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历史长河的对话

摘 要:严格说来《艺术家》并非是对传统默片的复制。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对好莱坞经典情节、剧情进行“复古”的大胆尝试,既考虑了现代观众的品位与观影习惯,又不失真实地对20世纪20年代末电影因技术而产生重大变革的好莱坞时期进行再现——跨越八十余年,与当年新旧交替所产生的阵痛和彷徨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诗性的怀旧背后是对当今与未来电影艺术的谨慎思考与深层探究,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经典艺术致敬。

关键词:《艺术家》 默片 经典

第 84 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艺术家》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五项重奖,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赢家。这部采用荒废多年的黑白默片形式拍摄的影片也使电影界时隔八十余载后重新提及默片电影美学。有趣的是,其创作时间是自《阿凡达》以来,3D技术日嚣尘上,技术改变或创造新的电影美学的呼声层出不穷的2011年,如此时机显得导演的创作动机相当“不纯”,与其说这是对奥斯卡的一次试探性的投机取巧,不如说这是技术垄断下电影人严肃认真的人文思考——技术革新并不代表电影 “幻象式”这一本体属性的改变,重新审视电影艺术的传统手法,去粗取精,才是维系这门艺术长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一、《艺术家》与传统默片的联系

1.温暖而非猎奇 本片讲述1927年的好莱坞,著名男演员乔治·瓦伦丁和想要进军电影界的平民女孩米勒一见钟情,米勒在乔治提携下逐渐成名的同时,乔治却由于拒绝接受有声电影即将取代无声片的事实,被电影公司解雇。他企图独自投资拍摄默片,以证明自己的艺术价值,结果恰逢经济大萧条时期,遭遇惨败。经历了颓废、焦躁以及自杀事件之后的他最终接受了已成为巨星的米勒的帮助,并且也接受了有声影片。在一片欢呼喝彩声中,乔治与米勒主演的歌舞片放映,宣告新的电影时代的来临。这是典型的好莱坞式的情节剧再现,导演创作剧本时曾提到大部分经典默片都采用了情节剧的叙事模式——依赖故事的曲折性吸引观众,靠情节的内在驱动力以及人物塑造的丰满性取悦大众,使观众的情绪跟随剧中人物的命运跌宕起伏,最终得到情感的宣泄。

在电影诞生至今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电影的类型也在逐步变化。现代观众无论是对各种镜头语言的熟悉程度、对人物造型的审美态度,还是对叙事结构多样化的接受程度都已经远远超越了电影最初呈现的单一性。观众见多识广,更加敏锐和聪明,各种视听奇观往往已不能达到猎奇的效果,加速频率的审美疲劳几乎成了电影创造各种“奇葩”的外在推动力,让创作者们无一不绞尽脑汁,只求达到惊奇、惊艳甚至惊悚至极的效果,仿佛这样才能凸显不同,满足观众一时的谈论欲望。

《艺术家》反其道而行之,其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力求“怀旧”,如同默片时代惯用的在女演员轮廓外打上一层迷雾般的柔光,使其显出高贵如珍珠般的光晕,只有此时,才让人感受到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提到的Aura也许不仅仅存在于传统艺术,电影当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这种沉静而温暖的高洁。

在此我们必须提出,《艺术家》中体现的怀旧,并非其他很多影视作品中造作的商业性质的“复古”。那种复古体现的是物质性的奢靡,是迎合观众对于未知历史的充满欲望般幻觉的一种猎奇(如《黄金甲》中的大唐盛世,如大量旧上海黑帮片中十里洋场的糜烂奢华、腐朽之气),观众往往沉浸在华丽的物恋感受之中,这种消费性质的庸俗化怀旧往往成为炒作的催化剂,是商业上的诡计而已。《艺术家》之所以温暖,是在于它怀旧的诗兴,重在思考电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体现一种终极关怀,回顾历史,着眼于现在,并展望未来。

