自恋文化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产生迷茫、怀疑甚至是心理障碍。有人说“远大的理想信念是有害的,没有现实意义的”,而事实上,远大的理想信念为大学生的经验提供了深度和生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大学生还不能全面认识自我,容易把自身的需要和理想信念对立起来看。因此,当代大学生要转变固有观念,不是根除自恋,而是学会欣赏,主动吸收自恋积极的一面,转化为正向精神动力;准确自我定位,学会主动思考、实践,进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重视家庭教育,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没有正式的教学计划、严密的组织、完善的系统,而是建立在一定血缘关系的基础上,融于家庭日常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展开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庭教育范围广泛、内容丰富,而家庭成员的亲身示范、情感交流等等都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产生直接作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其天然的优势,但也有着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必须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正面影响,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实际需求。与学校教育的教育目标一致,家庭教育也是为了培养优秀人才,但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学校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智育,常常忽视了他们的人格养成,忽视理想信念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大学生不用掩饰自己,可以展现其真实的一面,加上父母更加了解自己子女的个性特点,由此,父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教育,通过日常生活、情感交流给予子女积极、正向的影响。

3.加强理论学习,创建健康校园文化。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及互动程度,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随着新时代的变革和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单向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无法满足大学生多样的需求。教师应适时转变教学方式,充分考虑自恋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新变化,真正做到以學生为本。校园文化是每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其特有的文化现象。不同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大多实行的是寄宿制,大学生的基本活动范围都是在校园之内,可以说每一位大学生都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向上奋进的精神状态,推动他们追寻美好的目标与理想;相反则呈现出颓废懈怠的状态,易使其迷失方向。在不同内涵的校园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因此,高校需要转变思路,将学校的发展规划、自身办学特点和理念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通过柔性的管理风格,关注其内心真实需求,加强感情疏导,积极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

注 释:

①“优于常人”效应:与普通人相比较,人们倾向于过高地估计自己经历一些常见事件的可能性,即人们对自己的未来不切实际的、盲目的乐观。

责任编辑/陈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