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格力的未来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itzk/itzk201420/itzk20142023-1-l.jpg
  就产品功能性而言,格力差不多将空调做到了极致,无论节能、静音还是产品耐用性,都极为出色,这是董明珠一直倡导“工业精神”的结果。但今天,格力仅凭这些显然还不够。
  企业经营是一场马拉松
  今年,格力中央空调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光伏直驱变频离心机组、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等系列“国际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进一步拓宽市场份额。同时,格力也拓宽了产品线,其小家电产品步入正轨,格力旗下的生活电器品牌“TOSOT”(大松)推出了“不用插电的电风扇”、“苹果电饭煲”、净水机、空气净化器等多款新品,预计会对格力业绩增长提供支援。
  从格力上半年财报可以看出,新进入的生活电器领域,实现10.2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41.9%。同时,生活电器的毛利率也升至25.9%,未来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有家电分析师指出,小家电领域之前是美的的强项,现在格力进入,凭借高品质以及强大的优势,可望在高端市场分得一杯羹。
  格力仍是中国的标杆型企业,经营质量最好的家电企业,这种局面并不会因为格力发起价格战,而发生根本性改变。价格战对格力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对消化库存、促进全年营收任务的完成具有积极意义,但多年来苦心孤诣营造的的“高技术、高品质、高价位”形象,或许遭受冲击。
  虽然这次价格战是直接由“铁娘子”授意,但各地分公司在执行上显得简单粗暴。记者走访中发现,格力各地分公司宣传用语显得较为短见,比如,“最大价格战”、“20年来最大价格战”、“打垮美的”,图一时快意的宣传用语,给人“格力急了”、“格力空调不好卖”的感觉。
  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能促进一时销量,也能对品牌形象形成永久性伤害。中国彩电企业、手机企业在这方面有惨痛的教训。一味比谁的价格更低,最后导致无法形成品牌溢价。
  “企业经营是一场马拉松,而非100米冲刺,比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跑得远。长跑最关键是把握节奏,平静心态,调匀呼吸,有快有慢,快慢结合。以百米冲刺的心态跑马拉松,极有可能中途栽倒。”广州某家电卖场的总经理告诉本刊,“近年来,‘快鱼吃慢鱼’观点,备受企业家追捧,每个人都着急慌忙地往前跑,结果却甚少沉淀出基业长青型企业,足以引起格力深思。”
  企业经营最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包括务实的企业文化,扎实的产品创新能力,以及卓越的品牌形象。规模是经营的结果,而非目标。长期以来,中国企业错置目标与结果的关系,误将结果当目标去追求,导致在长跑过程中出现差池。
  智能化困局
  掌握空调的核心技术,这是格力引以为傲的。但今天,传统家电制造业的挪腾空间越来越有限。格力对互联网的威力熟视无睹,认为互联网思维都是“纸老虎”。当长虹、海尔、TCL在智能家居领域汹涌来袭时,格力反应较为迟钝。
  在新经济时代,虽然技术依然是企业的奠基石,但沉迷在技术优势中不能自拔,就会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节能、环保、静音……这些格力引以为傲的东西,未来在整个行业都会普及,不再是技术难点。家电行业已有前车之鉴,松下、夏普、索尼等靠技术立身的企业,今天都元气大伤,三星也在走下坡路。
  “空调产品诞生100多年以来,始终围绕制冷/制热技术进行机械层面的改良,无革命性技术出现。”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体斌说,“变化不大的时代,格局决定趋势;变化剧烈的时代,趋势决定格局。”在他看来,智能空调将是下一个风口,通过这个通风口,就有可能卷起那些传统大佬。
  空调界几年没有大的技术革新,从定频到变频后,制冷/制热技术驱动有瓶颈,固守传统就会不进则退。刘体斌认为,空调的智能化是一次意识形态的革命,将从产品层面席卷至产业经营模式、商业模式,所有企业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智能化时代最大的特点是,机器能了解人们的需求。无论老牌空调企业宣称它的技术有多领先,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吹久了就会头晕、打喷嚏、腹泻。在传统的工业思维下,机器的制造首先想到的是国标思维,只想着怎么制冷、制热和节能就OK了,并未考虑到人体舒适性。进入智能空调时代,人们的需求层次将极大的丰富,要求更高,一项技术独步全球的时代,将一去不返。未来,空调更聪明、更人性,会知道主人的喜好。空调行业将迎来个性化、定制化时代,这对传统工业思维的格力是一个挑战。
  遗憾的是,在智能化上,格力并无太多沉淀与准备,直接导致在智能化转型这一局,身为全球空调领军品牌的格力,落在了竞争对手的后面。而且,格力是对传统渠道依赖程度最高的家电企业,在电商的布局上走得太迟缓,更让人为其未来担忧。
  曾经创造无数辉煌的格力,能顺利走到2000亿元营收那一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