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特色取胜提升一流水平

前面高楼林立救死扶伤,中间绿树成荫杏林春暖,后面卫生列车整装待发。走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这座绿化率高达70%的院落,面带微笑的导医小姐,整洁舒适的候诊区域,造型典雅的室内景观,郁郁葱葱的绿化植物……处处生机勃勃,心情顿感舒畅。

这一切与国内众多医院患者熙熙攘攘、人满为患的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难得的是,从连体婴儿分离、胰肾联合移植,到异位心矫治、巨大肿瘤摘除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的成功,从2个国家重点学科发展到10余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系列标志综合实力的指标高速攀升,使该院的知名度不断攀升,成为该院转型发展建设的一个个闪亮“坐标”!

在这花园式的院落里,每一张面孔都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与热盼!每一句问候都洋溢着新桥人特有的热情与奔放!每一项成绩都充盈着三医大新桥人对救死扶伤的追求与梦想!

人们不禁感叹,“这是一所不一样的医院!”

院长任家顺、政委杨斌告诉记者,“始终坚持第三军医大学‘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两个取胜’办学思想,坚持‘主干学科强、临床技术好、军事发展快、教学积淀厚、院园环境美、和谐氛围浓’的主体特色,不断推动卫勤保障力生成模式由‘任务型’向‘能力型’的转型提升;推动医疗发展模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提升;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由‘接受型’向‘创新型’的转型提升;推动科技创新方式由‘跟踪型’向‘引领型’的转型提升,使医院由‘创新型特色名院’向‘做一流品质、建一流研究型国际名院’的转型提升是我们的不二法宝。”

正因如此,“看病还是到新桥”成为重庆人的口头禅。据统计,该院疑难危重病收治比例达78%,收治外省市患者达33%,其中不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也不乏东北、西北等距离遥远的地区。

大胆转型 向顶尖水平冲锋

8月3日早上7点,院长任家顺准时来到了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8点时分,他才在办公室匆匆喝了点牛奶、吃了点点心。这样的生活对他来说,已是常态。而每个新桥人几乎都是这样,枕戈待旦,不敢松懈。

在网上输入“新桥医院”搜索——开设西南地区首家“超声专家门诊”,成立全国首个“医院艾滋病确证实验室”,完成国内首例数字化脊柱微创手术,推出重庆首个肿瘤治疗“日间病房”,设立重庆首个规范化儿童雾化中心……仅今年上半年,诸如这样“首家”“首例”的字眼就比比皆是。

“对照国际国内一流要求,我们感到医院的发展仍是‘规模拓展中的快速增长、重点突破中的提名升位、爬坡上坎中的奋力崛起’。可以说,纵比进步很大、横比差距不小。”院长任家顺感慨道。

该院政委杨斌告诉记者:“我们认为,顺应发展大势、把握发展机遇、正视发展差距、加快转型提升、破解发展难题,如箭在弦、势在必行。当前,坚持和发展‘两个取胜’,就是要扭住‘质量内涵’和‘特色优势’,在坚持一流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转型发展的新理念,建立一套新的科学合理的制度机制,切实以观念转型引领发展转型,创建一流研究型国际名院。”

经过研究,该院借学校把今年设为“转型发展年”的契机,大胆提出,新的发展阶段,就是要把握“一流标准”和“质量特色”的发展指向要求,立足转型强特色、提质量、塑优势、创一流。

落到实处,就是在积极拓展“军事发展快”的特色优势上创一流,不断提升卫勤保障能力;在不断强化“主干学科强”的特色优势上创一流,不断提升主干学科开展临床技术创新、掌握临床前沿技术;在积极培育“人才底力厚”的特色优势上创一流,着力培养国家级领军人物和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优秀年轻人才;在全面巩固“临床技术好”的特色优势上创一流,强调卓越服务理念,努力在微创手术、杂交手术、器官移植等特色技术上形成集约化优势和高精尖特色;在持续深化“教学积淀厚”的特色优势上创一流,大力深化综合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与综合化课程体系相适应;在全力打造“创新能力强”的特色优势上创一流,形成强强联合、研究转化配套的“引领型”科技创新模式;在不断强化“院园环境美”的特色优势上创一流,努力把医院打造成为功能区划好、配套设施全、军事氛围浓、支撑能力强、生态环境美的现代化医院。

一系列有力措施,擂响了三医大新桥人推进转型发展的战鼓!仅今年上半年,该院就取得了一系列让人振奋的成绩——

先后邀请国内军内知名专家46人对医院43个学科进行全面评估,学科建设方向进一步凝练,全面推动研究型医院创建进程;面向院内、院外组织进行了科室领导公开聘任,新聘科室主任11名、副主任6名,并从院外引进3名拔尖人才担任科室主任、副主任,拥有了全校最多的拔尖人才群体。

