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基层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探讨基层产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分析产科专科护理风险因素。实施安全管理措施,加强风险管理,进行优质护理,关注孕产妇及婴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提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减少。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其结果直接影响到产科护理质量和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产科质量。

【关键词】风险管理;基层;产科;应用

医疗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医务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药物、环境、设备、医疗护理制度与程序等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的活动[1]。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共识。本文旨在分析基层产科专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寻求其防范对策,有效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同时也能积极提高基层产科安全医疗工作,从而提高产科质量。

1 产科护理风险识别

1.1 因产科并发症引起的风险因素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2]。如何有效地控制及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是产科医务工作者得亟待解决的问题。子宫收缩乏力占影响产后出血原因的首位,其次为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影响子宫收缩的原因有多种,如双胞胎、巨大儿、羊水过多等因素,生产时导致子宫肌纤维过度拉伸,胎儿分娩出后均影响子宫的收缩力[3]。剖宫产产妇均予以麻醉,麻醉易导致子宫肌纤维松弛,且术中切断子宫肌纤维这些均会影响子宫的收缩,导致出血量增加[4]。护理人员未及时协助产妇按摩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使积血尽快排出宫腔。未及时指导排尿等等。由于产后未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未准确观察记录出血量,如产后2h出血量达到200ml,未及时告知主管医生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如有产妇对出血过于紧张,护理人员应有效及时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因出血量增加而带来的风险。由于护理上的缺陷,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或有效的心理护理,就有可能发生危险。

1.2 产科专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

1.2.1 产科的特殊性 产科病区实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病区中有孕妇、产妇、新生儿,实行的是一种混合性管理[5]。随着社会的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病人的自我维权意识,隐私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因此,给产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病史、病情、产程观察等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对常规的产科护理规范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新生儿也是特殊人群,他们不能及时主动地向护士反映情况,全依赖护士的细致观察和护理[6]。由于产科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产科工作总是烦琐,产妇、新生儿情况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容易造成工作忙而乱,稍有不慎和疏忽,易引起差错和纠纷。不同的专科护理具有其特殊性,由于临床护士大多年龄小、年资低、学历低,专科知识更新较慢及经验缺乏或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就会产生护理风险。

1.2.2 产程观察过程中的风险 护理操作中的风险:产程观察。产程开始,这个时期是稳定孕妇情绪的关键,护士要做到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密切观察产程、胎心、宫缩、胎头下降情况,能识别异常产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因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孕妇的心理状态。同时在这过程中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及水分的补充,做好生活护理。热情关心孕妇,耐心细致地讲解产科生理、新生儿母乳喂养知识,协助孕妇尽快认识分娩是生理现象,在分娩过程中部分产妇因疼痛而喊叫或者挣扎,而护士心生厌烦、语言不礼貌、态度差, 都会给医疗纠纷埋下隐患;护理人员在给新生儿洗澡时, 如果不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就会存在擦伤、烫伤, 极易引起纠纷事故。

1.2.3 孕产妇及婴儿用药护理中危险 孕产妇及婴儿用药,在产科护理中非常重要。临床上使用药物虽然品种不多,但基层产科以流动孕产妇为主,年龄小,学历低基本以小学及初中居多,健康知识缺乏,家属普通话交流都有点困难。因此导致婴儿用药剂量错误及用法指导不清。甚至产妇外洗药物误认为口服用药,具有相当大风险。如果没有良好的专科知识及耐心的宣教及标住不清,就随时有可能用错药。健康教育更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足够的耐心,才能给孕产妇及家属做好宣教。

1.2.4 沟通能力的不足 沟通技巧运用不熟练造成的风险。产科健康教育是产科专科护理的重点,健康教育需要护士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良好的沟通技巧。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尿液标本的留取、胎动的自我监测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饮食的指导与宣教等,方法虽简单,但孕产妇及家属都缺乏感性认识及理解,如果护士缺乏耐心的解释或态度生硬极易引发纠纷。

1.2.5 环境管理不善或各类仪器设备未在备用状态等引发的风险 临产孕妇建议在楼道、走廊里散步,促进产程进展,由于地面湿滑,未及时做好防跌倒措施和护理,容易发生摔伤,甚至导致胎盘早剥,严重者危及母婴生命;出生婴儿未加护床栏易发生坠床、头面部盖纱布易导致窒息等。产妇外出检查,婴儿如果没有专人看管,易发生呛奶导致窒息,甚至婴儿偷盗现象,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产科仪器设备较多,如心电监护仪、胎儿胎心监护仪等时间设置误差或紧急下仪器未在备用状态,导致无法监测,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2 风险管理对策

