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疾病术后急性肺栓塞临床分析

【摘 要】目的:由于患者自身因素与手术因素的多重作用,治疗中术手后可能会出现术后急性肺栓塞的情况,不仅使患者遭受更大的痛苦,还会影响相关疾病的治疗。本文是以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49例普外科手术后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临床病例研究分析,分析探讨普外科疾病术后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措施。以得到其中存在的特点,从而能够为临床医疗提供帮助,提升诊治效果,改善预后。方法:以在2006年7月到2016年7月之间在进行治疗的49例普外科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整理这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资料,如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治疗方案等。在各项研究要素的基础之上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计49例患者中,男性28人,女性21人,平均年龄57.21±12.87岁。所有患者均經过螺旋CT肺血管造影(computedtomographicpulmonaryangiography,CTPA)确诊。2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自动离院,1例死亡,余下患者经治后1例无效,余45例患者均治愈或好转。结论:1、急性肺栓塞发病急,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对于术后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的患者,都需谨慎关注,必要时筛查是否为急性肺栓塞,以减少漏诊和误诊。2、CTPA是诊断急性肺栓塞最直接敏感的方法,下肢血管超声、胸片、血气分析、血浆D-二聚体等检查及检验项目是帮助诊断的重要手段。3、非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 普外科;术后;肺栓塞;诊治

【中图分类号】R3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7-212-01

引言

如今外科手术已广泛应用到全身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如直肠癌治疗、骨折治疗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肺栓塞,术后急性肺栓塞的出现会对预后效果产生影响,使患者承受的痛苦提升,因此,对外科手术治疗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特点进行明确,早预防、早治疗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1 一般资料

本文以在2006年7月到2016年7月之间在进行治疗的49例普外科术后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有28人,女性有21人,依发病年龄进行分类,不低于40岁的患者有43人,所占比例为87.8%,低于40岁的患者有6人,所占比例为12.2%,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21±12.87岁,构建年龄分布图表1、表2所示。

2 结果

研究的患者临床表现与《肺栓塞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的标准相符,符合CTPA要求。

3 讨论

近年来,术后急性肺栓塞的发生率不断提升,成为术后的一大并发症,与术后猝死有着直接联系。该病没有特异的临床表现,相关诊断技术尚不完善,因此误诊率、漏诊率和死亡率较高。相关调查表明美国每年肺栓塞的患病人数高于60万,法国患病人数达到了10万,英国患病人数达到了6.6万。同时经研究统计我国肺栓塞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患病人数不断增多。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术后DVT的患病率在10%~80%之间,PTE的患病率在5%~30%之间,术后VTE的患病率在35%~52%之间。患者肺栓塞的发病率与手术类型有着直接联系,有研究报道77例胸外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对出现术后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表明进行胸外科手术后的患者术后急性肺栓塞的发病率为5%[13],Wheeler等学者则以腹部手术患者为实验对象,对出现术后致死性肺栓塞的患者进行了研究调查,最终结果表明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病率在0.5%-1%,即使有患者在术后进行了预防抗凝,也仅有30%的高危患者达到了预防效果。

结论

急性肺栓塞发病急,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对于术后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的患者,都需谨慎关注,必要时筛查是否为急性肺栓塞,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参考文献

[1] 王兴安,姜格宁.胸外科术后深静脉栓塞与肺栓塞[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8):1292-1295

[2] 翟振国,王辰.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4,24(3):186-188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5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