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教学法”教学流程

“六步教学法”教学流程 “六步教学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可分为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6个环节。其中前3个环节为辅导环节(约1分钟左右),后3个环节为主要环节(约44分钟左右),下面介绍各个环节的一般操作要领 一、 板书课题 三言两语引入,板书课题,或直接板书课题。

二、 揭示目标 在“自主学习”前,提示学习目标或教学目标,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究性学习。

操作要领 揭示目标的方式中学及小学高年级可用投影仪或小黑板出示。小学低年级可为教师口述,确保每个小学生听得懂、记得住。

文化课揭示的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知识、培养能力方面的,至于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应由教师把握,靠教师的形象、气质、情感、教学艺术甚至教师的一举一动等渗透进行,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教学目标的内容。

要从实际出发,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求能当堂运用,形成能力,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目标不能搞偏,搞错,防止把语文课上成政治、常识课、把政治课上成语文课。

1、 教学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2、 揭示目标的时间要适当,要让学生能够认真看懂,不要急于切换投影。

3、 揭示目标时,教师要讲究艺术效果,注意感情投入,诱导学生认真明确要求,教师不宜节外生枝,做闲事,说闲话。

三、 自学指导 揭示目标后,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自学指导的方式中学和小学高年级常用屏幕出示,小学低年级可教师口述。自学指导一定要具体,让学生明确4方面的内容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方法、自学的时间、自学的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这样,自学就好比准备打仗,让学生立刻紧张地思维,提高自学效率。

操作要领 1、 自学内容。一般教材中有不少的知识是旧知识,新知识不多,因此,自学的内容应引导学生看新知识的部分,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重点看。例如,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引导学生看例题中列方程部分,对解方程部分不要求看,因为解方程的方法已学过。如果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为一次性学习;
如果教材内容多,可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讲清楚自学的内容(或范围)。

2、 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怎样干好,就怎样干。一般先要让学生独立看书、思考,不宜边看边讨论。

3、 自学的时间。时间不宜过长,要让学生紧张、快节奏完成自学任务而不拖拖拉拉;
又不能时间过短,让学生有认真看书、思考的时间,切不可走过场,因为,看书是练习、更正、讨论、当堂完成作业的前提,一定要讲究实效。中学尤其是高中,学生看书时间可长一些,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看书时间要短些,因为小学低年级教材内容少、小学生注意力持久性不强。

4、 自学的要求。即告诉学生如何检测。这样使自学变成了检测前的准备,使学生看书能够真正动脑紧张地思维。

5、 教师要流露出关心、信任学生的情感。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愉快地自学,但语言要简洁,切不可讲闲话、做闲事,也不可让学生听无关的音乐,看无关的录像。

6、 先学 “先学”不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进行自学指导后,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一)“先学”这个环节一般包括学生看书和检测自学效果两个小环节。

1、看书。

“看书”是指在“揭示目标”、“自学前的指导”两个辅助性环节后,学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地阅读课本、思考或动手操作,并准备参加检测。学生紧张地看书,代替老师传授课本知识。

操作要领 1、 学生看书时,教师不宜多走来走去,不能在黑板上写字,不能走出教师,不能东张西望,要形成学生专心读书、思考的紧张氛围,教师对认真学的同学表示满意的神情,对不够专心的后进生,可以说上一两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促使其高高兴兴地认真自学,但教师的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 看书的时间也可以变动,如内容多学生没看完,时间可延长些;
如学生全部看完了,可以提前结束。

3、 检测(检测读书的效果)。

采用提问、板演、书面练习等手段检测,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

操作要领 1、 一般以书面练习为主。

2、 尽可能让后进生板演练习,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3、 教师要巡视,搜集学生有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
哪些属于新知方面的,这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哪些属于旧知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是次要矛盾。把“新知方面的”、“主要的”梳理、归类,为“后教”准备内容,这实际上是在修改课前写好的教案,进行第二次备课。

