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代谢指标的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观察利培酮、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各项代谢指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1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三组,各47例,A组服用利培酮,B组服用奥氮平,C组服用阿立哌唑,比较三组6个月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各项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治疗总有效率、用药前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血清RBP-4、PAN、不良反应比较不具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B组LDL-C、FPG、HDL-C、TC与TG浓度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且B组PAN明显低于A组与C组,RBP-4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能影响糖脂代谢,并且显著降低血清APN及RBP-4浓度,而服用利培酮或者阿立哌唑则不会产生明显影响,这3类药物均能获得较好疗效,除了奥氮平在代谢方面影响较大之外,其他不良反应相当。

[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精神分裂症;疗效;代谢指标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4-96-03

临床主要精神疾病之一为精神分裂症,其发病缓慢,并且很难被察觉,具有反复加重以及逐渐恶化特点,故需及早接受治疗。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有多种药物,但在认知功能恢复方面往往具有一定局限性,比较不同抗精神病药物临床疗效及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三种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各项代谢指标产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1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种类分为三组。A组男30例,女17例,患者年龄27~65岁,平均(43.3±4.4)岁,病程0.5~4.5年,平均(2.64±0.58)年;B组男26例,女21例,患者年龄28~66岁,平均(43.5±4.4)岁,病程0.7~4.8年,平均(2.77±0.63)年;C组男27例,女20例,患者年龄29~68岁,平均(43.9±4.6)岁,病程0.4~5年,平均(2.83±O.56)年。三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与《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相关诊断标准相符;(2)年龄达到25岁;(3)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所获分值达到60分;(4)患者、代理人或者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并且签署同意书;(5)可以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6)经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躯体性疾病、脑部器质型疾病以及癫痫等;(2)具有药物依赖性以及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3)具有酒精依赖性;(4)处于哺乳期或者孕妇。

1.2方法

A组采用利培酮(齐鲁制药有限公司,H20070319)进行治疗,开始时每天服用1mg,到第三天时每天服用2mg,第五天时每天服用3mg,之后逐渐增加用药剂量,并保证最大剂量处于5~6mg范围内。B组采用奥氮平(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10799)进行治疗,开始每天服用5mg,每天两次,结合病情逐渐加量,并于两周内调整到每天服用5~20mg。C组采用阿立哌唑(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2006521)进行治疗,开始每天服用5mg,之后结合病情逐渐加量,并保证每天最大剂量处于20~30mg范围内,连续用药6个月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6个月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各项代谢指标(HDL-C、FPG、LDL-C、TC以及TG水平、RBP-4、PAN)及不良反应(包括失眠、口干、增重以及嗜睡等)。其中,疗效评价标准为,显效:所有症状明显得到改善,无复发;有效:各项症状有所改善,较少复发;无效:各项症状无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9.0软件完成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临床疗效比较

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三组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3组用药前糖脂代谢指标对比不具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B组LDL-C、FPG、TC与TG浓度明显升高,而HDL-C明显降低(P<0.05),且B组LDL-C、FPG、HDL-C、TC与TG浓度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见表2。

2.3三组RBP-4与PAN浓度比较

三组用药前血清所含RBP-4与PAN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B组PAN明显低于A组与c组,同时RBP-4明显高于A组与C组(P<0.05)。见表3。

2.4三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三组均产生了失眠、口干、增重以及嗜睡等不良反应,A组共5例(10.64%),B组共8例(17.02%),C组共9例(19.15%),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前还未完全阐明精神分裂症具体病因,其为常见精神疾病,可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全球患病率为1%左右。精神分裂症具有起病缓慢特点,患者具有行为、思维以及情感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且精神活动缺乏协调性,青壮年群体发病率较高。

一旦确诊患有精神分裂症,必须接受药物治疗。按照患者临床症状群,遵循单一用药原则,合理选择一种非典型药物或一种典型药物进行治疗。其中非典型药物主要为利培酮、奥氮平与阿立哌唑等。三种药物均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可同时比较三种药物对机体代谢影响的研究较少。

本组研究中,以141例患有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差异进行分组观察。结果显示,三组治疗总有效率、用药前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血清RBP-4、PAN、不良反应比较不具显著差异,与杜兆洪等研究结论一致。说明利培酮、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均能对精神分裂症产生显著疗效,并且治疗安全性相当。结果还显示,B组LDL-C、FPG、HDL-C、TC、TG、PAN浓度明显高于A组与C组,且RBP-4明显高于A组与C组,与尚旭立等研究结论一致。说明对精神分裂症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能影響机体糖脂代谢,并且显著降低血清APN及RBP-4浓度,而服用利培酮或者阿立哌唑则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因而对精神分裂症患使用奥氮平进行治疗,对机体影响较大,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予以利培酮或者阿立哌唑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能对糖脂代谢产生较大影响,并且显著降低血清APN及RBP-4浓度,而服用利培酮或者阿立哌唑则不会产生这种影响,3类药物均能获得较好疗效,并且不良反应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