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血管内皮损伤是静脉血栓形成最重要的初始因素和持续因素。引起静脉内皮损伤的原因有机械性创伤、缺氧及免疫复合物沉着等,可导致内膜下基质暴露,激活促凝因子如凝血酶的释放,诱发血栓形成。另外,血液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静脉血栓栓塞症常见吗?

可能许多人并未听说过静脉血栓栓塞症,认为这种病比较少见。其实人群中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比较高,普通人群中每1 000人中每年至少有1~2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更可怕的是约1/3可能死于肺栓塞。而住院患者中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更高,老年内科住院患者的患病率为9.7%,呼吸衰竭患者为16.4%,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为14.3%,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为27%,脑血栓和脑出血患者为21.7%,心血管疾病患者为4%。因此静脉血栓栓塞症实际为一常见的疾病,应当引起医生、患者和家属的高度重视和警惕。

日常生活中哪些人容易患静脉血栓栓塞症呢?

1. 肿瘤患者: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为4%~20%,尤其是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发生风险更大。

2. 骨折患者:骨折尤其是下肢骨折接受石膏外固定的患者由于血管容易受到挤压,血流不畅而容易发病。

3. 长期卧床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由于下肢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发病。

4. 长途旅行:长时间乘坐飞机由于静坐不动,下肢静脉有发生血栓的可能,有乘客下飞机时一活动导致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甚至猝死,也就是所谓的经济舱综合征。

5. e栓塞:有些过度迷恋网络的人经常坐在电脑前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活动,也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经常有报道称某青少年猝死于网吧往往就是这种情况。

6. 风湿性疾病患者:风湿性疾病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危人群之一,其中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最容易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为遗传性易栓倾向和获得性危险因素两大类。其中易栓倾向大多是遗传所得,包括先天性蛋白C、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Ⅲ缺乏、Factor V Leiden、凝血酶原20210A基因突变等。后天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肿瘤等因素,还包括近期手术史、口服避孕药、长时间旅行和静坐等。遗传性易栓倾向存在人种差异,西方人群中最常见的遗传性易栓因素包括Factor V Leiden、凝血酶原20210A基因突变,而中国人群中则以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等生理性抗凝物质缺乏最为常见。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表现有哪些?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表现差别较大,从无症状到休克甚至猝死都有可能。深静脉血栓形成约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2/3,主要临床表现有一侧下肢肿胀、疼痛,尤其活动时更明显,抬高患病下肢后肿胀和疼痛可能减轻。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流进入并堵塞肺动脉,引起肺栓塞。肺栓塞的临床症状轻重主要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量、栓塞的部位及是否存在基础疾病。较小栓子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较大栓子可引起呼吸困难、发绀、晕厥、猝死等。有时晕厥可能是肺栓塞的唯一或首发症状。当肺栓塞引起肺梗死时可出现“肺梗死三联征”: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难。一旦出现,往往提示肺栓塞的可能性非常大。

静脉血栓栓塞症如何诊断?

如果怀疑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应立即到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如医生考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性比较小时可首先查血液中D-二聚体的水平,如结果正常可排除静脉血栓形成,如结果异常应进行外周静脉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如医生认为可能性比较大时应尽早进行外周静脉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如医生怀疑肺栓塞时会完善常规实验室检查,同时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如果评估为低危时可首先检测血液中D-二聚体的水平,阴性可以排除肺栓塞,阳性则可行CT肺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如果评估为中危或高危可直接通过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进行确诊。对合并严重低血压休克的患者由于病情危重而无法完成CT检查时应争分夺秒地抢救。

静脉血栓的预防

由于静脉血栓栓塞症后果严重,预防它的发生显得格外重要。这要求我们首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绝对戒烟、多饮水、适度活动、避免久坐久站、不穿过紧的衣服等等。

对于已经发作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患者,更要经常做些肢体功能锻炼、休息时抬高患肢,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以免造成腹压突然增高致血栓脱落。

抗血栓压力带(俗称加压弹力袜,也称弹力袜)是最常用的机械性预防方法,可以通过弹性挤压浅静脉,促使深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的血液瘀滞。对于静脉血栓栓塞症慢性期患者,建议长期使用弹力袜。

穿着弹力袜也很有讲究。弹力袜有多个尺码,首先要根据穿者的脚踝周长、小腿肚最大周长和大腿最大周长,确定合适的型号。穿着时,先将弹力袜从头卷到足趾,放入双手,手掌撑开弹力袜,尽量使足趾深入袜卷,然后以拇指为导引,轻柔向上拉起弹力袜,经过足跟、脚踝和小腿,到达应至之处。短筒袜应在膝下3cm左右处结束,长筒袜应在腹股沟下3cm左右处结束。穿着后,必须保证弹力袜平直无皱褶,松紧度以能将一个手指伸入缠绕的圈内为宜。使用中还要注意观察肢端的皮肤色泽,患肢肿胀情况,以判断效果。

间歇性充气加压泵(IPC)是另一种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装置,它可以序贯地从踝、小腿至大腿加压,包括足底静脉泵、小腿-足底静脉泵、小腿静脉泵及小腿-大腿静脉泵。IPC能加速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改善静脉瘀血状态,促使瘀血静脉排空。此外,还可以增强血液系统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抑制促凝血物质的激活,改变血液的高凝状态。

此外,一些药物,如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等,也是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主力军。由于药物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遵循个体化原则酌量使用,防止药物过量或不足,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