2.熟悉而又陌生 在《艺术家》中,我们总能找到好莱坞全盛时期的影子。除了情节本身以外,时常有类似的经典片段让观众回忆起有关好莱坞的点点滴滴。自影片开场响起,《艺术家》带着我们集体回头,《雨中曲》《佐罗》《一个明星的诞生》《日落大道》《人猿泰山》等一系列的经典默片在影片中依稀显现。表现乔治夫妻逐渐疏远冷淡时,我们看到了《公民凯恩》最负盛名的剪辑手法;结尾男女主角共跳踢踏舞的场景可以说是好莱坞曾经名噪一时的歌舞组合弗雷德·阿斯泰尔与琴吉·罗杰斯的翻版;片中聪明伶俐的宠物狗杰克或许是导演在向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致敬,当然也让人想起卓别林的《狗的生涯》;而米勒唇边的美人痣以及俏皮的小白裙无疑是对玛丽莲·梦露的特别追忆。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影片的内容,还有我们观看默片的那份记忆。

《艺术家》对经典的膜拜,还在于创作初期就已经无处不在的渲染情怀。此片导演做了大量的有关好莱坞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研究,于他而言,此类研究并非为了再现一个历史复制品,而只是创作与想象的起点,就像是房屋的地基。拍摄阶段,为了制造怀旧而典雅的情绪,他曾在片场播放大量好莱坞四五十年代的音乐:Bernard Herrmann、Max Steiner、 Franz Waxman、《日落大道》和《往日情怀》等的原声。音乐的作用在于帮助演员寻找情绪,从导演访谈录里我们可以看到,他要求演员尽量忘却对白与台词,这于默片时代的演员来说并非难事,但经历了八十余载的发展,电影演员早已适应当今的有声技术,尽可能还原当时的表演风格显然不易。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讨,他们依然很容易将自己长期以来的表演风格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对成熟的演员更是如此。因此,强烈时代感的音乐使演员和表演的关系变得不同,变得更加敏感、亲密和直接。音乐对导演和演员的启发功不可没,也正是如此精细的准备和创作过程,才让我们观看《艺术家》时,感到似曾相识,丝毫不会有违和之感。

然而《艺术家》毕竟不是一部模仿片,导演阐述中也曾说过“我的影片并不是要复制真相,我不是一个自然主义风格的导演。我感兴趣的是把显示风格化以及调配符号的可能性”①。在考虑到现今观众的观影习惯之后,导演采取了更为折中的方式进行场面调度以及摄影技巧,这种熟悉而陌生的方式为观众带来了各种别样的感触,是蓦然回首后的惊艳,是追忆似水年华的美好,更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叹息。

3.光影下的敬礼 为尽量符合默片的风格,导演特意采取了彩色胶片拍摄再洗成黑白片的技术,并模仿了20世纪20年代电影的解析度。此外,拍摄期间运用22帧的速度,既避免了电影开始之处放映时演员天然带有的行为笨拙不流畅的感官,又退却了如今观众所熟悉的应接不暇的闪回式的快速画面,尽量还原默片时代才有的优雅中带着急促,沉默中透露俏皮的风格。

导演特意运用默片时代常用的淡入淡出、叠画的方式进行转场;采用大量传统蒙太奇形式表现此片的视觉艺术,如米勒的钻石高跟直接切入到乔治破烂的皮鞋的相似蒙太奇;将很多人说话、大笑的嘴用积累蒙太奇手法剪接在一起等等,让我们集体回顾属于那个年代独特的光影。

二、《艺术家》与传统默片的区别

1.呈现即讲述 默片时代,离不开插卡字幕(intertitle),这是指随剧情发展,为了对观众进行必要的提示,而插在幕与幕之间的角色台词。这门视觉叙事艺术,基本上是靠演员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讲述故事,当然,这也是当时电影人引以为豪之事。据称默片时代的剧作家都会在“书桌前悬挂一个牌子,上面写道: 用道具来说话! 用形体来说话(Say it with props. Say it with action)”②,可以说有才华的导演们最深恶痛绝的就是用插卡字幕破坏表演的流畅性,这符合巴赞所提出的真实电影审美观,默片实际上更能够保持真实的暧昧性,因为观众能够依照想象,在头脑中为角色配音,在这一点上,受众观感的自适性是介于文学语言与当代电影语言之间的。因此,就运用理解力和想象力完成对电影产生幻觉的层面上来讲,默片提供了更加个人的体验过程。