4、 学生扮演练习时,教师不宜辅导后进生,因为这既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独立学习的习惯,一会影响全班学生独立思考、紧张练习的效果。

(二)“先学”这个环节有时不分“看书”、“检测”两个小环节。

如语文、外语课上,一边指名读书,其他同学更正、讨论;
有时提问,其他同学讨论(说出错的地方以及“为什么”)。

五、后教 “后教”不是指教师教,,而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学生与学生互动,最后教师与学生互动,也就是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是“补差”;
同时,尖子生通过帮助后进生纠正错误,教学相长,更加透彻,的理解知识,增强能力,养成合作精神,有是“培尖”。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

(一)“后教”一般包括更正、讨论两个小环节。

数学课上学生板演后,就进行更正、讨论两个小环节。

1. 更正。

更正是指点名让学生上讲台上对做错的题进行改正,或对屏幕上出现的错题进行改正。

操作要领 1. 练习后教师要问发现错误的,请举手,这样就可以促使全体同学认真找错误,,还可以了解学情。

2. 在举手的学生中,要请后进生先进行改正。

3. 要尽可能让较多的学生更正。后进生更正错了,或者没有改出错误,再依次让中等生、较好的学生更正,这样有利于促使每个学生都紧张的思维;
绝不可先让好学生更正,或者一名后进生更正错了,就由老师讲(更正,说出理由)。

4. 学生更正时,教师要耐心等待,不轻易表态。

2.讨论 操作要领 1. 要尽可能让大家畅所欲言,必要时让大家争论。教师切不可一人回答了,不管对否,就迫不及待滔滔不绝地讲,以免学生不动脑,讨论流于形式,课堂气氛不活跃。

2. 要一类问题一类问题地讨论,便于归纳,避免重复。

3.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如学生说错了,就叫别的同学发言;
如学生说对了,教师表示肯定,并做适当的板书。

4. 教师该讲的要讲好,做到3个明确 明确将的内容。讲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疑难问题或练习中的错误。对学生通过自学已经掌握的,坚决不讲。若后进生做对了,说明全班学生都会了,老师就不要再讲了。若后进生做错了,引导中等偏上的学生分析, 讲清原因,引导更正、归纳。对个别或极少数学生知识回生的问题,可以个别课外补救。这样教师几乎成了哑巴,讲的内容就很少了,一般不超过五六分钟。

明确讲的方式。先兵教兵,后教师讲,一般先引导学生更正,再引导大家讨论,弄懂为什么。同学可以相互质疑、讨论,最后教师做出评价,一般予以更正、补充。

明确讲的要求。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答案,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要帮助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学生走弯路。

(二)有时后教不分“更正”、“讨论”两个小环节。

也就是将“更正”与“讨论”穿插进行,或者边更正边讨论,如外语、语文课上常通过提问纠正并说明理由。

六、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达到了学习目标,做到堂堂清;
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堂训练对已巩固所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达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减轻过重的课外负担,都是极为有利的。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操作要领 1、 课堂作业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 练习的内容是完成课本中的练习和习题,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要注意练习题要有代表性、适度和适量,确保能在下课之前完成,教作业本。

3、 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有时还有思考题。

4、 要注意矫正学生坐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5、 练习的形式则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得辅导学生,不干扰学生,学生之间不讨论,确保学生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教师如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不要随时指出,要留到课外辅导。

学生课堂作业时,如少数学生做得快,已完成了,教师可以先给他批改,还可以让他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以上六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只有做到“先学”、“后教”,节约了时间,让学生真正理解了,有了能力,才能做到“当堂训练”,只有“当堂训练”才能促进学生在“先学后教”时学得紧张、高效。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六个环节,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师运用时,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全过程都要知道学生自学,教师的“教”应该是在学生学了以后,针对发现的问题而进行的。但因学情不一样,科目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不同等等,教师必须灵活运用,做出相应改动,不要生搬硬套、模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