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马氏杆法测量隐斜视的临床应用

摘 要:潜在的眼位偏斜被称为隐斜视,顾名思义这种偏斜不一定通过直观的观察能发现,但这种偏斜却存在于很多的患者身上,并且会使患者出现例如视疲劳、眼睛酸胀甚至不能出现双眼单视等症状,使患者的实际视觉体验甚至生活质量出现大幅下降。在临床上会有很多方法来定性定量的检查隐斜视,本文旨在重点介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马氏杆法在实际临床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马氏杆法;隐斜视;应用

1 隐斜视

1.1 隐斜视的定义

人的眼位可以分为三种即正常位、显斜位和隐斜位。正常位为双眼的眼位不经过任何努力即可达到标准状态,显斜位为直观显示为单眼或双眼位眼位偏斜,隐斜位是经过双眼的融合机制将显斜位转换为标准状态的一种情况。隐斜是一种潜在的眼位偏斜,即有融合机能发挥作用时眼位并不显示偏斜。也就是着这种潜在的眼位偏斜可以被神经和肌肉控制和矫正。当出现视疲劳或者眼肌受损等情况时,融合机能部分或全部失去,隐斜就会转化为显斜。因此,显斜与隐斜在产生机制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1.2 隐斜视的分类

根据马氏杆法所测得被检眼前剩余的棱镜方向,我们将隐斜分为:水平隐斜(外隐斜和内隐斜),垂直隐斜(上隐斜和下隐斜),旋转隐斜。

外隐斜具有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由矫正性融合反射控制,使眼位在平时显示为双眼单视。通常状态下外隐斜的棱镜临界值为5△,但患者是否存在视疲劳的症状是由其融合功能的强弱决定的。

内隐斜具有眼位有向内偏斜的倾向由发散型融合反射控制,使眼位在平时时显示为双眼单视。通常状态下内隐斜的棱镜临界值较高为9△,但患者是否存在视疲劳的症状是由其融合功能的强弱决定的。

上隐斜具有眼位有向上偏斜的倾向由矫正性融合反射控制,使眼位在平时时显示为双眼单视。通常状态下上隐斜的棱镜临界值为2△。

旋转隐斜是指眼位在垂直方向上有偏向鼻侧或颞侧的倾向,一般由上下斜肌的控制可以回到正常的眼位。

2 马氏杆法测量隐斜视

马氏杆法在检测双眼视功能方面是一种比较成熟准确的方法。定性定量的检查外隐斜视、内隐斜视、上隐斜视、下隐斜视、旋转隐斜视等均可使用马氏杆法测得,测得的数值在临床使用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1 所需仪器

验光室,综合验光仪或标准镜片箱,投影视力表。

在綜合验光仪上R侧内置辅助镜有水平向红色马氏杆片RMH和竖直向红色马氏杆RMV。L侧备有水平WMH和竖直WMV向透明马氏杆。马氏杆由透明或红色圆柱棒排列组成装在试镜片 。通常情况下选择在R侧注入水平红色马氏杆RMH和竖直红色马氏杆RMV,L侧添加旋转式棱镜外置辅镜进行水平与垂直隐斜的测量。

2.2 检查前的准备

a.屈光不正全矫。对患者原有的屈光不正要进行全矫,欠矫或者过矫都会造成检查结果的不准确。b.调节验光室照明。矫正患者原屈光不正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即可,因为正常的照明对调节与集合的影响最小。马氏杆检查隐斜视是要在半暗室条件下进行。c.瞳距仪或瞳距尺测量患者瞳距并在综合验光仪上调整。d.调整组合台高度,使患者身体坐端正,保证头部正常位,不偏斜。e.检查距离5M。

2.3 水平垂直隐斜的检查

使被检查者在综合验光仪上保持标准坐姿,注入足矫屈光度及瞳距。在R眼注入红色水平马氏杆RMH,L眼保持O位。投放点状时标。此时R眼看到一条竖直的红色光带,L眼是一个光点。在操作前要用遮挡板遮挡R眼5S,然后移去遮挡板进行检查。检查距离5M。

被检查者观察的结果有三种可能:

a.红色竖直光带与白色亮点重合。无水平隐斜。

b.红色光带与亮点未重合。红色光带在亮点的右侧。有内隐斜。将旋转式棱镜外置辅镜注入L眼,递增基底BO的棱镜,此时被检查者主诉亮点与红色光带逐渐靠近。当报告重合时停止,此时所显示的棱镜值即为内隐斜的量。

c.红色光带与亮点未重合。红色光带在亮点的左侧。有外隐斜。将旋转式棱镜外置辅镜注入L眼,递增基底BI的棱镜,此时被检查者主诉亮点与红色光带逐渐靠近。当报告重合时停止,此时所显示的棱镜值即为外隐斜的量。

2.4 上隐斜的检查

在R眼注入红色竖直马氏杆RMV,L眼保持O位。投放点状时标。此时R眼看到一条水平的红色光带,L眼是一个光点。

a.红色竖直光带与白色亮点重合。无水平隐斜。

b.红色水平光带在亮点下方。说明R侧为上隐斜。在R侧增加基底BD的棱镜或L侧增加基底BU的棱镜。直至被检查者报告两物象重合。所测棱镜度即为右上隐斜的数值。

c.红色水平光带在亮点上方。说明L侧为下隐斜。在L侧增加基底BD的棱镜或R侧增加基底BU的棱镜。直至被检查者报告两物象重合。所测棱镜度即为左上隐斜的数值。

当出现上隐斜视,对侧眼则为下隐斜。出现下隐斜视,对侧眼则为上隐斜。这两种情况均属于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范围。

2.5 旋转隐斜

眼球的旋转是由眼斜肌控制的,如果一眼或双眼的垂直斜轴失去平衡,就会产生旋转隐斜。眼角膜垂直子午线上端向颞侧偏斜为外旋转斜视,向鼻测偏斜为内旋斜视。

测量方法:R眼注入垂直红色马氏杆RMV,此时R眼看到横向的红色光带,L眼注入无色垂直马氏杆WMV,此时L眼看到一条无色光带。右眼前放置4ΔBU棱镜,左眼前置4ΔBD三棱镜,这样就可以使两条光带分开,上面为L眼看到的无色光带,下面为R眼看到的红色光带。

a.光带平行,则无旋转隐斜。

b.红色光带正常,白色光带鼻侧高颞侧低为左外旋转隐斜。白光带鼻侧低颞侧高则为左眼内旋转隐斜。

c.白光带水平。红的光带鼻侧高颞侧低则为右外旋转隐斜,红光带鼻侧低颞侧高则为右内旋转隐斜

3 结论

隐斜视不同于显斜会直接表现为眼位的异常,因此往往不被患者甚至验光师所重视,但是隐斜所造成的视疲劳等症状会使患者在实际的佩戴舒适度大幅下降,视觉体验变差。因此验光师要在今后的工作当中留意顾客是否有隐斜视存在,并结合马氏杆法所测得的隐斜度数有针对性的调整度数。

参考文献:

[1] 徐广第.眼科屈光学[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