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相关研究的述评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解析,能更充分、直接的触碰太极拳的文化性,其中的一招一式、一动一静都是精髓的体现,充分展现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和深厚独特的思想境界。研究认为:学者们有剖析太极拳动作身体形态文化的意识和想法,都极力想要说明太极拳动作身体形态的一个文化特性,急需为传播太极拳文化增砖添瓦;单其研究和认识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和主观感觉的层面,对太极拳的文化说明还停留在一般表层描述和借用文化学词汇穿凿套说,并没有拿出比较科学的、符合理论逻辑,并能支撑这一文化特性的实证性数据;当下有必要借用现代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对太极拳的相关典型的动作加以深刻的数据分析和应证性的研究,解读身体形态的文化性,为丰富太极拳教学实践理论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太极拳  拳势  价值  文化  身体形态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b)-0191-03

1  太极拳功效价值的研究

《太极拳健身功效的机理研究》[1]一文中,作者朱有源提到了太极拳的外形特点、要求在长期太极拳习练过程中对身体健康的重要影响,尤其增强是内脏、内部组织机能活性预防一些脏腑疾病,更使气血活络更加通畅。除此之外,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证明,长期练习太极拳的老年人的脊柱畸形(尤指驼背)的发生率要比一般老年人的发生率小:前者为25.8%,后者则为47.2%。由此可见,太极拳的外在形体和内在气血以及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整体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健身效果,才能最好的发挥其健身效用。

于春岭在《太极拳动作与传统人文性格》中提到,随着太极拳的快速发展以及在世界各地的迅速普及和开展,涌现出愈来愈多的学者来学习、探索太极拳的奥妙和文化,当然业余许多国外友人期望通过太极拳这一典型的文化代表来间接的了解中国的伟大传统文化。他们也渴望能够从太极拳中提取文化精髓,致力于缓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日益恶化的危机。文中作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太极拳的解析——动作结构、技击和技术特点,阐述从不同角度表现出的传统人文性格。并且从理论上说明了太极拳中要求的“五躬”特点。观其形似处处浑圆,非圆即弧从力学角度又体现蓄力待发特点。其一这种内为实外为虚且步弧身圆的特点实则是传统文化中谦虚朴实、内敛含蓄的品质体现;其二,周身左右奉圆亦同“左右逢源”,讲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一定要遵循“圆”“和”,以和气为主,不刚不强,办事留有余地,对人贤惠仁义;其三,“害人之心不可以,但防人之心不可无”“不主动出击、注重防范”[2]。

2  习练者对太极拳认知程度的研究

高夢锦在《大学生对太极拳练习的认知现状调查——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3]一文中通过对该校学生对太极拳的认知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并整理分析后得出,学生们对太极拳大都处于一种不太了解的程度。调查中显示将近80%的学生都只是认为太极拳有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效果,但是对太极拳的兴趣程度确实很低,喜欢程度不高。原因只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是慢运动、老年运动。可见,太极拳真正的文化精髓以及本质内涵并不为学生所熟知,也固然不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度,更别说崇尚和支持了。这个问题其实从侧面反映一个问题就是,只有充分的挖掘出太极拳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技击本质,并在教学中正确的引导、传授这些知识才能让学生们更加了解太极拳,才能更好的发扬。

周惠敏在《大众对太极拳及其文化认知的调查研究》一文中,以问卷的形式对将近4000名的太极拳爱好习练者以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十所太极拳会馆进行了太极拳认知度调查,揭示了一个问题就是授拳者的技术水平相对比较高但是学历水平和文化素养方面相对比较低,不能够充分理解太极拳所蕴含的文化精髓,更不能够比较清楚表达和讲解。故也提出太极拳不能只注重技术层面,而要更深层地推广它们的文化内涵,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要使理论加强,更要双双传达, 使练习者在理解拳势内涵的基础上练习技术,有利于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够让太极拳的文化性更多的被练习者所熟知、理解、认同,有利于这种文化性的传播与传承[4]。

3  太极拳动作形态及美学的相关研究

《论太极拳的内外兼修》一文中,作者杨秀霞从整体思维出发详述了太极拳的掌握一定是内修和外练的结合。外练中的“外”所指的是外在的、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如:“手”“眼”“身法”、“步”等,是身体的外在形体所表现出来的各式各样静态以及动态的特征[5]。这样的一种身体运动形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强调了对“形美”的追求。

龚惠萍在《刚柔相宜的和谐之美——试论儒家文化对太极拳的浸润作用》一文中分析总结了太极拳所蕴含的三种“美”,其中结构造型美体现在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遵循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即追求事物线条的圆弧螺旋和结构上的对称平衡。而且因太极拳受到其他各学科的影响,其动作外形在整体上都渗透出儒家中庸之道的“适度”特点[6]。