2.1 护理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是在风险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对风险事件出现前的预防措施[7]。

2.1.1 加强护士防范风险意识及业务素质培训 每月定期召开科室安全医疗护理讨论会,利用晨交班、二三级查房、病例讨论等形式,对科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评估及防范能力。每月对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能力培训及考核,注重基层产科实用护理技术、产科护理急救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等专科操作及流程的培训。对于新分配或轮转护士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专业理论和技能考核合格才能单独操作。全科室每月学习最新专科知识及指南、护理要求,积极做好知识的更新。

2.1.2 提高产科护士风险识别能力 巡视病房时关注孕产妇及家属对婴儿的主诉,加强对其表情、面色、行为、大小便等最基本情况的观察。对孕妇人院从年龄、身高、既往史、孕产史、情绪与心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属高危孕妇者,增加巡视频率,落实合理的有针对性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工作。尊重孕妇的隐私与知情权,产科工作中,通常会涉及到孕妇月经史、婚育史、流产史等一些隐私,病例上孕产妇的姓名与相关情况都是真实的,因此在具体护理操作过程中,予以隐私保护。同时,医院在日常护理过程中,产科护理人员要采用屏风或帘子进行遮挡,在操作前耐心真诚地解释,与孕产妇建立互信关系,对其知情权予以必要的尊重,与孕妇及时沟通并得到合作。

2.1.3 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 作为孕产妇、新生儿生命体征与病情变化的详细记录的护理文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医生掌握其病情变化,以便于对症下药。因此,规范的护理记录可以作为医疗诊断的重要依据。而且,护理文书也是法律文书,可以作为护理人员与患方发生纠纷时的一项重要法律依据。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对自己严格要求,要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客观、及时、详细、准确地记录其病情与日常护理情况,使护理文书成为科学规范、全面完整的护理资料,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时,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1.4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 很多护理纠纷是由于护士在服务过程中服务态度欠佳,或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高,未能达到其期望值;同时由于孕妇的生活背景、生活环境、经历及治疗程序的复杂性各异。不同年资的护士由于其素质、年龄、阅历、社会经验、知识程度及临床经验等不同,沟通能力及技巧不够全面,使得致护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使患者产生强烈不满。因此随着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学会倾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

2.2 发生护理风险后的管理

做好预防工作是防止风险事件的有效方法,一旦风险发生,应采取积极措施,将风险损害降到最低限度。护士长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调查风险发生的经过,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尽可能将投诉、纠纷及一般护理风险在科内解决。及时通报护理部。科内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对风险事件进行讨论、总结,制定相关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根据事件结果,给予当事人批评教育、口头警告、书面检讨等处理,并与个人奖金及考核挂钩。

3 效果

妇产科专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及优质护理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通过2013年与2014年质量比较,一般差错由原来的6起降至3起;患者投诉由4起降至2起;患者满意度由90.20%上升到97.30%。

4 体会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加大对医疗卫生与健康的重视,作为医务工作者要始终将维护患者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与服务水平,以精湛的护理技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这样才能不断适应现代社会。

4.1 有效地规避护理风险,防范和减少护理纠纷

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8]。科室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在风险管理中起主导作用,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人人参与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护士长要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捕捉工作中的薄弱点,加强与患者、护理人员、医生之间的沟通,及时督导,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通过1年多的强化风险管理,护士自觉、及时评估风险因素,采取防范措施,保证了护理质量。

4.2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各项需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通过有效的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了护患的信任度与理解度。有效地减少了突发事件及纠纷的发生。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及时发现并有效预防是减少风险事件的有效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5.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138.

[3]张红霞,黄优梅,应梁艳.58例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3):1779-1780.

[4]付少琼.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518-3519.

[5]王文,邓泽虎,李才勇.妇产科的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与处理[J].西部医学,2007,(6):6-7.

[6]田素斋,曹雯雯,陈慧霞.护理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1,(7C):1886-1888.

[7]李亚洁,张立额,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920.

[8]李加宁,宋雁窦.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 (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