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性研究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占我国就业人员较大比重,承担着重要的人才资源角色,但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性,尤其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所以努力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国民经济,促进社会和谐稳固的发展。我们通过查找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调查渠道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找出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发现高校和学生应发挥主要作用。

关键字:经济与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需求;差异性

就我国目前形势而言,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有增无减,总体呈攀升趋势。现代科技引领经济的就业环境也不断变化。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65万,高校应届毕业生网络在线申请平台梧桐果在全站大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出专业大类就业难度排名前二位是经济学类、管理学类。2017年,我国进入市场的新增劳动力大约有1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达到795万人,加上产能过剩、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在这一过程中,人力资源结构与就业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就业人员的能力与岗位要求不适应等结构性矛盾也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欠缺加深了传统教育模式下就业难的态势,成为个人科学有效的规划职业生涯的巨大障碍。基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对经济与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研究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性,探究了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学生个人和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并就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解决对策。一方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才的需求问题,增加了各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择,间接推动了自08年经济危机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引起学生和高校对就业能力的重视,提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对策,健全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引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1 什么是就业能力

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最早是在20世纪初的英国,由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于1909年率先提出。他认为就业能力就是”可雇用性”,指个体获得和维持工作的能力。然而时至今日,有关就业能力的概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企业、教育机构、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对就业能力的培养观点不同,难以统一。同时,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过程中各方的责任不明,容易造成推诿。对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能力”是为了适应市场就业变化而提出的综合能力,主要指实现自我价值、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

通过参考前人的研究,借鉴相关的资料,我们将就业能力分成以下几种:

2 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性分析

(一)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存在一定差异性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但是仍缺乏专业性强的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低下,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企业更倾向于聘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企业用人固然看中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但是一些基本的素质成为企业择人的前提。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欠缺,自我认识不足,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好高骛远、缺乏踏实的工作态度,对企业的适应性差,比如在对薪酬方面要求过高;再者是自卑,主要表现在畏首畏尾,不能勇于展现自我。毕业大学生总体数量过大、综合素质较低,这两点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

(二)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基础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实践能力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调查,多数用人单位愿意招聘有经验的大学生,把经管类大学生拥有实践能力作为录用的必备条件,在受访的用人单位中,超过半数的用人单位尤其重视大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也就体现出当代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调查显示,85.84%的学生意识到社会实践经验最具竞争力,其次是专业技能认证、对工作的态度,有21.99%的学生认为荣誉称号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相关数据见表一)

目前经济与管理类大学生缺少实习的机会,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反馈和深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认为所学的理论知识过于空洞枯燥,这大大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致使毕业大学生在求职时竞争能力不足。从用人单位角度出发,大部分用人单位对为大学生实习提供资金支持采取消极态度,他们更愿意培训正式入职的新员工;从高校角度出发,高校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仅仅停留在对大学生就業指导、公布就业渠道和信息上,甚至将就业能力误解为应聘能力;从个人角度出发,大学生的主动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部分大学生自制力差,学习生活散漫,不主动寻找实习机会以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而这些正是毕业生们在求职时缺乏实践能力的主要原因。

(三)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异性

据目前调查显示,60%用人单位正面临缺乏创意性方案的压力,因此具备由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有机结合、互相制约所形成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而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偏低。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提倡“求稳趋同”,这使得大学生从小就乖巧听话,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人云亦云,缺乏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次,素质教育名不副实,应试教育的模式深入人心,大学生为考试而学习,造成知识面狭窄,缺乏变通能力和创造力。最后,部分大学生虚荣心强,害怕失败,遇到困难一味躲避,盲目相信权威,创新能力受到限制。

(四)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与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差异

从区域结构的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的差异较大,东、中、西部的经济发达程度悬殊,这直接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区选择的偏好以及促使了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就目前形势而言,在长时期内地区性的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的局势将难以改变,特别是发展资源有限、进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很难形成对大学生的有效需求。

3 影响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1、着眼于短期内,大学毕业生供给量的增长速度远超出需求量的增长速度,这直接导致了时间结构的失衡,进而影响了劳动力市场调整的进程。众所周知,近些年来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不断加快,而使得对国民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成为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强大加速器。分析至此,一个恶性循环系统已经显现,最终结论是大学毕业生供给量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2、社会各年龄层、各领域的人士甚至每一个人对就业能力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恰如世界上找不出两片一样的树叶。现如今各大高校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主要强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聘的能力等,而严重偏离用人单位重视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一轨道,从企业角度出发,他们更关注的是大学毕业生是否能融入组织之中、个人是否努力以促进组织的发展。由此可比较得出:就大学生就业技能这一方面,高校着力培养学生的技能与用人单位所需要的技能存在着较大差异。

