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

摘要:“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当前最主要的办学矛盾是科研、办学能力不足,课程资源的体系性与发展性欠缺以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困难等几个主要矛盾已严重影响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因此,本文立足于“互联网+”视阈下,积极探索该专业的課程资源整合与开发途径、今后努力方向及有效的开发模式,期待为我国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保育保健;康复;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自2004年设立以来已经为我国的竞技运动乃至居民医学康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消费型体育人口及居民保健需求的快速增长,“体育保健与康复”的专业人才需求将呈爆发式增长。但在实际的教学观察及对100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该专业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由于该学科发展时间过短,目前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并不清晰,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培养质量;二是本科院校开设数量过少,学科发展主力为高职,办学层次较低,存在不少学科性难题亟待解决;三是课程的低体系性、长效性和发展性整合与开发能力的欠缺。因此,当前阶段我们必须积极探索该学科的课程知识体系、学科未来发展走向、学生培养目标与定位等多方面深层次问题。本文仅从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角度出发,立足于“互联网+”视阈下,积极探索该专业的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途径、努力方向及有效开发模式,期待为我国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发展能贡献绵薄之力。

一、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当前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难题综述

(一)开展学校绝对数量过少,严重缺乏有效的教学实践及经验,不利于学科的独立发展

截至2012年的统计数据,全国共有78(1)所高校、113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该专业,且主要集中在医学、体育及师范类院校及高职,这个数量相对于全国近三千所大学的数量来说,占比是微乎其微的。由于开展学校绝对数量过少,具有跨学科知识体系的教师寥寥无几,约为78%的教师为医学专业,20%的教师为体育专业,而具有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仅占不到2%,教师的专业背景首先就造成了该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在我国经历了十五年的发展,至今还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办学经验,目前已经有3000多个该专业的学生毕业走向社会,但从实际的毕业去向和职业发展调查结果来看,当前的人才培养结果并不理想:仅有8%的学生能从事临床康复类工作,而高达92%的学生却从事了体育教师、营养指导师等专业性要求泛化的工作,主要原因就在于当前的教学内容过于泛化、学生专业性技能欠缺,远远不能适应医院、医疗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专业化要求,长此以往将会严重不利于该专业的学科独立发展。

(二)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学科性强,借鉴难度高,教学资源获取难

从学科性质上来讲,“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属于一个跨学科交叉性新兴专业,特别是跨医学与体育两个差别性极强又都极具专业性要求的学科,虽然二者的教学理论基础都是人体解剖与运动原理,但该专业涉及到医学与体育两种不同的专业,要求学生对这两个专业均有一定的深入了解才可以达到对病理的形成、发展及制定适当的运动康复训练处方的能力,这无疑给该专业的教师及学生都带来了不小的考验。目前根据笔者对开设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学校所做的调查发现,由于教师自身的局限,他们在进行教学计划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时就难以科学整合教学资源,这势必会造成教师知识性结构的不全面性和欠科学性,很难胜任该专业的教学,“教学四不像”现象非常严重。

(三)教学缺乏有效的配套设备、道具支持和实习机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知

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是一门重实践型的学科,培养的目标就是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康复训练型实用性人才,因此他们必须要对人体结构、运动损伤原因、保健运动处方及临床恢复训练具体方法等对实践经验具有较高要求的知识具有较好的全面性知识和实践技能,日常更需要大量的临床实习和具体案例实践来增长经验。但由于这是一个新兴的专业,且是一个跨学科领域,目前除了牵头的首都体育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有较好的发展外,其它院校的教学配套能力仍十分欠缺,特别是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相应的设备、器械和学生实践场所都非常少,教学设备与学生比已经严重失衡到1:6.5的比例,学生不仅不能在课堂上专心听取教师授课,更不能在课下及时跟进大量实践练习,且高校很少与医院、康复训练机构等建立校外相关实习的机会,学生更没有临床实习的宝贵机遇,“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专业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今后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有效模式探索