赵犇、相建华在《健美之美与太极拳之美比较之漫议》一文中对太极拳之美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招式美;二是内在美。太极拳中的一些招式是通过模仿各种不同动物的姿态演变的,凸显一种追求原始的“根”,是一种美的体现;再观察一些招式中关键部位末梢的延长线在空间位置上构建一个“虚体”关系,呈现一个“圆”的图案,这不仅仅是型上的美,更与太极拳中“占中求圆”的追求完美的契合,体现了一种和谐、完整之美。中国传统都讲究“落叶归根”,人们对回归原始、亲近原始的“根”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在太极拳中腰和大腿多呈现正三角形的形体,是“恋土归根”中华民族传统情怀的体现[7]。

吕化在《论太极拳的“∽”形和谐之美》中主要通过对“∽”阴阳双鱼的曲线变化来强调太极拳的整体和谐之美,在自由组合中形式美和内在美交相呼应。外在的“完整和谐”一方面是“∽”追求的“须平衡”;另一方面阐释身体各部位整体关系遵循“一”统帅“四体”[8]。

4  太极拳文化的相关研究

段廷进、李少杰在《论太极拳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一文中,从人文精神层面出发,综合分析阐述太极拳文化中的“和谐、中正之道”“天人合一”等文化内涵。其中逐一从太极拳的身体外在形态以及动作要求方面结合文化背景和拳理基础表达为人处世的思想、品德以及行为准则。故只有对其交叉、融合点做出详尽的分析才能进一步了解获悉太极拳中表达的人文奥秘和思想境界[9]。

李颖媛在《浅析太极拳“浑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将太极拳动作的身体外形在三维空间中构造一个虚实交错的“浑圆”,这个“浑圆”体系呈现出一种螺旋智慧的曲线。如“圆裆开胯”稳固的底盘所呈现的是一个倒三角形,所谓“稳字当先、先发制人”,除此之外还有“内敛含蓄”“恋土归根”和稳定的传统审美意识;而每一个动作在外形上都体现着“弧”,無论是“含胸拔背”中躯干呈现出弧形、手臂屈肘所形成的弧形、开档圆胯底盘呈现的弧形、屈膝所呈现的弧形以及五指松容含劲所体现的弧形等,均包含一种广纳交融的思想境界[10]。

夏琼华在《太极拳中的礼法文化》一文中结合中国的传统礼法从其各方面说明在太极拳运动所体现的“圆”上附着了以敬为尊、以礼为先、以和为贵、以德为范等礼法文化特征,尤其。而在中国人对“圆”具有着独特的情感,预示着圆满、和谐、美好、谦逊,不偏不倚、不卑不亢、公平公正。可见,“礼法”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太极拳中不仅仅表现为其所追求的拳理道德修心,也同样展露在外在肢体,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更好的诠释和表达[11]。

张静丽、程馨在《太极拳典型动作名称文化解义》一文中将太极拳中的各个典型动作从名称角度出发分为六大类,即“喻型”“喻鸟”“喻兽”“喻自然”“借人物”“喻法”,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六类意象表达分别进行解析。总结得出,太极拳的是将客观与主观联系起来的整体,通过理解和感受这种人、物一体化的境界可以培养和增强太极拳的兴趣,这也有助于更快地学习和深入的理解体悟太极拳[12]。

5  太极拳拳势身体形态文化研究现状

刘明亮、高静、吴国圣等人在《从陈式太极拳“倒卷肱”浅论太极拳的智慧》一文中从陈式太极拳“倒卷肱”的技击原理出发,探讨诸如“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取圆为道,以圆破直”“周身一体,上下合力”所蕴含的智慧。通过外形的技击技巧进一步去了解太极拳的思想理论[13]。

贺春林、高俊兰在《杨式太极拳野马分鬃拳势寓理及应用研究》一文中对野马分鬃拳势进行分析,一方面从两臂手位“一上一下,即为一阴一阳”,符合阴阳图说,可谓阴阳互动,两手形静,可谓阴阳互静,两手动静变化,可谓阴阳互化[14]。

6  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无论是从健身、健身以及美学的角度都有及其渊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而且这些文化性的认知基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渗透在拳术中并从身体的身型特点和外在形貌表达出来。虽然说学者们有剖析太极拳动作身体形态文化的意识和想法,都极力想要说明太极拳动作身体形态的一个文化特性,急需为传播太极拳文化增砖添瓦。单其研究和认识还停留在理论探讨和主观感觉的层面,对太极拳的文化说明还停留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