顺利通过军队医院医疗安全检查、全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复审检查和军队医院第三类医疗技术评估检查,全军首个“医院艾滋病确证实验室”挂牌成立;获评全国医保管理先进单位和全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单位等。

由王卫东教授牵头申报的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正式立项;超声科副主任刘政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仪器基础研究专项、肿瘤科朱波主任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实现了医院这两个项目“零”的突破;时隔11年,泌尿外科副主任李龙坤获得医院历史上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记者了解到,先进、创新的发展理念和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成为引领该院全面转型发展的源头活水。

引领前沿 敢看别人不敢看的病

去年5月9日,该院收治1例出生4天的双头单体女婴,患儿因联体畸形(双头、共用躯干及四肢)、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呼吸衰竭等多种疾病,由四川遂宁中心医院转至该院。该院成立两级专家小组对其进行全方面诊治,先后4次邀请全国、全军、重庆市的专家为其把脉问诊,组织全院会诊次数多达30余次。由于严重先天畸形,患儿在院治疗期间只能靠呼吸机等生命支持系统维持。10月3日,终因病情过于危重,抢救无效离世。存活时间151天,是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双头单体女婴”。据了解,世界上跟遂宁双头单体女婴相同的,最长只存活11天。

此前,该院已成功分离4例连体婴儿,成为国内分离连体婴儿最多的医院。总后勤部部长廖锡龙称赞他们:“敢看别人不敢看的病,能治别人治不好的病。”

做到这一点,得益于该院强大的大器官疾病综合救治能力,强大的临床护理能力,更得益于该院勇攀科研高峰、打造高尖技术,推动科技创新方式由“跟踪型”向“引领型”的转型提升的有力举措!

该院着力于打造强大配套的学科群和雄厚的临床技术实力,特别是综合技术实力。他们紧紧扭住做大、做强、做精大器官疾病综合救治主线不放松,以心、脑、肺、骨、肾脏等强势学科为原动力,拉动肿瘤、血液、儿科、妇产科、口腔、超声等特色学科快速发展,逐步在ARDS救治、心血管介入、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脊柱微创、肝肾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优势,快速推动了医院心、肺、脑、肾、骨、血液、肿瘤等优势学科群的形成。

如今,在该院每年收治的病例中,疑难危重病例所占比例达到了78%,全年大手术率达80%以上,包括连体儿分离术、世界罕见“异位心”矫治术、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高难度临床救治病例在内的5000多例疑难杂症的开展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目前,该院年开展心脏外科手术达3500台,浅低温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累计6500例,年开展心脏介入手术5000例以上,造血干细胞移植累计1000余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症治疗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新桥标准 向品质提升要战斗力

转悠了多个科室,还是搞不明白病情,不少患者都曾遭遇过这种尴尬。不久前,该院专门成立了重庆市首个多科室联合门诊,只要挂了多科联合门诊的号,就会有相关科室的多个专家同时为患者诊断治疗。

比如肺癌患者,其治疗方式多样化,且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肺癌病人的治疗方法也不同。新开设的肺癌联合门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门诊集中了呼吸内科、肿瘤科、胸外科的专家,同时对一个患者的病情进行商讨,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适合患者病情的最佳治疗方案。

该院加快推动医疗发展模式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型提升,控制病床总数,在医疗管理质量上下工夫,从细节提升医院的保障力。

在医院管理上,该院紧紧把握军队医院等级评审契机,注重从细节入手,借鉴了JCI(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的理念、标准和办法,并运用ISO9000标准化质量管理方法,不断规范诊疗流程,形成诊疗服务的“新桥标准”。

针对目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该院拓展了预约服务形式,采取现场、114电话、网络等多种预约形式;开设多学科联合门诊,已建立产科、营养联合门诊;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的急诊绿色就医服务通道……

为全面巩固“临床技术好”的特色优势,该院建立了门诊疑难病会诊中心,开设全天专家门诊、无假日门诊和夜间门诊;全面推行临床路径等单病种质量管理模式和“双休日手术”、择期手术、“一日手术”,加快床位周转,进一步降低平均住院日和药品、高值耗材比例。

这些细节极大提升了该院的医疗水平,“看病还是到新桥”成为广大患者的一致选择。

保障打赢 为军服务特色不动摇

不久前,该院专门组织了由技术三级高级专家带队的46名专家教授,成立赴藏作训保障医疗队,执行某部赴藏作训期间医疗保障队及科研调研任务。与此同时,他们还顺利完成重庆通信学院、重庆卫星通信站、总参信息化部重庆干休所3个医疗保障体系单位师以上干部年底体检工作,并深入璧山、江北等地,积极开展基层部队军营巡诊“送健康”活动,为近千人次基层官兵提供医疗服务,赠送药品价值近万元。