(一)借鉴“互联网+”模式,加强对国内外教学经验的整合与借鉴,加快课程体系建设

“体育保健与康复”作为一个实践性专业在保健和康复需求较高的欧美国家很早就已经得到较好发展和重视。特别是加拿大等国的“benifit plan”等计划就非常重视体育保健与康复,不仅需要大量人员对市民进行康复训练,更需要为市民提供一定的解剖和健康知识指导的人员,因此社会需求量极大。由于巨大的社会需求带动了该专业在国内高校的蓬勃发展。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认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在筹备办学过程中基本依靠学院自身力量在办学,没有及时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致使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时时处于困境。由于在该学科上我国与国外高校并未建立良好的学术交流乃至联合办学合作关系,我们仍然可以借助“互联网+”这种新型教学模式,通过付费或合作的形式获取一定的科研资料,并整合诸如美国常春藤院校等各国优质在线慕课等途径获取国外相关的该学科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相应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我们的课程体系,做好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并合理制定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保证学生专业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积极探索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快探索校外资源整合与利用,为学生寻求实践练习机遇

校外资源整合与利用是一条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案的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刚起步的我国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来说,我们一定要借鉴国外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可及时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对口程度,为学生稳定就业提供良好的途径。“订单式”培养模式还可以敦促学校加快探索校外资源整合与利用,形成办学动力,为学生积极寻求实践练习机遇。可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建立校内外人才交流、展示和供需平台,积极筛选有效信息,与优质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学生寻求更多的更为深入的社会临床实践机遇,并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一定的保证。

(三)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学生人才培养各项操作指标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素养和推动,我国“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发展之所以出现教学内容泛化、学生专业性不强、社会适用性差等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数量过少,绝大多数教师虽有专长但难以有统筹大局、融会贯通的能力,很难在教学内容的筛选与整合、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计划的科学性上做到高屋建瓴。要想使我国的“社会保健与康复”专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尽快走出当前的发展困局,必须要加快建设优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只有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才能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对学科建设及发展的正确理解力,只有教授能力上去了,学生才能高质量地去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本文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指“双证”教师或“双职称”的教师。该种模式的教师的存在特别适合当前“体育保健与康复”这一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拥有大量的能够跨体育与医学两个学科的专业教师已经成为该专业的专业化发展的一个迫切需要,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对雙创人才培养、课程实施所产生的实效性。但任何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完善都离不开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学生人才培养各项操作指标的建设。根据笔者长时间的研究,本人认为我们可以从科研、教学、学生培养效果、社会活动能力等几个维度建立动态性人才评价机制,让教师团队不仅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还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这样就避免了当前的“科研化”风气过重的问题,对于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和提升对学生责任心是非常有意义的。学生人才培养指标可从专业课成绩、日常作业成绩、实习成绩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建设,全面敦促学生积极进步,扎实专业学识和实操能力。

三、结论

“体育保健与康复”作为一个集体育运动、健康与医学多个学科交叉形成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在我国高校虽然只有15年的时间,已经为我国的体育运动乃至医疗康复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由于是一个新兴专业,参与该学科开设与建设的学校绝对数量过少,造成了不少发展困局。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互联网知识发展大潮,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全可以积极借助“互联网+”的便利,首先我们应积极加强对国内外教学经验的整合与借鉴,形成适合我国特有国情的学科发展理论与教学相关实际问题的科研探索,在此基础上加以科学论证以加快我国当前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形成适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计划;其次,我们应借助“互联网+”的模式,积极借鉴国外当前发展较好、社会评价度较高的“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探索适合我国当前社会需求和人才发展需要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加快探索校外资源整合与利用,为学生寻求实践练习机遇,夯实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尽快学习到专业技能,提高社会适用性;三是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和学生人才培养各项操作指标,从师资建设和人才培养两个维度积极探索适宜的人才评价指标,共同促进学科的良性发展。

注释:

精超,赵斌.我国遇到康复与健康专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9).P851-853.

参考文献:

[1]刘倩.“互联网+”视阈下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课程资源整合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 (11).

[2]胡精超,赵斌.我国遇到康复与健康专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 (9).

[3]徐守凯.浅谈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 (24).

[4]姚冰洲.高职院校中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开设及建设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 (12).

[5]张国华,钟霞,邓晓岚.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技,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