然而《艺术家》却在插卡字幕的使用上显得别具一格以及富有“心计”,除却本身应该起到解释作用的字幕以外,甚至运用了稍显多余的字幕提示,其实这是更多的加入了现代电影的隐喻手法。以下将对《艺术家》中的文字使用做一详解:

首先,大量有关“讲”与“听”的词语暗示。开篇男主乔治在戏中戏被严刑逼供时字幕显示“我绝不说话!一个字儿都不讲!!!”(I won’t talk! I won’t say a word!!!)此处运用三个惊叹号,既表明了男主所演角色的坚定,实则也暗含男主本人对无声时代的捍卫。而逼供者两次使用“speak”,甚至第二次使用大写全拼的方式(SPEAK),其实已点名主题,这是一个关于“讲话”的故事,而silence、sound、talkie、talking等等一系列词语反复出现,并非是导演词穷,而是对主题进行强化。影片14′20′′出现的镜头,是男主与宠物狗的合影上有男主俏皮的笔迹“Woof!”(小狗的叫声),其实暗含此时默片的霸权,至少在男主心目当中,无声时代、乔治本人的时代,都是毋庸置疑的强势。

其次,选词精辟,且不同言语间相互照应。当米勒用轻蔑的表情戏称跟自己一起上楼梯的年轻男孩儿们为“玩偶”(toys)时,当乔治为自己力争,宣称自己不是“牵线木偶”(puppet)而是艺术家时,当米勒接受采访,意气风发地告知记者:默片时代的演员们不过是在屏幕面前做做鬼脸(mugging)时,作为演员,尤其是无法适应时代潮流的演员的无奈和悲凉被戏谑地表达出来。电影用词的精辟还在于对“观众”的表达上,电影观众的单词很多,有viewer、movie-goer、Les spectateurs等等,而在米勒接受采访时却选用“audience”一词,其实暗含有声时代的到来,观众更多的是在“听”而非“看”表演,这是一种新的感官刺激出现的强势体现。

最后,言语无处不在,代替插卡字幕进行呈现。即便不是插卡字幕,导演也别有用心的插入与叙事情节相适应的文字。譬如开篇乔治步入放映大厅台后时路过高悬在墙壁上的那句醒目标语——“幕后请保持安静”(Please be silence behind the screen)(3′46″);又比如以旋转的报纸杂志形式出现的有关米勒新进有声片与乔治自费投资的无声片的评论对比(40′01′′至40′25′′);再比如乔治落寞的离开拍卖会现场,街角酒吧名字“lonely star”(60′00″)等等语言文字的出现,避免了过多使用插卡字幕造成的视觉疲惫感,增加了镜头语言的多样性表达,更接近于现代观众的审美感受。

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的使用在《艺术家》中,已超出了传统默片中对观众进行叙事情节解释的作用,且摒弃了传统默片中破坏电影整体流畅性的担忧,反倒是通过强调性提示、多样化表现以及刻意增加的方式,解读了有关电影的更多更复杂的背景资料,增加了电影本身的情绪渲染,甚至加强了叙事结构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2.梦幻也真实 《艺术家》的出彩之处,还在于其在结构和表达上注入了现代元素。叙事中影片采用了嵌套式戏中戏的表现方式,并多次在影中之影(如《俄国情史》《爱之眼泪》《爱的光芒》等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复调式地展现男女主人公爱情发展的线索。而其表达乔治梦境时运用的超现实主义手法,虽对早已熟悉各种视觉奇观的现代观众来讲不足为奇,然而出现在一部黑白色调的默片形式的电影当中,就让人倍感惊喜。此外,导演刻意为之的表现空间扭曲变形和倾斜的拍摄手法,也让观众身临其境,对乔治心理世界的崩塌感同身受。而这种形式与内容惊人的合拍,毫无任何突兀之处,实属导演功力了得。