始终坚持“两个取胜”,“姓军为兵为战”宗旨,打造鲜明的军事医学特色优势,是该院历届党委的共识。院长任家顺说:“作为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只有坚持姓军为兵为战的方向不动摇,医院发展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无论如何转型发展,聚焦和服务于保障打赢这一历史使命不能丢,只有这样才能转出战斗力和保障力,转出军事医学的核心竞争力。”

走进该院,记者发现军人门诊、军人窗口、军人病房……专门为军人就医提供服务的“军”字招牌随处可见,异常醒目。建院50多年来,该院建筑更新换代好几茬,但这些牌子从未被取下过一天,而且一年比一年锃亮、醒目。

该院要求全院医护人员对部队患者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一阶、优先一步”,实行检查、治疗、用药“三不限”,感情、措施、服务、经费“四到位”,力争让每一名部队伤病员都能够“早确诊、早治疗、早康复”,门诊随到、随诊、随查,住院随到、随收、随治。对急危重症患者和部队驻地较远的官兵看病实行先诊治抢救,后补办手续,从而争取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急救质量和效率。

为切实服务好官兵,该院坚持每年召开“新桥医院军队医疗保障体系单位座谈会”,还聘请了11名体系单位人员为“为军服务监督员”。

他们每年派出“为兵服务专家医疗队”“博士团”等上高原、赴海岛、走老区,为一线官兵送医送药,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办讲座、传授技术、带教手术,千方百计缓解基层官兵“就医难”问题。

该院坚持贴近战场设置学科,瞄准使命确定医教研主攻方向,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大力加强军事医学研究和军事卫勤建设。在每年拨款100万元专项经费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研究等实际需要,该院对军事医学和军事卫勤建设所需经费投入实行实报实销、上不封顶、甚至先用后报等特殊政策,用于推进军事医学学科和卫勤力量建设。

在军队编制体制调整中,该院从政策、人才、经费上向军事医学大力倾斜,组建了全军第一个野战内科研究所,并通过实行定机构、定方向、定岗位、定人员、定机制、定经费等方式,推进其实体化运行,取得良好效果。

为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卫生列车医疗队,医院自主创建了全军首个卫生列车模拟训练基地,自主成功研制了全国首列卫生列车实车。

服务人民 红色军医大爱情怀

上个月,该院刚被评为“重庆市十大市民信得过医疗机构”。该院政委杨斌告诉记者,“转型发展创建研究型一流名院,用高标准建设医院,其最终目的就是用最好的医疗技术服务患者,让患者得到最大实惠”。

今年8月2日,同时患有完全心内膜垫缺损、卵圆孔未闭、重度肺动脉高压等多种严重畸形心脏病的3岁贫困男孩王涵,在该院全军心血管外科研究所成功接受了手术治疗,脱离生命危险,由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王涵是该院“爱心军医·新桥在行动”——“爱佑童心”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救助“百千万工程”活动中受到资助的第500名患儿。该活动自去年年底开始启动,开展7个多月来,目前已为60余批次500名重症患儿成功实施了手术,手术成功率达100%,资助经费500余万元。

早在2006年9月,该院就与爱佑华夏慈善基金会合作,共同为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实施康复手术。为了让患儿得到最好的治疗,该院全军心血管外科研究所在所长肖颖彬的带领下,把困难留给自己,健康献给患者,不计成本,率先使用了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婴幼儿心脏手术等先进技术,还在重庆率先开展了新技术——非体外循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这些新技术对婴幼儿影响小,术后恢复快。

“我们采取‘爱心资助一点、医院减免一点、家庭自筹一点、当地报销一点’的医疗扶贫模式,通过推出专病慈善救助项目,定期社区山区义诊等形式,为贫困家庭和患者提供医疗救助。”该院院长任家顺说。

在“爱佑童心”活动启动后,该院又联合启动了“爱佑天使”贫困白血病患儿救助项目,为14周岁以下的福利院孤儿或经当地政府证明为贫困家庭的患儿提供救助,救助范围覆盖全国。

据了解,该院每年都要以“重走长征路”“雪域高原行”“三峡库区行”等多种主题和形式,组织10至12批医疗队,深入老区、牧区、库区等进行义诊。开展为老红军、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健康活动,组织专家开展“心系百姓、服务老区”的“爱心军医行动”。

作为西南有“领衔”优势的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该院还与西南近百家医院建立了人才培养关系,培养医护人员3100多名。

今年4月,该院又被选定为由卫生部委托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协会、中华护理学会共同承办的“万名护理人才培训项目”医院之一,成为军内唯一被选定的医院。今后,该院将承担起重庆、新疆、西藏、青海、四川、贵州、甘肃、宁夏、陕西九省市的护理人才培训及重庆市两家二级医院的对口帮带培养。

把爱撒遍西南,将情倾注百姓。可以说,该院用真挚行动,交出了一份“三好一满意(服务好、医德好、质量好、人民群众满意)”的优秀答卷,更用真情厚爱在“红岩精神”发源地,矗立起一座爱民奉献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