3、社会作为外界环境的客观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无时无刻不直接或间接地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在当下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各行业间的工作性质、工作结构、工作分工均不相同,这就使得各部门工作人员在福利报酬、发展潜力、劳动环境等方面参差不齐,进而导致社会舆论对不同职业的认知和评价存在着较大差异。

4、特别需要关注的一点是人才供求信息不畅,涉及的领域和覆盖的范围都极其有限,没有紧随网络的发展大潮,造成人才浪费和职位空缺。据统计,目前大约有20%的人才是因为信息不畅而丧失了总计近152.6万个就业机会,可见“人不知其位,位不得其人”的问题有多大。这也恰恰反映出人才中介机构、网络、媒体在就业渠道和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然在人才信息这一环节中,最值得强调的还是高校、劳动部门与企业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与共享,这才是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保障措施。

(二)高校因素

1、传统的教育模式

高校教师的角色仍然是“传道、授业和解惑者”,需要依据国家、社会文化的要求培养下一代。因此,高校对学生的教育总是强制性地带有自上而下的引导,这就决定了高校不可能完全按照学生的喜好来开展教育工作。

并且,一些高校只注重传授课本知识而非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将重点放在考试分数上,忽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大量的评奖评优项目也都和考试成绩挂钩,这就导致学生将绝大部分精力花在如何取得高分上而不是真正培养自己的就业能力。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制约。

2、就业指导工作存在问题

高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而部分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师资力量不够雄厚,课程设计和模拟教学所需要的基础设施不完备等方面,这就导致高校培养输出的人力资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高校就业指导不符合现代的就业形势。传统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一般通过讲座、就业动员大会和报告等“灌输”方式进行,但是每个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各不相同,求职时遇到的问题也大相径庭,高校大面积的统一指导无法起到显著作用。

3、高校设置的课程缺乏适应性

一些高校盲目地进行规模扩张,不能与时俱进,偏离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无法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行业结构的转变,对所设置的学科课程调整不合理,这一系列问题加深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程度。

(三)学生个人因素

1、缺乏合理规划。很多大学生有着“等、靠”的思想。首先在专业选择方面,缺乏自我的兴趣,提前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偏低,其次,学生自己主动寻找实习和实践机会的量度普遍较少,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意识到实践能力很重要但不能将想法付诸于行动。最后学生对职业规划重视程度普遍较低,眼光短浅,不善于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错过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

2、因学业压力较大,学生将大量精力花在如何取得高分、过级考试和认证考试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不重视社会实践和实训等活动,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普遍比较差。

3、大学生对应聘、实习等锻炼意识不高,缺乏相应的应聘经验,而且访谈结果显示许多学生对相关工作、企业及人才竞争了解较少,就业准备不充分,求职时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难免表现出应聘能力不突出的问题。

4 关于经济与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一)高校方面的對策建议

1、推进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发展

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努力改进教学方式,着重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学习上让学生扮演创新学习的主角。高校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的,培养优质高效、善于创新学习的学生以适应现代的工作潮流,真正贯彻落实实践育人的理念。

2、创建具有创新性文化氛围的校园

高校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宽思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3、以建设满足社会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为首要目标

教学上坚持广度与深度相结合的原则,科学严谨地创建课程体系,明确教学计划以及完善选课制度,打破学生只一心学习专业课的僵局,科学合理地增加选修课的数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跨系、跨学科的选修课。(学生建议见表二)

(二)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制定明确具体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自我目标的前提。首先最为关键的是深刻认识自己,清楚地剖析,给予自己准确的定位,既不自负,也不因过分谦虚埋没才能,同时可以利用较为普遍的测量工具进行测评,从而进一步认识自我。

2、转变传统的观念

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学会从基层做起,不局限于自身专业,重在学以致用。客观审视自己,找出优势,根据自己的发展潜质来择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

3、开拓多种求职信息的来源

求职是迈向成功就业的第一步,因此拥有广泛的招聘信息是必不可少的。过去求职模式是毕业生被动地接收学校提供的就业岗位信息,然而在这个就业形势严峻、大数据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的招聘信息,所以毕业生应更加主动地拓宽求职的信息来源,获取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李祎迪.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状况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2]肖云 杜毅 刘昕.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基于对重庆市1618名大学生和272家用人单位的调查[J].高教探索,2007(6):130-133.

[3]张威.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探究[J].理论观察,2011(3):106-109.

[4] 仝梦.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6).

[5] 阚丽, 林桂花. 基于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高职创业教育对策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 2013, 15(1):96-99.

作者简介

姜陈玲(1997-),江苏南通,女,南京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何力(1966-),江苏南京,男,博士,副教授,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