《艺术家》主题虽然采用了好莱坞经久不衰的情节剧叙事模式,但却并非是简单而传统的爱情片。如果说发生在同样背景下的经典影片《雨中曲》,是用饱和的色彩和振奋的心态,喜气洋洋地迎接一个新的技术时代的到来,那么《艺术家》带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那个年代独有的纯真爱情,我们更多的感受到了残酷的现实——美好的梦幻背后,有着时代更迭的苦痛、尊严的丧失、抉择的艰难和壮士割腕的妥协。在这部号称为音乐喜剧的电影背后,有着一种苦中作乐的哀伤,隐含着更多的人性思考和无限的唏嘘感慨。

3.寂静与喧嚣 当然,真正意义上完全区别《艺术家》与传统默片的地方,在于其无声与有声的精巧结合。例如在表现乔治梦境的那一场戏中,他看了有声电影后,回到自己房间,发现所有的物品都能发出声响——玻璃杯放置声、车水马龙声、狗叫声、电话声……所有声音掺杂呼应,让他莫名狂躁,甚至一片羽毛掉到地上都能发出轰然巨响。这种突如其来的音效介入,打破了观众已经形成的默片观影状态,强大的听觉冲击对比,将一个习惯于静默的“哑巴”演员对有声时代的恐惧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影片最后,乔治和米勒用踢踏舞方式连接了无声和有声时代之后,说出了全片唯一的一句话“with pleasure”,影片也以有声电影的方式结束,标志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导演在默片中插入声效的作用,显得非比寻常。

三、跨时代的对话

现代技术有着太多的陷阱,很多人因为急速变化的世界而感到恐慌。《艺术家》并非宣称默片才是唯一正确的电影艺术,更不是对数字时代的宣战。在导演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看来,“好的电影是时刻提醒人们为何爱电影的电影”。怀旧而非守旧,驱动他拍摄这样一部影片的是他对现代化的忧思和谨慎,是对何为真正的电影艺术的反思。

选择与八十年前的经典进行对话,让人们重温那个用手势、眼神,或是微耸双肩、轻佻眉毛,或是唇边含笑便能展现复杂与魅惑的幻影世界。在那里,一个滑步便能制造浪漫,腮边点痣便是调动情思,美好而含蓄,纯真又俏皮,爱便是艺术的起点与终点。

《艺术家》没有华丽的炫技,不制造夸张的声色迷雾,有的只是干净与质朴,细腻和从容,却依然不乏真挚感动,沁人心脾。

① [法]菲尔·赛姆斯:《〈艺术家〉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访谈》,曹轶译,《世界电影》2012年第3期,第176页。

② 张欲晓:《〈艺术家〉:向默片时代的致敬》,《电影文学》2012年第21期,第96页。

参考文献:

[1] 王.还原默片本来面目[J].现代电影技术,2011(4).

[2] 张妮.电影与文化怀旧——以《艺术家》《我与梦露的一周》为例[J].电影文学,2012(21).

[3] 孙萌.轮回的路径——从《艺术家》与《钢的琴》看诗兴怀旧电影[J].文艺研究,2012(8).

[4] 邵吟筠.不如来跳舞——《艺术家》中的身体叙事[J].当代电影,2012(7).

[5] 黄框字.电影默片话语特征论析[J].开放时代,2001(6).

[6] [法]菲尔·赛姆斯.《艺术家》导演米歇尔·哈扎纳维希乌斯访谈[J].曹轶译.世界电影,2012(3).

[7] 张欲晓.《艺术家》:向默片时代的致敬[J].电影文学,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